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收養兒的搜尋結果,共14

  • 從阿姨變回媽媽!非婚生子跨越42年驗DNA找回母親

    從阿姨變回媽媽!非婚生子跨越42年驗DNA找回母親

    郭姓男子的母親張婦42年前未婚生下他,因不諳法律,無法將兒子報戶口為親生子,將兒子交給姊姊和郭姓姊夫收養,實際是由郭姓養父的母親撫養。後來郭姓養父母離婚後,張婦為照顧兒子,與郭姓養父結婚,與兒子正式成為一家人。10幾年後,張婦也與郭姓養父離婚,養母已過世,郭男向台南地院聲請終止收養後,再與母親到成大醫院驗DNA,獲法官確認母子關係。

  • 公務員3天身心調適假10/10日上路  「不須證明」考試院通過了!

    公務員3天身心調適假10/10日上路 「不須證明」考試院通過了!

    為建構讓公務人員兼顧工作及家庭的友善健康職場環境,考試院8月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除增訂身心調適假,每年三天彈性假無需檢附證明,優化休假制度並完備請假規定。全案在完成行政院同意會銜程序後,考試院於今(18)日會議審議通過本草案施行日期,其中身心調適假配合世界心理健康日自114年10月10日施行,其餘條文則預定於115年1月1日施行。

  • 退休好生活》育嬰留停津貼 爸媽可同時領 最長6個月

     政府為協助新手爸媽在生計與育嬰間取得平衡,於就業保險中設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目前每年約有9萬餘名勞工朋友來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薪資補助,其中男性請領比率呈成長趨勢,而勞動部也提醒,爸爸和媽媽可以同時或不同期間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期限最長達6個月。

  • 教宗辭世》親民方濟各創多項「首例」 上任第1句話吸粉數百萬

    教宗辭世》親民方濟各創多項「首例」 上任第1句話吸粉數百萬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辭世,享壽88歲。BBC評論,方濟各2013年成為教宗,開創了許多先河,他是史上首位來自美洲,同時也是首位來自南半球的教宗,也是1300年來,首位非歐洲人的教宗。

  • 北宋后妃不搶養子 卻爭著收養女 暗黑心計曝

    北宋后妃不搶養子 卻爭著收養女 暗黑心計曝

    古代封建社會,重視家族傳承,尤其皇家對於子嗣更是重視,不過北宋時期卻有個奇特現象,特別是宋仁宗在位期間,後宮妃子十分熱衷收養女孩,只因背後藏著暗黑算計。

  • 大陸停止跨國收養 不能一刀切

    大陸停止跨國收養 不能一刀切

     大陸最近宣布停止跨國收養計畫,除了有血親關係的孩童外,禁止外國人領養中國的兒童。這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際收養歷史,終於告一段落。若以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來看,是遲了一些,但是也標誌中國社會中關於人口政策與兒童福利複雜甚至不光彩的一頁翻過去了。

  • 衣冠城專欄》大陸停止跨國收養 不能一刀切

    衣冠城專欄》大陸停止跨國收養 不能一刀切

    大陸最近宣布停止跨國收養計畫,除了有血親關係的孩童外,禁止外國人領養中國的兒童。這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際收養歷史,終於告一段落。若以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來看,是遲了一些,但是也標誌中國社會中關於人口政策與兒童福利複雜甚至不光彩的一頁翻過去了。

  • 陸不再允許外國人跨國收養 美媒:一胎化政策催生的一個時代落幕

    陸不再允許外國人跨國收養 美媒:一胎化政策催生的一個時代落幕

    中國日前宣布,正式停止幾乎所有的跨國收養。《華爾街日報》分析,這一舉動也折射了大陸國內人口問題的變化。自20世紀90年代,數以萬計出生於中國大陸的兒童被來自美國等國的家庭收養。多年來,來自中國的跨國領養兒童數量持續下降,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許多國家都收緊了對跨國收養的限制,部分原因是擔心領養兒童是被從父母身邊偷走的。

  • 為桃園收養兒請命 議員提:納公幼優先入園

    為桃園收養兒請命 議員提:納公幼優先入園

    桃園市議員楊家俍16日總質詢時為收養兒請命,他提到收養兒在試養時期如未能入籍桃園即無法登記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建議師法其他五都排入優先序位。教育局長劉仲成坦言1年約有3至5位,皆以個案方式協助,未來會納入簡章,照顧收養兒。

  • 1歲童遭虐死 衛福部首道歉 認社會安全網有缺陷

    1歲童遭虐死 衛福部首道歉 認社會安全網有缺陷

    1歲男童遭保母虐死案,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赴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做專案報告,但事前提出的書面報告篇幅僅2頁,遭立委痛批,才緊急增加1頁時序表。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在口頭報告中,首度向家屬和社會大眾致歉,並坦言社會安全網本身存在設計規畫或落實執行上的缺陷,導致一條生命的逝去。

  • 林萬億:兒福經費充裕無人力不足問題 督導體系該加強

    林萬億:兒福經費充裕無人力不足問題 督導體系該加強

    虐童案延燒,督導社會安全網的行政院政委林萬億研議提高訪視率,但當前寄養家庭和居家托育訪視頻率不同,未來是否兩者一致?林萬億今稱,各地資源不一,兩者訪視密度是否拉齊,端看寄養家庭安置對象狀況,但品質該一致,會請地方政府提出實務經驗再做考量,目前衛福部會提高居家托育保母訪視頻率,這是否造成寄養家庭、保母系統負擔,應通盤考量。

  • 照顧虐待都有照顧不能的問題

    照顧虐待都有照顧不能的問題

     台北市一名等待出養,暫時由保母照顧的一歲多男童,兩個多月前死亡,負責照顧的保母涉嫌虐童致死,已被收押。

  • 兒虐案6點精進措施曝光 政委林萬億:社工上銬不值得也不應該

    兒虐案6點精進措施曝光 政委林萬億:社工上銬不值得也不應該

    台北市年僅1歲半的男嬰疑遭保母施暴身亡,負責督導社會安全網的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今稱,兒福聯盟辦理收出養經驗豐富,實在不該發生令人痛心的兒虐致死案,未來將全面檢視收出養前的家外安置機制;針對外界質疑陳姓社工訪查紀錄造假、包庇保母,警方將其上銬移送,林說,陳姓社工縱有疏失,應受相對應的課責,但其訪視的幼兒受虐身亡,內心必然愧疚,何忍再加以手銬對待,「實在不值得,也不應該」。

  • 海納百川》所有照顧虐待都有照顧不能的問題(沈政男)

    海納百川》所有照顧虐待都有照顧不能的問題(沈政男)

    台北市一名等待出養,暫時由保母照顧的一歲多男童,兩個多月前死亡,負責照顧的保母涉嫌虐童致死,已被收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