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柯文哲延押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本專欄上周刊出〈柯陳對比 司法獨立遭遇生態腫瘤〉後,陸續接到3個臉書社團管理員告知,臉書要求他們封鎖該篇文章。然後就接到臉書通知:「你的帳號違反《社群守則》中有關危險人物和組織的規則。」「如果我們發現你違反我們的《社群守則》,你的帳號將永久停用,而且你將無法再次提出申訴。」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及京華城案,羈押1年,台北地院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主任翟本喬透露,柯文哲在羈押看守所期間,給了他接觸社會底層的機會,讓他想起立法院長韓國瑜的「莫忘世上苦人多」。有網友表示,「期待阿北和韓國瑜相見」、「阿伯加油!莫忘世上苦人多!」
大罷免全軍覆沒後,綠營政治壓力陡增。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8日指出,民進黨若想在政治上「舒壓解套」,甚至為2026、2028鋪路,不排除在9月柯文哲延押庭時,選擇「政治性釋放」柯文哲,以此修補與民眾黨之間已近決裂的關係。
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本月1日在京華城案開庭前,愛妻謝夏蕎返回高雄住處墜樓亡,今(15)日在高雄市立殯儀館舉行告別式,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前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等高層,以及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立委柯志恩等人皆到場致意,現場雖掛上「微笑送別」、「此生了無遺」等詩句,但突然下起一陣雨勢仍讓上百名與會親友鼻酸。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自去年9月被羈押禁見至今,台北地院將在15日召開延押庭,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4日感嘆,雖然早已沒有關押柯文哲的理由與必要,但從迄今檢察官不斷自打臉、法官忙救援的「審檢聯手」來看,很難樂觀。對此,柯妻陳佩琪表達「心情盪到谷底」,並質疑柯文哲跟司法人員有什麼仇,「不好你們的親人曾受葉克膜的救治,自己未來也可能需要用到葉克膜也說不定」。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裁定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等人,6月2日起延長羈押禁見2月,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因被自訴誣告案到台灣高等法院出庭,被問到柯文哲又延押一事,高沒有回應,快步走進法院。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裁定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柯的大帳房李文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4人,6月2日起延長羈押禁見2月,引發批評與非議,承審的法官們特地公開裁定書,並用粗黑字體強調「被告是否成立犯罪,屬本案實體應予判斷問題,與法院是否羈押被告並無必然關係」,意思指柯文哲等人有沒有罪與羈押沒有必然關係。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弊案被收押禁見,日前出庭時傳出有血尿的情況€不過,台北地方法院今(28日)裁定,柯文哲等4人延押兩個月。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下午則於臉書哀傷寫道,「若我先走了, 千萬不要通知他, 讓他平靜地在獄中走吧!」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4人因京華城案遭羈押至今7個月,台北地院28日認定柯等人又羈押原因跟必要,裁定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均4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沈慶京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駁回。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4人因京華城案遭起訴,歷經「三度三關」,2025年1月2日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確定,台北地院裁定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李文宗均4月2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難不成是打算一直關柯文哲,關到生命安全出現嚴重問題?希望一天到晚把人權法治掛在嘴上的賴清德政府,不要為了追殺政敵而殺紅了眼,連基本人權都不顧。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禁見,傳他在北所內持續血尿,且疼痛難當伴隨嘔吐現象,經判斷恐為急性腎損傷,其妻子陳佩琪將提出申請柯文哲保外就醫。前立委郭正亮表示,柯文哲要保外就醫「不太可能」;他甚至認為,柯文哲延押的機率仍非常高。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自去年9月遭羈押至今。20日台北地院首次提解柯文哲出庭,柯文哲傍晚於準備庭上針對檢方所提出的證據一一進行反駁,強調自己絕無不法,直指北檢林俊言檢察官以威脅、霸凌的方式對待他,而稍早晚間11時許柯文哲延押庭結束,陳佩琪攙扶柯媽離開北院,柯媽沿路微笑對著支持者表示,「謝謝大家」。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遭起訴後兩度交保,北檢不服兩度抗告,台北地院2日晚第三次開庭,裁定柯文哲在內等4人羈押禁見。對此,前副總統呂秀蓮指出,檢方辦案與媒體配合非常詭異,法務部應該對社會交代;而她看到起訴書中「傅冬菊計畫」,想起柯曾透露「很崇拜毛澤東」,而北檢抗告再抗告的舉動也讓她感覺很不尋常,事態複雜,恐怕事關國安,呼籲大家冷靜觀察、檢方也要認真調查。
台北地檢署不服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獲交保裁定,抗告成功後,台北地院2日裁定柯文哲羈押。依據北檢起訴書指出,檢察官提訊在押的柯文哲,曾訊問其行動硬碟EXCEL檔「工作簿」內容,柯不否認是「金主」捐款,至於可疑的「小沈1500沈慶京」文字,柯僅含糊回答那是「『金主』自行去處理捐贈 」,未承認是賄款。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朝野政黨衝突不斷,台灣民意基金會19日公布民調,對於朝野衝突對立的責任歸屬,有46.8%認為民進黨應負較大責任,27.9%認為是國民黨與民眾黨。對此,前立委郭正亮20日就表示,「這次有一個民調最值得注意,就是朝野衝突誰最該負責?結果現在有42.6%認為民進黨該負責,國民黨只有27.9%,賴清德還沒有任何一個部長可以幫他得分,他的問題真的是滿嚴重的」,引發討論。
台灣民意金基金會昨(19)日公布民調,42.8%贊同總統賴清德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若和上個月相比,大幅下滑5.8個百分點。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列出10月中到11月中發生的4件大事,並強調不論是立院的對抗或是民眾生活的不滿,最後都要算到「執政黨」及「賴總統」頭上。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13日上午再提訊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調查,柯文哲下囚車時,被媒體發現他突然改變造型,以剃光頭現身,令媒體驚訝不己,不知柯是否是為了不滿北檢聲請延押,而以光頭形象進行抗議。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7日2度遭檢方以證人身分約談,她9日、昨(10)日分別在臉書公布部分偵查內容和夫妻倆10年來的收入,然而,律師黃帝穎點出,陳的行為有3大法律風險,可能會成為柯被繼續延長羈押的事由。
據鏡檢報導,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延押,法官並在裁定書批評柯文哲「顯露君臨天下、睥睨一切、無視人間律法、凌駕法律之上態度」。今天的司法還能對人民做思想審查,讓人害怕。
據鏡檢報導,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延押,法官並在裁定書批評柯文哲「顯露君臨天下、睥睨一切、無視人間律法、凌駕法律之上態度」。今天的司法還能對人民做思想審查,讓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