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保署台東分署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漫遊知森」與「台東慢食節」兩大品牌活動今年首度合作,今(4)日在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盛大開幕,活動為期2天,結合森林療癒、慢食文化與食農體驗,並推出以植物萃取香氣的「氣味專車」接駁,車廂瀰漫自然芬芳,讓遊客彷佛置身移動森林。
台東新武呂溪上游出現大量土石覆蓋河道的異狀,林保署台東分署取得空拍影像後指出,該河道有局部壅高、變窄及迴水現象,但無阻斷狀況,溪水仍持續流出,並無形成堰塞湖,將持續觀察監測。
4名民眾日前在浸水營古道台東端約14.5公里、海拔約119公尺處目擊1隻年幼黑熊奔跑,同時聽到母熊吼叫聲,因情況突然來不及拍照。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表示,這是目前台灣黑熊出現在台東最南、海拔最低紀錄。
近年來,台灣黑熊通報次數趨增,為減少誤捕風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積極推廣使用改良式獵具,並與鄉村部落的百貨公司「柑仔店」合作,設立「保育柑仔店」,作為獵具換領據點,同時兼具生態保育宣導與通報中心功能。
一般生活於海拔300公尺以上山區台灣野山羊,近日出沒在海拔僅75公尺的台東市鯉魚山,林保署台東分署接獲通報,今(21)日上午派員前往鑑定。
林業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自2018年起推動「1人1公斤」活動,邀集山友揹土石補修嘉明湖國家步道。活動推行6年多之際,迎來第6萬6666人次參與,幸運兒是一名女山友,獲贈台灣黑熊布偶。
颱風山陀兒過後,台東縣卑南鄉杉原灣富山護漁區被大量漂流木覆蓋,護漁區被迫關閉,僅開放步道。因當地屬生態敏感區無法用重機具清除,只能仰賴人力清除,囿於台東縣府經費限制,已透過漂流木處理平台請求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協助。
嘉明湖步道十多年來常有山難傳出,僅江姓女山友於向陽山和黑水塘路段失蹤長達16年仍未尋獲,高雄六龜飛鷹大隊27日受其家屬委託入山搜尋。林保署台東分署表示,將協助27至29日相關搜救工作。
台東縣池上鄉因伯朗大道和金城武樹聲名大噪,每年遊客量突破百萬人次,位於海岸山脈山腳下的富興社區卻是生態淨土,人為干擾少,孕育包括藍腹鷴、食蟹獴、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及原生種植物,文獻卻從未有過紀錄,僅能憑當地長輩口述輾轉得知,社區因此發起山區水田生態調查,驚喜得見不少「傳說」中的動物,而生態調查工作如今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也讓富興社區搖身成為生態守護村。
自己的步道自己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與台東社區大學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合作,於都蘭山步道舉辦「步道學入門課」實作體驗,帶領近40名熱愛自然步道民眾就地取材、徒手建造,完成橫向排水、砌石及土木階梯。
台東知本溪為國土綠網關注溪流之一,近日疑遭農用灌溉工程截水,造成下游斷流乾涸,大量魚蝦蟹類曝晒致死,屍橫遍野、屍臭瀰漫。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獲悉消息後立即通報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釣友感嘆,知本溪生態悲歌重演。
台東知本溪近日驚見魚蝦蟹類屍橫遍野,瀰漫腐爛屍臭味,疑為農用灌溉工程截斷水路所致,農水署台東管理處知本工作站喊冤,灌溉取水保留生態激流量,釣友感嘆,知本溪流悲歌相隔數年再度上演。
台東縣卑南鄉郊利嘉林道是台灣黑熊出沒熱點,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近日接獲林道施工廠商及社區通報,設置於該地的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台灣黑熊母子三口溜達的畫面,熊寶寶活潑好動,靈活攀山壁,也提醒民眾遵守人熊相遇的守則。
坐落於台東縣海端鄉嘉明湖國家步道的「向陽名樹」玉山圓柏,樹齡近900多年,是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樹木,因生長不易,特地設置圍籬避免登山客接近踩踏,卻有山友擅闖圍籬拍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表示,目前無相關罰則,但提醒民眾勿踩踏圓柏根部及周圍土壤,以免影響生長及健康。
台東縣綠島鄉南寮村通往氣象站的產業道路,今下午發生雜草火警,台東縣消防局綠島分隊出動滅火,由於強風助長火勢延燒,林業及保育署台東分署已申請空勤支援,執行灑水控制。
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里是縱谷稻米產地,近年推動友善耕種,25日首次記錄到保育類長鬃山羊農田裡奔跑,在低海拔相當罕見。林保署台東分署表示,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持續監測,而這筆長鬃山羊紀錄是否為個案,仍需要長期的資料累積。
近年台灣黑熊頻繁出沒台東山區,今年初成軍的永康部落黑熊棲地巡守隊,20日執勤時聽見動物哀號,循聲前往查看發現受困套索的成年台灣黑熊,隨即通報救援,經連日搶救,24日仍傷重不治,林保署台東分署呼籲,民眾應更換使用改良式獵具。
今年初成軍的台東縣延平鄉永康部落黑熊棲地巡守隊,日前於永康產業道路旁海拔760公尺的林地,發現台灣黑熊受困套索,通報林保署台東分署救援,昨日因敗血症引發器官衰竭不治。隊長王宇凡表示,未來將擴大巡查範圍並移除不明獵具。
台東縣林地覆蓋率達全縣面積81%,為全台之首,且連續10年是空氣品質最好的縣市,一起集點樹植樹月活動16日在森林公園登場,眾人合力種下原生種苗木,落實減碳,讓台東成為「森林之都」。
嘉明湖被譽為「天使的眼淚」,沿途高山生態景觀豐富多變,吸引野生動物棲息。近日,兩隻外型如穿戴黃領巾的黃喉貂現蹤,化身「可愛小偷」,趁山友輕裝登山時,溜進裝備暫置區「行竊」,山友即時撞見驅趕,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呼籲應妥善保存食物、勿將背包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