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生兒死亡率的搜尋結果,共28筆
健保總額協商今年取得付費者、醫界代表達成完全共識,成長5.5%,新增600億元,總額9883.1億元。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增加的總額,將針對兩大類項目挹注預算,即解決當下醫療最急缺的護理以及兒科人力荒,護理人力費預計4年增至600億;兒科部分,針對收治0~6歲的兒科醫師,保障點值1點1元,藉此留下人才,他並承諾,明年絕對不會調漲健保費。
健保總額協商今年破天荒取得付費者、醫界代表共識,成長5.5%,新增600億元,總額近兆。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說明,除了針對罕病新藥持續編列預算,更針對2大類項目挹注預算,就是當下醫療最缺乏的護理人力以及兒科人力,護理人力費預計4年增至600億,用於加薪,兒科人力,針對收治0~6歲的兒科醫師,保障點值1點1元,藉此留下人才,他並承諾,明年絕對不會因此調漲健保費。
新北市長侯友宜競選總統期間,提出許多社福、教育、體育等政見,11日議會總質詢期間,民進黨議員高舉「政見滿天飛、回鍋一場灰」暗諷侯。對此,侯友宜說明,爭取2038年亞運主辦權,非單一縣市能承辦,應整合北部各縣市資源,並與中央共同舉辦;至於未跟進台北市等7縣市「生生喝鮮乳」,侯則嗆「只要一般性補助款撥下來,我一定做」。
新北市議會今(11)日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議員針對社福、教育、動保、居住正義等議題,並高舉「政見滿天飛、回鍋一場灰」手牌,諷刺新北市長侯友宜。議員黃淑君抨擊新北市社會安全破大網,而侯友宜卻毫不自知;針對新北市未跟進台北市7縣市「生生喝鮮乳」政策,議員陳乃瑜批評「侯市府不是不能做,有錢卻不願做」。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可能至少一萬人死於超細懸浮微粒 (PM0.1),對此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等多個環保、醫療團體,今(10)日共同呼籲管制超細懸浮微粒,從PM2.5擴大至PM0.1進行管控,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提到,自2008年以來,PM2.5年均值從33.5降至2024年的14.2,全民平均壽命因此延長1.93歲,顯見空污管控與否,對於國民健康有極大影響。
衛福部統計,呼吸系統疾病為台灣新生兒死因第3名,其中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確診人數,在2年內增加4倍,造成兒童住院病例攀升,對免疫系統未成熟的新生兒造成巨大衝擊。醫師呼籲,預防RSV應從孕期做起,鼓勵孕婦接種RSV疫苗,並做好日常預防措施。
54歲李小姐過去求子採取自卵試管,歷經3年共15次取卵、2次植入仍失敗,在醫師建議下改採受卵試管成功懷孕,近日順利誕下健康女嬰。茂盛醫院醫師陳明哲27日指出,研究顯示45歲以上高齡婦女自卵試管懷孕率極低<5%,但國內使用受卵的婦女只占3.1%,籲政府能提供受卵試管比照自卵試管之補助方案,以及同額補助前3次人工生殖,應能有效鼓勵婦女尋求人工生殖治療。
花蓮縣原住民人口逾9.3萬人為全台最多,縣府衛生局向衛福部爭取205萬元提供偏鄉孕婦交通補助經費,過去只限原住民孕婦申請,今年起擴大提供秀林、萬榮和卓溪鄉所有孕婦都可申請,孕婦產檢依車程距離,可申請200元至1000元不等交通補助,減輕經濟負擔安心產檢、生產。
花蓮縣原住民人口數為全台最多,逾9.3萬人,縣府衛生局爭取205萬元提供偏鄉產婦交通補助經費,過去只限於原住民產婦申請,今年起擴大提供秀林、萬榮和卓溪鄉3偏鄉所有孕產婦都可申請,孕婦產檢依距離可申請200元至1000元不等交通補助,讓偏鄉產婦減輕負擔、安心產檢、生產。
健保財務虧損問題多年未解,醫管專家洪子仁強調,「健康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呼籲3年後台灣醫療衛生支出應占GDP比率8%以上,否則健保總額不足,癌症治療無法跟上國際指引,許多標靶藥都要自費,未來恐重現30年前健保開辦前「因病而窮」情況。
