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學教育的搜尋結果,共21

  • 竹縣文化局攜手家扶學童 吳濁流小旅行走讀新埔

    竹縣文化局攜手家扶學童 吳濁流小旅行走讀新埔

    為推廣文學教育向下扎根,財團法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攜手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新竹家扶中心及財團法人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近日共同辦理「吳濁流文學地景走讀-家扶公益小旅行」,邀請86名來自家扶中心的學童及小隊輔參與,一同踏查文學足跡,走讀在地歷史文化。

  • 苗栗夢花文學獎揭榜!姊弟3人齊奪佳作超吸睛

    苗栗夢花文學獎揭榜!姊弟3人齊奪佳作超吸睛

    苗栗縣政府「2025年苗栗縣第28屆夢花文學獎」徵選得獎名單揭曉,今年共收到1,132件參選作品,經由專業評審團嚴格評選後,共有116件作品入選。其中,曾獲青春夢花優選的謝沛辰、謝名竑、謝名峴三姊弟,今年轉戰社會組,分別獲得新詩、散文、短篇小說佳作。小夢花兒童詩組,則由明德國小的三胞胎兄妹謝尚助、謝羽善、謝羽惠獲獎,可謂一門三傑,充分展現出文學素養從小培養的成果,也彰顯出家庭支持與學校教育及政府共同推動閱讀的合作力量。

  • 活化歷史建築 雲林二崙分駐所眷舍化身文學咖啡館

    活化歷史建築 雲林二崙分駐所眷舍化身文學咖啡館

    雲林縣政府為保存珍貴歷史資產,推動「歷史建築二崙分駐所眷舍修復工程」,19日舉辦工地展邀民眾深入了解修復過程。工程預計今年7月底完工,未來將規畫為「二崙文學咖啡館」,結合周邊二崙故事屋,共構具人文特色的藝文空間。希望透過地方文化再造、保存歷史記憶,重現昔日街廓風貌。

  • 鄭愁予辭世 詩與人文精神永留東海

    鄭愁予辭世 詩與人文精神永留東海

    著名詩人、東海大學文學院前榮譽講座教授鄭愁予辭世,享壽九十一歲。東海大學全體師生深感哀痛,並向詩人家屬致上最誠摯的慰問與敬意。〈錯誤〉一詩膾炙人口,成為華語現代詩經典,鄭愁予不僅以詩作影響數代人心,也長年駐足東海,深耕文學教育。

  • 桃市圖「閱讀開箱」登場!9場講座陪你書海拾光、找回自己

    桃市圖「閱讀開箱」登場!9場講座陪你書海拾光、找回自己

    桃園市立圖書館2025年度重磅推出「閱讀開箱」系列活動,今年以「閱讀・書海拾光」為主題,自6月7日至8月24日推出9場風格多元的講座與體驗活動,涵蓋心靈療癒、自我成長、兒童文學、自然生態、五感探索與數位閱讀等面向,邀請讀者在盛夏走入文字的海洋,拾起感動與啟發,開啟一場知性感性的閱讀旅程。

  • 中斷10年《南一文粹》 再出版 理工生寫作實力驚豔全場

    中斷10年《南一文粹》 再出版 理工生寫作實力驚豔全場

    中斷10年,台南一中再度發表學生寫作精選集《南一文粹》,集結59位學生71篇優秀作品,其中高二科學班10位同學作品入選,為入選學生數最多班級,打破一般人認為理工組不擅長文字書寫刻板印象;今年學測國文滿級分李昱辰3篇作品入選,他分享寫作祕訣:先弄清楚題目重點,多思考、向下挖掘,下筆時先緊扣題目立論,善用比喻讓論述更具體。

  • 中文系只能讀古文? 元智大學「兒童文學+生成式AI」顛覆印象

    中文系只能讀古文? 元智大學「兒童文學+生成式AI」顛覆印象

    桃園市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以兒童文學結合生成式AI為核心,推動從小學延伸到大學的跨領域教學實驗,讓人工智慧不再只是科技課的主角,更走進國語課本與童話故事中,翻轉了學生對「中文系只能讀古文」的刻板印象,目前已有2本作品完成初稿,未來將集結為系列出版,同時開放教師使用AI工具重製內容,打造共創式教材平台。

  • 東海中文系跨域策展 金典獎書籍展現當代文學多元解讀

    東海中文系跨域策展 金典獎書籍展現當代文學多元解讀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東海大學中文系協辦的「2024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書展」,於東海大學圖書館一樓正式展開,歷時近三個月,吸引眾多師生與文學愛好者參觀,並於去年底圓滿落幕。臺灣文學金典獎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文學獎之一,長期受到創作者、出版社及各界讀者的高度關注。本次展覽的舉辦,旨在讓學校師生與大眾更深入理解當代文學創作,而東海大學策展團隊更以「#hashtag」為核心概念,創新呈現入圍書籍,為當代文學策展提供嶄新視角與解讀方式。

