以下是含有師大美術館的搜尋結果,共18筆
受到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影響,花蓮光復鄉百年古剎保安寺滿佈泥濘,寺內珍藏百餘年文物飽受泥水浸蝕。為守護這片承載地方信仰與工藝記憶的文化資產,多所大學與專業團隊第一時間投入搶救工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亦參與其中,提供技術支援、協助災後文物檢測、修復與保存作業。並與台灣文物保存協會及各團隊攜手推動修護認養行動,展現臺灣文化保存領域的跨界合作與社會責任。
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許和捷教授,榮獲「114年第12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獎」,成為今年全國大學教授唯一獲得此獎殊榮者,也是東海首度獲得此最高藝術教學榮譽。東海校長張國恩表示:「當年擔任台師大校長時,獨排眾議延攬藝術背景的許和捷教授擔任總務長,為臺師大打造獲國家卓越建設獎的美術館,今日再看到許院長以東海身分獲藝術教育最高獎項,深感驕傲。」
2025台北白晝之夜活動11月1、2日登場,以「Hi Story」為主軸,將舉辦地點移師圓山。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今年白晝之夜呼應台北的城市記憶,引起五、六年級生共鳴,也讓年輕世代能感受這段記憶,不過,他也提到,去年白晝之夜有一些年輕人反映,時間和場地規模有縮減趨勢,今年時間調整為下午2時至隔日凌晨2時,北市文化局須思考如何回歸白晝之夜核心精神,重新找回最初的活動願景。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跨界藝術家高行健,長年在小說、戲劇之外,積極開拓「心象繪畫」領域,以墨韻飛白追尋詩意與精神境界。台灣師範大學自2012年聘任他為講座教授,並於2021年成立「高行健資料中心」,致力保存其著作、手稿與文獻。為感念他近年捐贈畫作與資料,即日起於師大美術館舉辦「高行健心象繪畫展」,展出46件自1988至2023年的水墨與版畫創作,完整呈現大師跨越30餘年的藝術探索。
為促進藝術發展,台北市分別自2006年及2016年起辦理台北數位藝術節及白晝之夜。北市審計處審計報告指出,2024年觀展人數、作品及周遭響應業者皆大幅減少,民眾對展演規畫滿意度僅達75.4%。北市文化局回應,2場活動為各自不同屬性的藝術節慶活動,大眾美感及藝術喜好較難以量化評,未來將持續跨局處協調,協助導入旅遊、商圈等面向資源、加強亮點作品宣傳、串連活動路徑引導,拓展不同觀眾群參與可能性。
「無.界.藝.境」鄭月妹新水墨藝術展 正式開展!這場沉浸式數位水墨藝術展,由波翼藝術 (POST WINGS) 攜手水墨大師 鄭月妹 (Cheng Yueh-Mei) 與 佐臻科技聯合打造,融合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擴增實境 (AR) 及區塊鏈 (Blockchain) 技術,創造「一地開展,全球共展」的嶄新藝術體驗。
台灣師範大學與故宮博物院於3日上午,在師大美術館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將深化雙方在學術研究與實務合作上的穩定合作,並推動文化與教育領域的多元交流。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主辦的「前瞻顯示科技場域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於11月3日在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舉行頒獎典禮。本次競賽吸引了27校超過百支隊伍, 328位學生和67位指導老師參與。
2024年台北白晝之夜歷經民眾陳情噪音問題、康芮颱風攪局,終於在3日凌晨2時順利落幕,參與人數突破45萬人次,不過,有民眾表示,颱風過後,大安森林公園內地板泥濘不堪,甚至同一個點,看到很多人跌倒。台北市文化局回應,對於少數場地泥濘及部分垃圾清運不夠迅速,深感抱歉,也感謝各方全力投入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台北白晝之夜」今年邁入第9年,將於11月2日在大安區以「夜行動物派對」為主題登場,透過公民參與的藝術行動,凝聚屬於台北白晝之夜的群眾能量。文化局表示,為減少對周邊社區與環境的影響,活動時間將調整為當日下午2點至次日凌晨2點,展演卡司預計於9月陸續公布。
820還路於民大遊行滿周年,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在全台5縣市發起「零死亡願景散步節」,首場今下午在台北市登場,現場近百位民眾參與。現場民眾分享,身為行人,確實感受到道路現況對行人仍不友善。更有來自瑞典的民眾揪妻子到場響應,盼全民能更有道安意識,維護行人安全。
TIFFANY(Tiffany Co.)的Blue Book頂級珠寶系列,向來是珠寶藏家爭相鎖定珍藏的藝術臻品,即起登台的TIFFANY Blue Book系列「蒼穹萬象」(Tiffany Celeste)珠寶展,除了展出今年全新登場的Blue Book系列頂級珠寶,還有深受台灣VIP喜愛的「石上鳥」胸針、珍稀罕見的彩鑽和天然珍珠等,總共有600件、總價逾110億元的珠寶作品,創下歷史新高。
TIFFANY(Tiffany Co.)的Blue Book頂級珠寶系列,向來是珠寶藏家爭相鎖定珍藏的藝術臻品,即起登台的TIFFANY Blue Book系列「蒼穹萬象」(Tiffany Celeste)珠寶展,除了展出今年全新登場的Blue Book系列頂級珠寶,還有深受台灣VIP喜愛的「石上鳥」胸針、珍稀罕見的彩鑽和天然珍珠等,總共有600件、總價逾110億元的珠寶作品,創下歷史新高。
初秋,一向是台灣的珠寶旺季,其中又以「藍盒子傳奇」TIFFANY(Tiffany Co.)珠寶展最受矚目,即起登場的TIFFANY Blue Book系列「蒼穹萬象」(Tiffany Celeste)珠寶展,展出600件、總價逾110億元的珠寶作品,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六大子題的春季珠寶,還加碼展出甫曝光的三大子題夏季珠寶,台灣是亞洲巡展的首站,可見對台灣的重視。
初秋,向是台灣的珠寶旺季,其中又以「藍盒子傳奇」TIFFANY(Tiffany Co.)珠寶展最受矚目,即起登場的TIFFANY Blue Book系列「蒼穹萬象」(Tiffany Celeste)珠寶展,展出600件、總價逾110億元的珠寶作品,創下歷史新高,除了六大子題的春季珠寶,還加碼展出甫曝光的三大子題夏季珠寶,台灣是亞洲巡展的首站,可見對台灣的重視。
為鼓勵大學培育顯示科技人才接軌投入產業發展,教育部推動「前瞻顯示科技與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4月24日至26日於Touch Taiwan展場展示成果。本計畫自110年推動以來,歷經四年,建立了3個前瞻顯示科技校園示範場域以及4個前瞻顯示科技與跨領域應用教學聯盟,除完成以新技術或實作課程為主的課程教材,帶領學生進行實作外,並透過3個示範場域,提供跨領域師生以新興顯示科技結合藝術創新展演創作,也運用於運動與賽事等育與樂的多元學習。
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的《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將於3月9日至6月7日於師大美術館展出。由美國攝影展覽基金會與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共同策劃,集結了來自全球120位藝術家的300餘件展品。從安迪.沃荷到安賽爾·亞當斯,從蓋伊.伯丁到查克.克洛斯,這些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將他們的拍立得攝影作品首度呈現給台灣民眾。
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21日正式重啟門扉,在重新開館之際,乘載著過去70年來台灣藝術史集體記憶與文化發展歷程,以史博館為誕生舞臺,1950年代後期先後成立的東方畫會和五月畫會,也在此時以特展呈現台灣的歷史文化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