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上漲的搜尋結果,共1,308筆
台股今(11日)早盤一度大漲超過300點,但盤中漲勢收斂,尾盤翻黑,終場台股收在27784.95點,下跌84.56點,權值股台積電收在1465元,小跌10元,聯發科收在1240元,下跌10元,鴻海跌3元,收在246.5元。緯穎鎖在漲停價4720元,表現相當強勢,金控股10月營收長紅,吸引資金進駐,玻璃與塑膠族群也獲市場青睞,成為穩盤關鍵。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有解,刺激美股大漲,台積電ADR勁揚逾3%,台股今(11日)以28031.54點開出,隨後上漲超過300點,權值股台積電漲20元,觸及1495元,聯發科漲10元,觸及1260元,鴻海漲2元,觸及251.5元。
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自1日起開始實施。最新數據顯示,新政實施首周購物金額達5.0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逾3成。
新光產物(2850)前三季累計稅後淨利26.74億元,每股盈餘(EPS)8.46元,全面優於去年同期表現並刷新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依照前三季獲利情況,新產今年獲利以及每股盈餘都將續衝高。
美國科技股與AI族群再面臨賣壓,台積電ADR下跌1.50%,台股受到拖累,今(7日)以27818.54點開出,隨後下跌超過150點,權值股台積電挫低10元,觸及1455元,聯發科小跌5元,觸及1285元,鴻海同步走低1.5元,觸及246.5元,廣達也下跌超過1%。
美國10月ADP就業報告新增就業4.2萬人遠超於市場預期,帶動台美股市短線回檔後展開反彈,台股加權指數6日上漲182點收27,899點,台指期表現相對強勢,勁揚226點收28,034點,收復28K大關,正價差擴大至134.55點。
台股11月第一個交易日高檔震盪,而權值股中的聯電(2303)、台積電(2330)等晶圓雙雄則扮演撐盤要角,帶動大盤寫下收盤新高28,334點,法人表示,操作上可選擇績優中大型權值股及具業績題材的中小型股區間操作,聚焦於AI 概念股、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等。
散熱族群3日挾摩根士丹利證券持續力挺,看好散熱零組件設計內含價值提高,激勵散熱四強攜手走揚,其中,大摩最青睞奇鋐、富世達後市,2檔最新推測合理股價都是1,800元,有逾2成上檔空間可期,對雙鴻、建準投資評等雖為「中立」,仍同步調高推測合理股價。
台股10月交易進入最後一天,屢屢攻新高的台股拚單月漲點創歷史新高的關鍵一刻就在今(31)日。法人指出,統計至30日,10月單月漲點2,466點,已超越史上最大漲點2,430點,鑒於台積電盤後鉅額交易又來帶風向,最高均價衝至1,649.25元利多催化,31日台股收月線之際,挑戰史上最強單月勝算極大,也提前宣告台股締造了史上最輝煌的10月行情。
台股29日收盤成功站穩2萬8,推升台股ETF績效續揚,68檔原型台股ETF中,單日漲勢最強為主動群益台灣強棒ETF(00982A),單日上漲2.49%,展現出主動選股的強大優勢。富邦科技(0052)單日漲幅也達2.26%,主要是台積電續寫新高的貢獻。
致茂(2360)30日董事會將通過第三季財報。受惠第三季營收表現不俗,提前上演慶祝行情,29日以778元紅盤開出,盤中短多資金續搶,推升股價最高觸及806元歷史新高,終場雖以788元作收,單日漲幅6.2%,單日上漲46元,成交量放大至6,056張。
在美股主要指數以及輝達、美光等科技大廠股價相繼創新高下,加權指數盤中再次衝上歷史新高28,395點,29K不是夢。台股同步創新高的有20檔個股,包括日月光投控(3711)、京元電子(2449)、台積電(2330)、奇鋐(3017)、南亞科(2408)等,幾乎是輝達供應鏈的天下。
一改前一個交易日上漲的走勢,因聯準會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28日,歐洲主要的 STOXX 600指數開低走低,最後收在575.76點,小跌1.27點或0.2%。其中,公共事業類股逆漲1%,稀土相關的礦產類股也漲1%。
台塑、台化、台塑化9月底同步公告將申讓南亞科持股各2.5萬張,28日公告處分完畢,平均每股處分均價約98元,合計交易總金額逾74億元。
美國股市27日開盤上漲,因為市場對中美在本周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感到樂觀,預期這將成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期待已久會晤的重點成果。
台股上周創高之後陷入高檔震盪格局,於23日下跌116點至27,532點、跌幅0.42%,跌破5日均線但仍力守在10日線之上,而台塑化(6505)、大江(8436)等相對低基期的個股,則在23日帶量逆勢上漲,站於所有重要均線之上,出現轉強表現。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玉米期貨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並在一個月來的首次周度上漲,因擔心新收穫穀物銷售緩慢以及有關收成低於預期的報道支撐;小麥價格本周走強,近期跌至五年低點後的空頭回補和逢低買盤的支撐;大豆期貨創下一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因美國總統表示, 他相信北京將同意大豆貿易協議並將再次購買美國大豆,因此重燃了對中美貿易談判的樂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