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系車廠的搜尋結果,共98筆
廣華-KY(1338)10月合併營收為4.30億元,年減2.47%;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43.11億元,年增4.64%。廣華-KY表示,因十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10月單月營收較9月表現減緩,但在日系車廠、大陸自主品牌車廠的出貨保持良好動能,北美市場訂單需求恢復穩定,累計營收仍維持成長。
今年「日本移動展」上,從在地的豐田、日產、本田到中國比亞迪,都大秀肌肉。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的壓力,日系車廠有何突圍之道?
高科技材料與設備供應商華立企業,2025年第二季在關稅與匯率波動夾擊下仍繳出亮眼成績,單季營收創歷年同期次高,毛利刷新同期歷史新高,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皆優於去年同期。華立董事長張尊賢從全球供應鏈變局、AI材料爆發,到今年《SEMICON Taiwan》半導體展的最新布局,展現華立轉骨後的全新定位。
電源供應器廠環科(2413)耕耘毫米波雷達技術有成,董事長歐仁傑表示,環科哨兵雷達系統應用在汽車保全監控領域,被韓國汽車大廠現代起亞集團採用,將裝配在該集團的新車款。
電源供應器大廠環科,長期致力於毫米波雷達技術開發,已超過10年;如今,已深耕有成。環科董事長歐仁傑表示,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哨兵雷達系統,應用在汽車保全監控領域,被韓系車廠的現代/起亞汽車集團(HKMC)相中採用,將裝配在該集團於全球市場的新車款。
微星以自有品牌切入智慧充電樁商機,進軍家、商用領域有成,近兩季在台家用充電樁已拿下雙位數市占率,銷售業績超前達標。微星充電儲能事業部協理葉盈廷指出,9月起並將前進美國、加拿大市場銷售外,預計最快今年底、明年初於歐洲開賣。
汽車零件廠歷經第二季「關稅、匯率雙殺」重創,多家公司獲利遭壓縮甚至陷入虧損,不過隨外部利空逐步淡化,下游車廠拉貨力道自8月起明顯回溫,龍頭廠東陽(1319)已感受到訂單回穩;廣華-KY(1338)更點名北美Stellantis及日系車廠皆已恢復拉貨力道,並加速消化先前延宕訂單;堤維西(1522)則指出,美國新廠將於9月投產,全年仍將力拚成長。
立委關切台美關稅談判是否觸及開放美車進口零關稅項目?行政院副院長、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召集人鄭麗君25日表示,美車部分除關稅外,還有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美規車進口涉及相關安全、空汙標準等,都在談判範圍裡面,談判底定後,所有細節會向國會、社會完整說明。
榮惠-KY創董事長劉世璘自2007年創業以來,從PCB供應切入市場,發展成跨國化的電子零組件服務商。這位外界眼中善於布局日系客戶、靈活掌握供應鏈的企業家,有一句座右銘:「碰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他認為,企業經營從不是平緩之路,要勇於跨出第一步,在不確定的挑戰中找解答。
廣華-KY(1338)第二季合併營收12.30億元,年減7.59%;營業毛利為2.33億元,年減14.04%;營業淨損為0.63億元,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淨損1.64億元,較去年同期盈轉虧,每股虧損2.01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5.28億元,年增1.58%;營業損失0.61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損1.75億元,每股虧損2.13元,主要受新台幣兌人民幣以及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匯率短期波動影響,匯兌損失總計0.91億元。
氣立(4555)持續進行產品轉型升級,將研發重點聚焦在「半導體」、「醫療」與「智慧機器人」三大產業領域,結合其深耕多年的氣動技術基礎,加碼投入電控模組與感測器研發與應用。副總經理游伯勳指出,氣立新一代微量及大管徑的流量感測器已出貨給半導體及PCB廠,AI伺服器液冷系統用廠商則在測試中,至於機器人仿生手目前送樣中;另外,泰國子公司已完成廠區建置,今年第三季正式投產。
路透社週四(31日)報導,陸廣州市場監管局近日公告,日產汽車(Nissan)與東風汽車計劃在廣州設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日產將持有60%股權。這家新公司將專注於整車與汽車零件的出口,顯示日系車廠持續強化其全球市場佈局的決策。
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大限8月1日前夕,美韓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同意對韓國徵收15%關稅,比先前稅率低了10個百分點。對此,財經作家認為台灣拿個15%稅率也不是沒有機會。韓國為了避免現代與KIA在北美市場面對日系車廠競爭時處於劣勢,力拼比照日本,取得相同的15%關稅條件,以維持韓系車在美國市占與競爭力。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最近宣布,全面退出中國車用引擎製造業務,正式與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終止合資關係。三菱汽車表示,此舉是因應中國市場快速轉向純電動車(EV)需求的現實情況。而此情況,也象徵三菱汽車繼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後,徹底告別深耕40年的舞台。
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將向美國支付關稅稅率由25%調降至15%,對於輸美稅率下降,帶動日股汽車族群股價紛紛飆升超過10%。而主要供應本車零件的IKKA-KY(2250)早盤受到激勵,也攻上漲停價位。
日本面板廠JDI連續11年虧損,今年大動作縮編、關閉工廠,除了把生產集中在石川工廠之外,也規劃逐步把部分製造外包。外傳今年將把透明顯示屏交給群創(3481)旗下的啟耀光電生產,12吋、30吋透明顯示屏有望在今年量產出貨。
群創(3481)積極推動「More than Panel」轉型策略,子公司CarUX在上周四6月26日宣布,與瑞典投資機構EQT達成協議,將以1636億日圓(約新台幣337億元)收購成立逾87年的日本車用電子先驅Pioneer全部股權,預計2025年第4季完成收購。DIGITIMES認為,這項收購案背後,正好對應到群創三大核心策略 ,一是從面板供應商升級為Tier 1車用智慧座艙系統供應商;二是迅速打入日系車廠供應鏈;三是強化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布局,也加速CarUX達到在美國上市的目標。
新台幣今年來狂升,增加科技大廠海外購併的實力!群創子公司CarUX Holding Limited 26日宣布已與全球性投資機構EQT簽訂協議,將以股權價值1,636億日圓(約新台幣337億元)收購日商Pioneer Corporation 100%股權。Pioneer在車用音響、多媒體系統與人機介面(HMI)軟體開發領域具備全面性技術能力,並與日本及全球主要車廠維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對CarUX的成長策略具高度加值潛力。
群創(3481)子公司CarUX宣布已與全球性投資機構EQT簽訂正式協議,將以股權價值1636億日圓(約新台幣337億元)收購日商Pioneer 100%股權。群創董事長及CarUX董事長洪進揚表示,Pioneer在過去三年已從日本下市,由EQT所收購,不過公司內部已相當程度調整,體質健全,此次收購看準其帶來的價值,與雙方可產生的綜效,不只車用視覺,更提供聽覺享受,並可藉此鏈結歐美日車廠維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對CarUX的成長策略具高度加值潛力,對此併購為強強聯手合作。
江興鍛壓近幾年營運受大陸日系汽車廠及零組件業客戶燃油汽車銷售下滑所拖累,去年EPS僅0.01元,20日股東會通過每股超額配發現金股利0.2元。江興鍛積極打入大陸電動車供應鏈體系,爭取新訂單,今年營收及獲利力拚至少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