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拜登就職的搜尋結果,共11筆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撰文,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盤點台灣一系列「糟糕策略」,導致被課徵高於日、韓的關稅,以及賴清德總統被拒絕過境美國,他指出儘管台灣駐美辦事處月花6萬美元(近新台幣180萬元)僱用遊說團,試圖彌補與川普政府的關係,但遊說團似乎並不受到川普團隊部分人士歡迎。
美國準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週一(20日)中午宣誓就職。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本月稍早,川普宣稱他已準備了上百項行政命令,上任後就會陸續發布。
美東時間美東時間周一20日正午12時(台灣時間周二21日凌晨1時)許,川普於華府國會山莊宣誓就任第47任美國總統。由於氣溫寒冷,川普宣誓就職大典主舞台從戶外移至國會山內部的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舉行。川普在就職演說老調重彈,許多內容都是去年競選期間與就任前提及的議題,他不忘強調要終結美國過去4年衰敗下滑的狀況,讓美國再次富強,迎來最好的「黃金時代」。
在與中國快速崛起的尖端科技領域上,拜登政府以出口管制做主要手段。未來新的川普政府上任後要如何應對中美科技競爭,受到全球的高度關注。美媒對此分析稱,川普必須比拜登的立場更強硬,否則會被視為軟弱;此外他打算保留拜登政府在國安會內的科技與國安部門,並重用新任國安顧問邁克.沃爾茨(Michael Waltz) 、雅各.赫爾伯格(Jacob Helberg)與馬斯克(Elon Musk)在科技管制上的意見。
立法院長韓國瑜18日將率跨黨派立委出席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典禮,賴清德總統今(16日)邀請慶賀團成員入府喝咖啡並舉行閉門會。訪團成員李彥秀透露,閉門會上有談及總預算,賴清德說自己當過立委、閣揆了解預算審查過程,他都尊重,還笑說該與韓國瑜喝咖啡的人應該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賴也特別提醒「韓院長的頭髮比較少,帽子要多戴一層」。
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在明年初上任美國總統,他的過渡團隊表示,新政府上任的第一天「就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警告,這可能將對全球健康產生災難性影響。
美國準總統川普將於明年1月上任,賴清德總統指派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藍委肯定韓代表出席,打破與執政黨界線;綠委則提到韓這次出席的席次安排,是此次典禮的觀察重點;白委則期盼此行為中華民國的外交困境開疆闢土。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10)日舉辦「亞洲民主人權獎頒獎典禮」,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韓國瑜一同出席,傳出賴感謝並祝福韓代表台灣參加美國準總統川普就職典禮,被認為證實韓國瑜將訪美;不過韓辦則說尚未接獲府方訊息。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認為,真正要觀察的是2021年1月拜登就職典禮的美方正式邀請函模式,能否持續比照。
美國前總統川普將再次入主白宮,相較交接流程也受矚目。《美國之音中文網》17日曝光美國總統詳細交接流程,與台灣等許多國家最不同之處,在於美國總統擁有「核按鈕手提箱」,且必須在規定時限內移交;而2021年時被拜登打敗的川普,曾因拒出席拜登就職典禮,「核按鈕手提箱」直到中午11時59分59秒時都還掌握在他手上,但中午12點一到,相關人員仍拿到皮箱回華盛頓!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3日暌違4年再度踏入白宮,與即將離任的現任總統拜登會面。兩人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對談2小時,象徵權力平穩交接,雖然拜登極力向川普強調援烏的必要,但同日,川普宣布前民主黨籍眾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出任國家情報總監一職,加巴德堅定反對援助烏克蘭,與拜登政府的立場完全相反。
川普若代表共和黨贏得美國選舉,再度當總統,那他必然會平反2021年國會暴亂的烈士,那次被殺的暴徒至少賠償600萬美元以上。美國會將被列入「不義遺址」,前面的華盛頓廣場將建「人權博物館」與紀念公園,彰顯當年「官逼民反」的紅脖子Red Neck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