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學的搜尋結果,共3,862筆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以「臺北趴趴GO:光映臺北‧感性啟程」為主題,於國際旅展展出,打造兼具感性與創意「臺北館」。展館設計靈感深受日韓旅客喜愛的感性元素,從西門紅樓與彩虹地景,到北投溫泉與文學咖啡館,呈現多元且溫暖生活風貌,民眾可自由拍照打卡、掃描QR Code探索景點,感受城市獨特節奏與文化魅力。
日前有港媒披露,香港沙田某小學開放學生使用簡體字應考,掀起各方輿論。有爆料家長指稱,若使用簡體字考試作答,答題速度必然快很多,質疑校方此等「包容」措施,實際損害使用繁體字學生的利益。對此,前任香港特首、現任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力挺繁體字,認為「學而知之」,他表示香港保留的繁體字、粵語和高水平的英語能力,都是香港的特色,是有必要的。
從校園步道到社區景觀,造橋鄉建設逐步展現新風貌。造橋國小與造橋國中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獲國土管理署補助2,200萬元,改善學童上下學動線;另由客委會補助400萬元推動豐湖國小校舍活化工程,強化校舍耐震並美化環境。鄉長徐連斌表示,將串聯教育與觀光資源,營造幸福宜居的造橋。
誠品書店向台灣最南再推進,適逢恆春建城150週年,進駐最新藝文地標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一樓,將於11月15日試營運,距離恆春古城牆僅50步之遙;恆春文化中心也會在同日全面開幕,其中劇場館將舉行一連6場藝文活動,為屏南地區帶入多元藝術文能量。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鏡文學(Mirror Fiction)7日在「2025 TCCF 創意內容大會」宣布共同投資3.1億台幣,成立影視製作公司「鏡好看」(Mirror Entertainment),將於5年內開發10部影視作品,以人才孵化、以劇造星、跨界跨域為目標,橋接文學與影視,創造IP一源多用,用在地文化打造全球共情的精彩作品。
北市外僑學校傳出校園霸凌案,有家長指出小孩從幼稚園到國小,長期遭4名同學以圍毆、吐口水方式霸凌,校方卻以「僅為學童嬉鬧」為由拒絕通報。國民黨議員柳采葳痛批,外僑學校拒絕通報霸凌不是第一次,外僑學校不是法外之地,仍須依循本國教育法規。北市教育局回應,已行文學校1周內來函說明未依規定通報原因跟處理方式,校方尚未回函,下周一將派員至學校瞭解,倘有違反相關規定,將命其限期改善,未改善者最重得減招或停招。
──沒有真相,只有視角。(尼采)
海明威說,年輕的時候就待過巴黎的人很幸運,這城市將如一席流動的饗宴永遠跟著你。於是許多讀者──不管是趁著年少、還是錯過了青春──帶著如是的憧憬造訪巴黎,或是想望花都在自己生命留下印記,或只是去找《流動的饗宴》書裡提過的地標。
近2個月來,經常有美中台三地的好友們,問我看了《沉默的榮耀》沒有? 我一直推說太忙,沒時間看。 今天我必須帶著歉意在此坦白,其實這部片我嘗試看了兩次。它是今年被視為中國「主旋律升級」之作的劇集,據說投資龐大、製作精良、演員陣容豪華。然而,我卻始終無法走過前幾集。遙控器停在那幾個鏡頭之間,像是卡在一個無法化解的結。
光,留下城市脈動的痕跡。它在午夜的都會中不眠,伴隨萬家燈火閃爍、道路上車流與燈光交織成河。桃園是一座繁華的年輕城市,是樞紐、是通道,承載著川流不息的人群,來往之間顯得既忙碌又匆促。
仔細留意城市每一處的聲音,從文學館翻動的紙頁、藝術茶室中交織的對話、咖啡館裡機器的烘焙聲、餐桌間輕鬆的笑語,如同電台正播送一段段的頻率。調頻對準,細細收聽,順著桃園新舊城區串起的聲線漫步,置身其中,感受多元而溫潤的生活日常。
