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住民語文的搜尋結果,共15筆
新北市教育局攜手明志科技大學在上月31日舉辦「走入台灣,翻轉新人生—新住民語文教學的夢想舞台」多元文化教育論壇,邀請5位來自東南亞的優良新住民語文支援教師與3位新二代種子老師現身分享,交流如何在課堂上以母語傳愛、以文化連結,翻轉孩子的學習視野。
為促進新住民語文教育的品質,深化各輔導團之間的合作,並促進社會文化多元發展,教育部國教署委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舉辦「114年度全國縣市新住民語文教育輔導團年會」,邀請全國各縣市輔導團成員、課程承辦單位及推動新住民語文課程的國中小校長與專家學者約250人,共同交流推動經驗,持續深化新住民語文教育發展。
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14日指出,教育部於10月下旬修正公布「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把國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更名為「教學支援老師」,但目前教學支援老師的勞動條件不盡理想,雖然專業要求與正式教師十分相近,但寒暑假期間沒有薪資,長期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困境。呼籲教育部,除了更名,也應積極檢討落實保障這群教育工作者的權益。
新北市教育局今(1)日在北新國小舉辦「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教師第6屆同學會」,以各國「宗教信仰」為主題,邀集新北市國教輔導團新住民語文輔導小組、聘任督學及逾百名新住民語文現職教師齊聚一堂,規畫「信仰習俗互動體驗」、「多元文化市集」及「異國宗教節慶飲食盛宴」三大特色成果發表。
78歲的尤佑.倍苓致力於保存和推廣原住民織布文化的技藝家,更勇敢打破「傳女不傳男」的限制,打破性別及族群的藩籬,讓大家都有機會學習這項技藝,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終身奉獻獎。
新北市有逾11萬新住民,新北市教育局於28日教師節及國際教師節10月5日前夕,今(23)日感謝並表揚5位默默耕耘的跨國界教師,他們長期推動新住民語文教學及多元文化不遺餘力,其中新住民越南語教支人員李潔儀為精進教學決定攻讀研究所進修,深獲學生們喜愛。
高雄順應新課綱將新住民與納入語文學習範疇,已推出7國語言,已開出超過1000班課程,為鼓勵再台積極推廣新住民文化的教師,今年舉辦首屆「雄新獎」,3名新住民教師獲獎,其中武綺綿老師剛來台聯中文都不會,積極學習到成為老師傳授越南語,甚至完成高師大研究所學業。
高雄市新住民人口高達6萬多人,為協助融入在地生活,並鼓勵新二代學習第二母語,高市府社會局積極推動新住民家庭及經濟支持與培力工作,至今協助37位小資老闆創業圓夢;另教育局針對新住民語文教育,首創「新住民語撲克牌」,將送給新住民教師,豐富教學資源。
教育部為匯聚地方政府資源,深化新住民教育成果,辦理113年新住民學習中心業務交流暨工作坊,於7月17日、18日在高雄舉行,邀集全國新住民學習中心承辦人員同聚一堂,為新住民發展學習與終身教育議題做交流與分享,深化多元文化不同面向探討,並扎根新住民基礎學習內涵。
在越南出生的黃英豪,在我國籍的父親堅持下,直到國中畢業才來到台灣就讀立志中學,面臨巨大的文化適應與語言隔閡壓力,但黃英豪不輕易言棄,不但克服語言問題,在學期間好表現不但拿取7張證照,更獲16項國內外獎項,在今年獲選高中職生命教育AQ(逆境智商)達人優選。
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日前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新住民彭朝萍,分享馬來西亞「娘惹粽」的特色,以及在台生活多年的故事,活動現場也與學員們製作粽子造型的香包,一同驅邪避蟲慶端午。
端午節是華人傳統重要節日,除了划龍舟、立蛋、掛菖蒲艾草等活動外,各式多樣化的粽子宛如一場美食嘉年華,台灣3大粽包含北部粽、南部粽及鹼粽,而來自馬來西亞、散發出芋頭香氣的「娘惹粽」(Nyonya Rice Dumpling),也受到不少愛嚐鮮朋友的青睞。
為推動多元文化融入教學,引導學生創新思考並學習尊重他人,教育部國教署舉辦「多元文化教育優良教案甄選」,分為多元文化學習教材教案設計類及新住民語文學習教材教案設計類,預計7月開放徵件,詳細資訊可至「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https://mkm.k12ea.gov.tw)查詢,歡迎各縣市教師踴躍報名。
台北市教育局今在南港國小舉辦世界母語日活動,由副局長鄧進權與學生一起導讀、表演繪本「學校上媠的風景」,並跟小朋友們一起唱跳排灣族樂舞,現場還邀請台北市客委會、台北市原民會、台北市本土語文輔導團、新住民語文輔導團、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鄉土教育中心擺攤,讓學生闖關體驗、學習各國母語。
宜蘭縣政府10日舉辦「閩客原新多元文化教育嘉年華-蘭陽好宜家」活動,結合閩南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及新住民語文四大族群語言設置體驗攤位,完成者可兌換草仔粿、刺蔥茶等特色小點心,以達成「語」你分享的主題。縣長林姿妙表示,透過語文教育提升族群認識,培養尊重多元族群文化,拚出宜蘭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