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技術合作的搜尋結果,共937筆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我國外交部積極深化與中美洲堅實盟友的經貿夥伴關係。此次委由外貿協會率領17家台灣優質企業組成「台灣館」,於上周在中美洲規模最大的「2025年瓜地馬拉五金建材展」登場,主辦單位預估本屆商機將超過1800萬美元。本屆台灣館為展會中唯一的國家館,以跨產業整合方案為主軸,展出電動車、綠能科技、精密工具機等新興應用產品,呼應展會由傳統建材向全方位工業與生活解決方案轉型的發展趨勢,並期與瓜地馬拉企業共同開拓中南美洲市場新藍海。
東森(2614)集團AI轉型成果持續開花結果,旗下東森購物今年10月單月營業利益達1億6,400萬元,營業利益率高達14.5%,創台灣零售業新高。前10月營業利益達16億元,全年營業利益率將維持13%,營業利益目標20億元可望順利達陣。
斥資11億1900萬元,台灣自己設計、製造的阿里山林鐵「森里號」預計明年中啟運,目前首列列車正進行長達半年的功能測試,「國造」林鐵列車未正式上路,已在國外打響知名度,同時登上英國兩本專業鐵道刊物,再次提升台灣山岳林鐵在全球窄軌鐵道界的能見度,進而受到國際關注。
「TASS2025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會展」在高雄展覽館登場,今(6)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與日本華商經貿聯合會、士芃科技、麗鴻科技等廠商正式簽署國際推廣合作備忘錄,在AI應用、綠色產業與永續供應鏈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為台灣中小企業進軍日本市場開闢新通道。
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李冠志的見證之下,臺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6日與日本華商經貿聯合會、台灣科技新創廠商士芃科技、麗鴻科技,簽署國際推廣合作協議備忘錄,帶領台灣中小企業前進日本,擴大亞太科技與永續合作網絡。
長庚大學與明志科大今年首度聯展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精選五項具代表性的創新研發成果,涵蓋綠能應用、智慧系統與永續技術等領域。兩校期望深化與全球產學界的交流互動,拓展技術合作與國際鏈結契機,展現台灣高教科研能量與跨校協作的創新動能。
台灣智能配電盤的領導廠商(曾獲玉山獎及新品獎肯定)宏于電機(7869)在10月29日至31日的Energy Taiwan 2025中,總經理詹家榮宣布,公司正加速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戰略性轉型為一站式「電力系統整合商」,面對AI產業爆炸性的電力需求,以及全球淨零轉型的共同目標,公司將以其在智能配電網、低碳網上的領先技術,搶占未來電力基礎設施的核心地位。同時,預計於今年12月完成興櫃,預計明年完成上櫃。
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於昨(5)日歡慶70周年,舉辦「成長、共好、信賴的CPC」感恩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祝福。總統致詞時表示,董事長許勝雄事業經營相當成功,他將自己成功經驗,透過CPC輔導能量擴散到各個產業,對台灣貢獻,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總統也說,CPC不僅僅服務在地產業,更透過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參與,讓會員國看見台灣的經營管理服務能量,讓世界看見台灣。
在甫與美、日、韓元首分別會晤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習近平指出,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陸俄關係,是雙方的戰略抉擇;雙方要保持密切協調,把陸俄合作的蛋糕做好。隨後兩國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多項合作,包括衛星、廣電、農業、發展北極航道等,俄羅斯將按國際標準為大陸培育極地水域專家。
人機協作外加電子皮膚市場上,已是國際領導品牌的原見精機,正式宣示其技術版圖的重大升級:從工業機器人的安全防護,跨越至人形機器人的「真實互動」領域。總經理劉昌和指出,人形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據摩根士丹利與高盛報告預估至2050年將達到4.7兆美元,在數位化浪潮下,實體接觸帶來的「真實感」是線上互動無法取代的。人形機器人作為虛實連結的載體,其互動能力將是決定市場接受度的致命因素;原見精機將憑藉其獨特的電子皮膚觸覺感知技術,解決未來人形機器人五感中的關鍵缺口。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4日公布2025世界數位競爭力調查評比(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5, DCR),在全球69個主要國家及經濟體中,台灣總體排名第10名。指標中,「資訊科技與媒體股票市場資本額GDP占比」續位居榜首。
南韓總統李在明2日在首爾龍山總統府會晤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布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攜手應對各式安全與經貿挑戰,同時深化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合作,共同維護區域與全球穩定。
韓國總統李在明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前在慶洲結束中韓峰會,兩人互贈禮物,習近平致贈小米手機,李在明詢問「通訊是否安全?」習近平回應:「檢查一下有沒有後門。」引起兩人大笑,罕見公開的正式場合中展現輕鬆的一面。
2025年APEC慶州峰會今天(1日)閉幕。代表台灣出席的林信義今在場邊會晤代表美國總統川普與會的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雙方討論了供應鏈與半導體議題。晤後,林信義轉述,會晤討論內容涵蓋多項議題,班森特對於台灣半導體與晶片產業發展過程興致濃厚。
新北市消防局長陳崇岳2025年3月率隊赴連江縣消防局業務交流,連江縣消防局長曹典鈺10月30日率領消防及義消人員約百人回訪,與新北市消防局各級幹部研討交流,雙方簽訂「搶救相互支援協定」合作備忘錄,確立未來在重大災害或特殊情事發生時,2縣市能迅速提供災防、技術與人力支援。
新北市消防局長陳崇岳今年3月率隊至連江縣消防局業務交流,連江縣消防局10月30日由局長曹典鈺率領消防及義消人員約百人回訪,與各級幹部研討交流,並簽訂合作備忘錄,確立未來在重大災害或特殊情事發生時,雙方能迅速提供災防、技術與人力支援。
IDM分離式元件公司德微(3675)第三季財報出爐,合併營收達6.85億元、季增6.6%,毛利率32%、每股稅後純益(EPS)1.06元,由虧轉盈、繳出亮眼成績。德微認為,分離元件市場走過寒冬、春燕將至;2026年公司將鎖定AI電源管理與節能晶片兩大新藍海,成為推動下一波成長的核心引擎。
美中第5輪經貿磋商為30日登場的川習會達成「正面框架」,美國財長班森特預告中國大陸將恢復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多年。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直言,這場「買豆」行動只是更大棋局中的一部分,「川普要面子,中國大陸給得起,但北京要的是裡子,包含時間、技術與產業升級的空間」,引發討論。
宏佳騰動力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威杰能源」(Nexcellent Energy),10月28日宣布已與法國氫能發電技術先驅EODev(Energy Observer Developments)簽署獨家代工合約,雙方將合作推動氫能發電與儲能系統,並以「氫能算力中心」與「韌性電網」解決方案作為代工核心業務。
全球電動車、儲能系統與AI資料中心備援鋰電池需求推升下,鋰電池產業正加速擴展升級,近幾年台灣三大集團(台塑、鴻海、台泥)陸續宣布將投資百億元新台幣以上資金,加入這場全球能源轉型下的重資本投資新賽局,台灣三大集團規劃布局的鋰電池芯總產能,2030年將上看19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