在明朝詩壇上,才子徐渭以文學、書畫、戲曲皆精聞名,但他也曾因一首詩被秀才們當場譏笑「俗不可耐」,當他續寫後半段,現場眾人瞬間啞口無言。根據《搜狐網》報導,這首「詠柳詩」看似粗俗,實則蘊含深意,其創作靈感更源於朱元璋的「詠雞詩」,展現了「以平凡開場、以驚艷收尾」的藝術魅力。
周五(7日)立冬,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提醒,立冬節氣到,正式進入冬天,黑暗即將降臨,眾多的秘密會被揭露、權力會被重整、不僅暗黑資訊會浮上檯面、情感問題也會遭到清算。邱彥龍強調,今年立冬是一個很強的轉化時刻,資訊極度爆炸、真假難辨,眾人會更渴望透明與信任,全球家庭議題、難民問題、情感安全、慈善及社會福利等議題也會成為焦點。
葉老師聽了顧先生所有的課,畢業後再回校旁聽,前後六年,記下了八本筆記,無論到哪兒,隨身攜帶,是她教學工作和生活奮鬥中的力量。她時常想把太老師所論詩歌本質、美學精髓、品評鑑賞及創作方法都整理出來。多年後,她做到了。首先是簡易小本《駝庵詩話》之問世。然後與顧家小女兒顧之京合作,陸續出版顧先生的文集、文論。在台灣也發行了厚重兩大冊《迦陵學詩筆記》,上冊「詩學」、下冊「詞曲」。讓我們這些追尋老師、時而學習之的老學生,有幸循跡進入太老師深厚的學問與才情,溫習葉老師從年輕到老,為詩歌奔騰的心靈。捧讀後也才了解,這師徒二位曠世奇才,奇的是什麼?甭提功名利祿,著述創作也不在話下,卻是他們傳承古典詩歌神髓,奉獻一生的使命感!
大陸《科技日報》4日報導,大陸「大陸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透露,截至2025年10月,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累計發布光譜數達到2807萬條、恒星參數1159萬組,數據量穩居世界第一。LAMOST發布的光譜數據,助力全球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形成與演化,緻密天體及系外行星等前瞻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民國五十四年,1965-66,我們大二。不用麥克風的時代,窗欄杆上也坐著四面八方趕來旁聽葉嘉瑩老師詩選課的人。班上同學先去占好前面座位,難道詩是苦悶的象徵嗎?當時才大二的學生,也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界定文學或創作的意義,但我們對一己幽微的生命是有感受的。老師的詩選課不僅是蒼茫少年時的心靈安慰,也是啟發我們對人世間各種情境與情感的領悟,逐漸建立自身思想和洞察力的過程。
吳音寧「再度」獲得民進黨的「重用」,出任台肥董事長,與她當初出任北農總經理一事相同,都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而且,掀起洶湧浪濤的原因,也還是完全相同,吳音寧的「專業」,與她即將擔任的職缺性質,相距過遠,但是,北農總經理年薪最多不過200多萬,而台肥董事長竟高達1500萬,既肥又美,卻是一點也不嫌油膩,當然更是令人驚悚的大新聞了。
在《德國之聲》的專訪裡,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傳達的訊息很多,除了不畏爭議直接面對難題,她清楚表達國民黨立場與北京對台政策間的差距。鄭對普丁的定調不管是不是失言,有新聞賣點,媒體聚焦情有可原;但學界諸多評論,例如東京大學的鈴木一人,只看到這句話,而無能藉此分析她的大量重要訊息,所謂專家其實智昏菽麥。
由靜宜大學中文系學生蔡旻蓁創作及演出的舞台劇《時空筆記》,於臺中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登場。該劇由阿特文創導演賴永洲執導,以「時空旅程」為主軸,結合歷史、科幻與青春哲學,帶領觀眾從清水眷村、牛罵頭文化遺址到當代青年心靈對話,展開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