  • 守護台灣的那一代人

    守護台灣的那一代人

     最近賴總統的「中華民國」正名說,一出口即引發熱烈討論,然而對於中華民國創立之後,日本侵華、抗戰、國共內戰以至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這段歷史,知曉的人不知道還剩多少。想起今年初因為齊邦媛教授仙逝而再度引發討論的《巨流河》一書,她的這本自傳,翔實記錄了這段逐漸被遺忘的歷史。

  • 海納百川》遙飲一捧遼河水──讀《巨流河》有感(陳佳伶)

    海納百川》遙飲一捧遼河水──讀《巨流河》有感(陳佳伶)

    最近賴總統的「中華民國」正名說,一出口即引發熱烈討論,然而對於中華民國創立之後,日本侵華、抗戰、國共內戰以至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這段歷史,知曉的人不知道還剩多少。想起今年初因為齊邦媛教授仙逝而再度引發討論的《巨流河》一書,她的這本自傳,翔實記錄了這段逐漸被遺忘的歷史。

  • 教師節 省思孔子的全人教育

    教師節 省思孔子的全人教育

     教師節將屆,也是讓我們省視,教育文化如何跟著時代的滋養再成長的機會。

  • 吟誦詩歌迎端午 彰化詩歌節復刻古代文人詩會

    吟誦詩歌迎端午 彰化詩歌節復刻古代文人詩會

    迎接端午節,彰化不僅有龍舟賽,還有詩歌節;彰化詩歌節復刻古代文人詩會,不僅有詩歌吟唱,今年也以「詩生活,零距離」為主題,並安排詩詞闖關、實境解謎、小文青詩詩入畫比賽3大亮點活動,縣府今日舉行宣傳活動,會中還安排有投壺、射箭,令人宛如跌入時空長河。

  • 須文蔚怦然心動為文學

    須文蔚怦然心動為文學

     全台國語文教學者,前陣子最有感的關鍵詞恐怕就是「廉恥」二字,北一女教師、國語文學科中心祕書陳麗明指出,去年12月「高中國文學習網」的流量爆增近2倍,正因為談到高中古文教學,由須文蔚擔任輔導教授,將高中文言文課程進行整理的「高中國文學習網」,成為近年教師們尋求資源的首選。

  • 文學教育是與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下)

    文學教育是與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下)

     取得博士學位後,有幸進入東華大學中文系任教,有幸和一群博雅、開闊、多元的老師共事,我在文學院中遇見另一群蘇格拉底。他們放縱我詢問:「教師是知識客觀的傳授者?還是可以流淚?」從他們的寬容中我發現,就關心人間疾苦與拯救人世混亂失序言,蘇格拉底是有淚的哲學家,也是有淚有愛的偉大教師。當時擔任文學院長的楊牧,總是提醒我們應當以詩的創造為抱負,更要以理想為嚮導擴大自身的抱負,我永遠記得他曾說過:「詩是宇宙間最令人執著,最值得我們以全部的意志去投入,追求,創造的藝術。它看似無形虛幻,卻又雷霆萬鈞;它脆弱而剛強,瞬息而永恆;它似乎是沒有目的的,游離於社會價值以外,漂浮於人間爭逐之外,但它尖銳如冷鋒之劍,往往落實在耳聞目睹的悲歡當下,澄清詭偽的謊言,力斬末流的巧辯,了斷一切愚昧枝節。詩以有限的篇幅作無窮的擴充,可以帶領你選擇真實。」原來文學關心的不僅只是詞藻的美好,更巨大的美好是「平」與「愛」,總稱之為社會正義,或公義。

  • 國文科是人文素養的堡壘

    國文科是人文素養的堡壘

     今年學測國文與國寫考題出來了。四個字:非常精彩!

  • 文學教育是與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上)

    文學教育是與生命與生活息息相關(上)

     文學究竟如何走進我的生命中?我想應當是八歲那年,總陷溺在一個夢境中:我坐在一個巨大方塊上,方塊漂浮在外太空中,天幕上有閃爍的星星,四方有許多緩慢飄飛的灰黑方塊,接近我,又飛走。

  • 警察歷史建築變景點 二崙分駐所眷舍將化身「文學咖啡館」

    警察歷史建築變景點 二崙分駐所眷舍將化身「文學咖啡館」

    興建於日據時期1930年代的二崙分駐所眷舍保有完整日式木構建築空間配置如玄關、座敷、應接室、居間、炊事場、便所等,2015年獲縣府公告登錄為雲林縣歷史建築,27日開工修復。二崙鄉人文薈萃,宋澤萊、鍾文音、季季都是二崙人,二崙分駐所眷舍整修完工後,將打造成二崙文學咖啡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