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微罪不舉的搜尋結果,共24

  • 司法不成司法

    司法不成司法

     閱讀《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近日刊載江岷欽教授所投書的「法律懲罰善意,民主死於笑話」文章,實深感動,同時也不了解我國的司法體系,為何存在那麼多不適任的檢察官與法官,而使我國司法已屬不能稱為司法之狀態,因此,我國人民不信任司法係一種正確的人民感受。

  • 時論廣場》司法不成司法(黃東熊)

    時論廣場》司法不成司法(黃東熊)

    閱讀《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近日刊載江岷欽教授所投書的「法律懲罰善意,民主死於笑話」文章,實深感動,同時也不了解我國的司法體系,為何存在那麼多不適任的檢察官與法官,而使我國司法已屬不能稱為司法之狀態,因此,我國人民不信任司法係一種正確的人民感受。

  • 雲林 未發57元資遣費 業者挨罰30萬

    雲林 未發57元資遣費 業者挨罰30萬

     雲林縣一家廠商徵才3名送貨業務員,但只有2部公務車,教育訓練結束後3人抽籤分配用車,未中籤的1名員工希望騎機車送貨,廠商希望他自行開車並補貼油資,但協調破局,廠商最終資遣該員,但未在30天期限內發給57元資遣費。該名員工向雲林縣府投訴,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調查該公司逾期未付資遣費屬實,重罰廠商30萬元。

  • 未發57元資遣費!雲林廠商苦吞30萬罰款

    未發57元資遣費!雲林廠商苦吞30萬罰款

    雲林縣一家廠商徵才3名業務員,但只有2部公務車,第一天員工教育訓練結束後,3人抽籤分配公務車,1人未中籤,經協調不成,廠商決定資遣該名員工,卻未在終止勞動契約30天期限內發給57元資遣費,員工向雲林縣府投訴,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調查該公司逾期未付屬實,裁罰廠商30萬元。

  • 清潔員送「殘值32元」電鍋遭起訴 名律師:法律應保護弱勢

    清潔員送「殘值32元」電鍋遭起訴 名律師:法律應保護弱勢

    台北市北投區一名黃姓清潔員,因於去年間將被丟棄的舊電鍋(價值僅32元),測試後發現仍可使用,便轉送給一名拾荒老婦人,沒想到,因其公務人員身分,不得擅自處分財物,被依《貪汙治罪條例》送辦。對此,知名律師鄧湘全以過往案例分享,認為「法律應該要保護弱勢,不是要用來欺侮可憐人」。

  • 駕駛回訓32年沒結果!交通部挨轟怠惰 立委齊喊改革

    駕駛回訓32年沒結果!交通部挨轟怠惰 立委齊喊改革

    新北三峽78歲男子19日駕車暴衝釀3死12傷,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與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將於25日發起「保護下一代」遊行,估破千人響應。今行前說明,藍綠白立委皆到場響應,民團與多位立委痛批駕照回訓制度改革已等32年,歷經5任總統,交通部始終怠惰傲慢,若非重大事故從不檢討,籲盡速推出駕駛全面回訓制度。

  • 吳統雄專欄》廢死、勞役、蹲屋與司法正義

    吳統雄專欄》廢死、勞役、蹲屋與司法正義

    大法官人事案明(24)日將表決,民意最關切的就是「實質廢死」的討論,立法院在審查大法官被提名人時,立委邀請被提名人與重大刑案被害家屬會談,有些人公開表態「當然願意」。到了會談前夕,被提名人卻出爾反爾,發表共同聲明婉謝受邀出席;民眾黨向被提名人發出問卷,竟然被總統府代全體被提名人,發聲明拒絕作答。

  • 台北市籲恢復職業駕駛記點制度 交通部說話了

    台北市籲恢復職業駕駛記點制度 交通部說話了

    台北市11月連續發生公車追撞行人事故,北市今年65件死亡交通事故中,職業駕駛涉入有21件,台北市交通局近日建議交通部研議「恢復記點制度」。對此,交通部今回應,今年6月底調整主要是針對違停,監理單位可協助提供駕駛教育訓練。

  • 竹縣科技執法「賺錢王」出爐 2路口違規取締最多

    竹縣科技執法「賺錢王」出爐 2路口違規取締最多

    新竹縣在2022年3月開始執行科技執法,竹北市光明六路和縣政二街口取締違規最多成為「賺錢王」,縣議員何建樺25日質詢指民眾陳情,科技執法路段多標示不清楚,民眾不知道這條線道只能左轉?還是能左轉直走?或只能右轉?還可以右轉直走?認為標示要多一點。

  • 台南百貨周年慶 憂違停亂象

    台南百貨周年慶 憂違停亂象

     台南市下半年各家百貨周年慶陸續登場,中西區1家龍頭百貨迎來周年慶首個假日,加上鄰近南美2館的台灣設計展閉幕,恐再現人車潮帶來的騎樓違停亂象。今年修法不再開放民眾逕行拍照檢舉,當地社區針對違停惡夢,附近里長協調學校開放假日停車未果。警方只強調,民眾通報仍會前往取締開單。