澎湃新聞3日報導,近年來,湖南省出生人口急劇下降,2017年達到頂峰83.5萬,2023年快速降為37.37萬(機構活產數),降幅達55.25%,人口出生率持續下滑、新生兒數量減少,引起全省產科、兒科醫療資源發生系列變化。針對當前及未來部分產科兒科醫師過剩、面臨轉型換工作困境,將加強培訓和就業服務。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高,2022年為千分之2.8,高於OECD國家。為讓寶寶順利長大,健保署將「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新藥Curosurf納入給付,同時放寬Surfactant的用藥規定,呼吸困難的新生兒不必等到插管,就能使用藥物,預計9月上路,盼減少新生兒死亡憾事。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高,2022年為千分之2.8,高於OECD國家。為讓寶寶順利長大,健保署收載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新藥Curosurf,同時放寬Surfactant的給付規定用於未插管治療的新生兒,期盼及早用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9月上路。
據部分縣市「兒童死因回溯分析」(CDR)個案討論會議中發現,中止妊娠手術拿出來的新生兒有微弱心跳,原本過去大多不會開立出生證明書,但各縣市加碼生育津貼、獎勵,甚至高達6萬元以上,有家屬要求醫師開立出生證明書去辦理申請,領完津貼待嬰兒死亡後再開具死亡證明書,甚至還可再領取喪葬補助,因此造成我國嬰幼兒死亡數增加的「過度登錄」現象。
台灣嬰幼兒死亡率遠高於日、韓,學者認為和各縣市政府祭高生育補助有關。屏東縣府不否認可能是死亡率上升原因之一,盼中央訂定統一通報依據,避免有模糊地帶,衛福部表示,兩者是否相關需明確調查。新北市政府則表示,明年將再加碼,第一胎提高到3萬元。
藍委日前提案修《健保法》保障點值1點1元、1點0.95元,今進行首次黨團協商。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在會議一開始就坦言「有執行困難」,建議等新內閣上任再議。白委直言,保障點值已經擋不了,若補點值,醫界絕對會拚點數,衛福部有必要引進前瞻性支付方式。衛環委員會召委王育敏也認為,衛福部需在1個月內提出具體的構想,且新院長卓榮泰應表態。6月下旬,立院將召開最後一次黨團協商,若不滿意,就直接表決,是否保障點值,當日見真章。
為了挽救血汗醫療的悲歌,國民黨立委提出修法改善健保點值。國民黨立委3日齊聲於國是論壇痛罵。立委張嘉郡批,準總統賴清德選前亂開支票,選後被自己人打臉,不僅讓國人的醫療打折,也踐踏醫護的基本人權。立委陳菁徽表示,健保點值打折就是人民健康打折。「薛瑞元部長,怎麼沒看到你像嗆國民黨立委的方式嗆賴清德?」
新北市早產兒比例不斷攀升,目前新生兒早產比率約1成,新北市2019年推動關於早產兒的個案管理計畫,提供居家照護跟訪視,不過因該計畫是以新生兒出生體重為區分,僅有未滿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才被納入,但民代認為如此區分仍有漏洞,要求衛生局強化照顧機制。
剴剴虐童事件曝光後,已經面臨嚴重少子化的台灣社會,究竟是如何照養兒少?CTWANT記者調查,2023年新生兒13萬5571人,較前一年少3415人,再創新低,不幸的是,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竟連3年上升,2022年千分之2.8,創下15年來新高,兒虐致死案件年年發生。
新生兒死亡率與早產、低出生體重、先天遺傳疾病,或受母親妊娠期間併發症影響等有關,11家國際扶輪社有感於此,聯手申請到450萬元,購置並捐贈婦產科超音波、輸送型高階呼吸器及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給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盼提升大新竹區新生兒照護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