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手作步道的搜尋結果,共31筆
桃園是台灣重要的國門,但事實上桃園有上百條(約109條)步道,但主推包括:石門山步道、東眼山自導式步、拉拉山神木群步道、五酒桶山步道、羊稠森林步道、百吉林蔭步道等25條步道,而今年在桃園喜歡走步道的民眾,又有新選擇,這條新步道──「大湖坑步道」位於大棟山風景特定區,也是該區第一條全新步道。為提升大棟山風景特定區整體休憩品質於2023年9月13日劃設,並強化步道串聯與導覽機能,桃園市政府向交通部觀光署爭取,交通部觀光署補助經費1,620萬元,桃園自籌1,380萬元而籌建,相關工程已於今(2025)年9月30日完成竣工,預計於11月底開放。
大棟山風景特定區位於桃園、新北交界,民國112年9月13日畫設後,桃市府積極提升休憩品質、強化步道串聯與導覽機能,斥資3000萬元打造大棟山首條全新步道順利完工,預計11月底開放,串連環台北天際線,形塑完整登山路網。
苗栗縣大湖鄉老官道,在台3線及苗54線等道路尚未開通前,是過去聯通卓蘭鎮的重要幹道,部分老官道是沿著山勢而行,年久失修,林保署新竹分署攜手國立苗栗農工學生及志工們,以人工徒手逐一修復老官道,讓學生除學習專業技能,也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發跡於台南的大亞集團迎接邁向經營70周年之際,特地邀請花蓮縣青少年排笛團前進台南文化中心演出,董事長沈尚弘分享,去年底首次聆聽排笛團演出深受感動,這次邀請他們到台南演出,除展現對孩子們的支持,也承諾未來要贊助這群孩子們到海外演出,另類的「生日禮」讓這群偏鄉青少年欣喜不已。
日本龍谷大學來台交流,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專家指導下,攜手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師生修築因豪雨沖刷受創的魚池鄉澀水森林步道,利用風倒木與野溪砂石等就地取材修築步道並強化邊坡,讓步道更為友善安全,亦兼顧水土保持與自然景觀。
為落實市長黃偉哲提倡「環境永續」政策,水利局積極推動並將水環境精神納入各項治水建設。「2025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於7月29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隆重頒獎典禮。水利局提報9項重大治水工程皆獲主辦單位及評審委員肯定,得到「4金質5優質」佳績,成果豐碩。
台南市南區大林路既有約200公尺椰子樹移定了!台南市政府24日表示,25日起陸續進行樹木移除與替換作業,除了將打除現有分隔島,重新規畫車道與人行道配置,以人本重新設計分隔島,擴大人行道、新設左轉車道,並種植較安全、具遮蔭與生態價值的行道樹。
台灣森林面積占比約60%,無論是登山挑戰或是休閒遊憩皆與林地脫離不了關係,學會與林地共存成為重要課題,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指出,從根本解決的方式就是教育,並透過生態旅遊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生物多樣性、自然運作等。農業部林保署則透過「向山致敬政策」宣導山林教育知識,盼能減少山林破壞、山難事件的發生。
南投縣政府重視原住民文化及生態環境,積極參與原民會舉行的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畫,縣府獲頒績優獎,而轄下仁愛鄉公所也獲佳等。仁愛鄉公所指出,藉尋根回祖居地探訪遺址,深入了解部落文化及歷史脈絡,這次獲獎是對團隊的鼓勵。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大甲鐵砧山風景特定區的桂花泉登山步道分為「澗、園、山、林」四大特色路段,其中「林之道」段全長約710公尺,屬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轄下的保安林區,林蔭鬱鬱,複層林相多樣豐富。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攜手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連續3天舉辦「特富野古道手作步道工作假期」活動,步道志工在專業步道師協助下,在阿里山熱門登山步道「特富野古道」2號橋及涼亭周邊,徒手以砌石方式修繕U型截水溝、鋪設步道,以當地土石等天然材料進行步道修復工作,為登山愛好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行走環境。
台中市橫嶺山步道因颱風大雨沖刷後,發生大樹根部裸露、步道高低不平現象,為改善步道樹根裸露等狀況,一群熱愛森林的志工們到橫嶺山「手作步道」,就地取材尋找枯枝、倒木,裁切合適尺寸,於浮根步道上構築天然階梯,將土壤填滿夯實,保護裸露樹根,也造就森林景觀。
台中市橫嶺山步道因颱風大雨沖刷後,發生大樹根部裸露、步道高低不平現象,為改善步道裸露樹根等狀況,一群熱愛森林的志工們,18日在橫嶺山「手作步道」,就地取材尋找枯枝、倒木,裁切合適尺寸,於浮根步道上構築天然階梯,將土壤填滿夯實,保護裸露樹根,也造就森林景觀。
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在國內登山界頗負盛名,不過經過地震、颱風後,沿線步道損壞嚴重,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與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及能高越嶺道東段鄰近部落銅門部落合作,辦理手作步道培訓課程,組織部落工班,將與在地族人合作執行古道的修復與維護任務。
0403花蓮強震把太魯閣國家公園多個步道震壞,太管處一群已成軍10年的「步道志工隊」,震後一步一腳印登山檢視山區步道安全,以雙手手作修復損壞步道,不讓毀壞步道危及登山客,因運送石材與工具需付出相當大的體力勞動,還要多人分工合作才能有成,太管處也歡迎大家共同來參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國家森林環境維護志工,近期再度完成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自導式步道修復,此次結合熱心登山民眾「一人一袋」搬運碎石完成這項工作,提供民眾一條更安全美觀又有溫度的暖心手作步道。
登山家、手作步道師伍玉龍,帶領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合作的6個NGO團體,前往八仙山主峰步道,運用現地材料,完成200公尺石階梯級高調整,志工們過程中也學習探索步道的自然條件、路線與工法,並在伍玉龍帶領下,以純手工打造自然、安全的步道。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園區交通便利,加上美麗景色,吸引大批遊客來訪,不過步道因遊客走訪、颱風豪雨侵蝕部分損壞,因此玉管處舉行手作步道活動,37名志工就地取材方式修築麟趾山步道,參加成員認為手作步道報護山林,也提供遊客更安全的路,一切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