  • 限縮檢舉遇百貨周年慶恐爆違停惡夢 警陷執法兩難

    限縮檢舉遇百貨周年慶恐爆違停惡夢 警陷執法兩難

    台南市下半年各家百貨周年慶陸續登場,中西區1家龍頭百貨迎來週年慶首周假日,加上附近南美2館的台灣設計展閉幕,考驗台南違停問題,今年修法不再開放民眾逕行拍照檢舉,業者促銷活動帶來的大量停車潮,恐令社區出現違停惡夢,附近里長協調學校開放假日停車未果,警方強調民眾通報仍會前往取締開單。

  • 違規記點加嚴 1年逾2萬人記滿

    違規記點加嚴 1年逾2萬人記滿

     去年6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違規記點加嚴新制上路,引發職業駕駛反彈,今年轉彎修法。新制上路逾1年,全台2.2萬人記滿12點,昔每年逾3萬人達吊扣標準,與舊制相比驟減近萬人,且職業駕駛記滿人數減少約500人。道安團體直言,過去指出檢舉記點造成大量吊扣是假議題,擔憂未來釀成反效果。審計部更點名,取消民眾檢舉項目後的交通教育宣導、工程及執法面仍未周全,應加強執法。

  • 屏縣檢舉魔人再現!200多人中招 騎車上人行道停車非「微罪不舉」

    屏縣檢舉魔人再現!200多人中招 騎車上人行道停車非「微罪不舉」

    新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6月底上路,8項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但很多民眾仍不清楚細節,近期屏東縣又出現檢舉魔人,專門檢舉機車騎上人行道,有許多民眾中招,目前警方已開出200多張罰單,為此,警方呼籲民眾在人行道騎車不符規定、也不在「微罪不舉」規範,要注意別再犯;但縣議員曾義雄則認為「不合情理」,將研議解決方式。

  • 微罪不舉首周 總罰單反增2萬件

    微罪不舉首周 總罰單反增2萬件

     新制《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6月底上路,8項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民間擔憂違規狀況恐更不受控。交通部公布,新制上路首周民眾檢舉數減少3萬件,但舉發總案件數比實施前一周增加2萬件;交通部長李孟諺強調「執法強度沒減弱」,將請警政機關加強執法。

  • 不開放民眾檢舉!駕駛轉彎處違停沒在怕 公車司機下車罵人

    不開放民眾檢舉!駕駛轉彎處違停沒在怕 公車司機下車罵人

    最快現世報!自從7月1日起有8項「交通微罪」不開放民眾檢舉,也被網友笑喊「大違停時代來了」,而其中路邊違停的狀況不斷發生,日前就有騎士拍到1輛休旅車違停在轉彎處紅線旁,造成對向車道1輛公車無法通過,氣的公車司機下車「罵人」;而這一幕也被PO在網上,網友也罵翻「這就是政府要的微罪不舉」、「這條路每天都有違停,雙向至少5台以上,少於5台我都覺得當天有小確幸」。

  • 這違規「微罪不舉」!男子並排停車遭推撞 前方2車慘遭波及

    這違規「微罪不舉」!男子並排停車遭推撞 前方2車慘遭波及

     台中市44歲駱姓男子4日中午駕車併排臨停於北區天津路二段上,遭開車經過的55歲廖姓女子撞上,駱男車輛又向前撞,造成路停的轎車與機車無辜受波及。事故造成廖、駱兩人手腳擦挫傷,兩人經酒測皆無酒駕,詳細事故原因將由交通警察大隊分析研判。

  • 微罪不舉!但「危險駕駛」危害大 惡意逼車最高噴3.6萬

    微罪不舉!但「危險駕駛」危害大 惡意逼車最高噴3.6萬

    行政院在今年(2024年)3月7日通過修正草案,立法院則在5月14日正式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從6月30日開始正式上路,明定8項最高罰鍰新台幣1200元以下的輕微違規,將不開放民眾檢舉。

  • 道交條例微罪不舉擬送審 南市檢舉數與去年同期少5700件

    道交條例微罪不舉擬送審 南市檢舉數與去年同期少5700件

    交通部3月拋出修正道路交通處罰條例採微罪不舉引發熱議,其實去年6月底全台擴大檢舉項目以來,台南市檢舉案件不增反減,雖有單一檢舉人1年舉發1萬多件相當驚人,但全市今年1到4月總檢舉量較去年同期下滑5700件,3月以來逐月遞減。其中檢舉熱區為永康區與仁德區,最多檢舉態樣為「未依規定使用燈光」。

  • 反微罪不記點 路團赴立院抗議修惡

    反微罪不記點 路團赴立院抗議修惡

     「退回道交修惡草案!」上百名民眾23日在立法院前面怒吼,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劉成謙表示,應就改善道路工程、規畫配套措施、建立回訓制度、改革交通執法並退回道交修惡草案,接下來也會持續拜會各黨黨團,也有民間團體在晚間號召民眾悼念因交通死傷的用路人。

  • 路權團體怒交通部「微罪不舉」 民代轟:綠營議員在哪?

    路權團體怒交通部「微罪不舉」 民代轟:綠營議員在哪?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抗議交通部「微罪不舉」政策,吸引包含學生、民代、政黨代表、身障團體與數十位民眾,前往高雄市政府前用蠟燭排出3023字樣,象徵去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呼籲政府重視交通安全,更有市議員說現場「現場沒有民進黨夥伴」,希望交通議題應獲更多關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