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片製造設備的搜尋結果,共397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北京將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不過傳出中國鬆綁措施只做半套,將排除稀土流入美軍供應商,同時間將加速批准向其他企業出口。
由於美國政府關門情況可能很快地就會結束,追蹤美指期的上漲,日經指數周一收在上漲超過1%。
美國目前在高端晶片曝光設備上高度依賴ASML,因缺乏本土可比技術。如今美國晶片產業可能迎來重大變革,新創公司Substrate決定進軍全球晶片曝光機市場。
貝思半導體(BE Semiconductor)在週四指出,隨著對AI資料中心相關應用的需求,推動了訂單成長,預計第四季銷售將較上一季有所成長。
連漲兩天的日經指數,22日因獲利回吐開低走低,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49,077.56點,下跌238.5點或0.48%。東證收在3,260.15點,上漲10.65點或0.33%。
受到日圓貶值的幫助,日本9月出口是過去5個月首次成長,雖然美國已在9月下調日本汽車輸美的關稅,但對美國的出口還是繼續走下坡。
大陸積極發展晶片業,有消息指出,大陸在使用荷蘭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DUV(深紫外光)曝光機時發生故障,陸方緊急致電該公司尋求維修協助。
歐洲股市周三收在上漲;此前由於LVMH集團大漲,帶動了奢侈品公司上揚,抵銷了有關全球經濟放緩,以及關稅損害企業健康的擔憂。
歐洲股市周三早盤穩健走高,主要是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的上揚,緩和了有關全球經濟放緩,以及關稅損害企業健康的擔憂。
全球最大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在周三提出警告,稱儘管第三季新訂單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但是預計,來自中國的需求到明年將大幅下滑。
「習川會」將於月底韓國APEC峰會舉行,正當市場期待兩國達成協議之際,近日雙方卻密集提出制裁行動,創造談判籌碼。尤其中國強力升級稀土管控,被解讀「是在經濟層面上等同核戰」、希望以「勒索戰術」推對動貿易談判。中美戰火陡然升溫,也為市場埋下更多不確定性,中方的強硬態度,或使雙方談判更趨複雜。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兩項關於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的公告,引發外媒熱議。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的新限制措施類似於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出口管制體系,這正是美國用來阻止第三國向中國出口半導體相關產品的規則。
中國在「習川會」前夕,大打稀土牌。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將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稀土加工技術的限制,並規定14奈米以下製程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出口申請須審批。中方此舉是在美國國會議員呼籲加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禁令之後,外界擔憂中美貿易戰可能再度升溫。
中國周四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加工技術的限制,並明確表示,有意限制對海外國防及半導體用戶的出口。
扭轉前一日AI股遭到拋售的低迷表現,周三(10月8日)標普500和那指再創盤中與收盤新高,華爾街對政府停擺進入第8天仍淡然處之,對聯準會發布的9月會議記錄也反應不大。輝達漲逾2%,執行長黃仁勳稱今年對運算的需求大增,尤其是過去六個月。其先進晶片供應商台積電ADR大漲3.6%,其同業超微飆升逾11%,費半再創歷史新高。
美國近年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但仍有漏洞。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公布最新調查報告,點名三家中國晶片商,疑似利用日本與荷蘭的規定與美國不一致,暗助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公司,獲得高階晶片製造設備。報告呼籲華府應與盟國加強合作,進一步擴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
美國國會一份跨黨派報告揭露,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存在重大漏洞,使中國企業在2023年仍成功購買近400億美元的高端晶片製造設備,報告特別點名三家中國企業被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報告警告,若不補漏洞,中國將迅速縮小與西方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差距,對全球技術競爭與民主價值構成長遠挑戰。
周三(10月8日)歐股盤初小漲,銀行股與能源股上漲帶來提振,但BMW下修財測和美國要求收緊出口管制引爆汽車股與科技股賣壓,使大盤漲幅受抑。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在調查發現,中國晶片製造商去年竟還能採購高達380億美元的先進設備,國會議員因此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對銷往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擴大管制,包括將那些可以實現「中國製」設備的零組件納入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