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業外收益的搜尋結果,共721筆
中美晶(5483)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獲利回升至10.48億元、每股盈餘1.71元,為近1年高,惟前三季稅後淨利25.01億元、每股盈餘4.07元,為近6年同期低。今(10)日股價開低走低、挫跌7.83%至106元,早盤跌幅逾6.5%,表現遜於大盤。
敦泰(3545)第三季受惠於大陸中高階智慧型手機品牌新機發表及第四季促銷備貨需求,單季觸控產品出貨量持續成長。在非手機產品線方面,包括車用、平板及工控等應用領域,隨新專案陸續導入,出貨量同步提升,帶動整體出貨量較上季成長近一成。
宏全(9939)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本業表現亮麗,加上新台幣匯率回穩,營收獲利均創歷史單季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28.99億元、年增4.7%,營業利益31.46億元、年增4.1%,稅後純益22.47億元、年減9.29%,EPS為7.6元。
華新(1605)及宏泰(1612)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第三季、前三季全獲利。華新第三季業外收益給力,彌補不銹鋼事業虧損,第三季EPS由去年同期0.09元倍增至0.23元;前三季EPS為0.52元。海纜廠預計明年試量產,花1年時間認證,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投產。
自動化及機器人解決方案和椿科技(6215)第三季合併營收7.05億元,季增16.97%、年增50.71%,稅後純益0.52億元,年增23.64%,每股稅後純益(EPS)0.63元,創近三年同期新高,前三季營收17.94億元,年增62.54%,稅後純益1.05億元。
宏全(9939)7日公布今年前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28.99億元,年增4.7%,營業利益31.46億元,年增4.1%,稅後純益為22.47億元,年減9.29%,每股稅後純益(EPS)為7.6元,低於去年同期的8.61元。
美系外資針對網通股王智邦(2345)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智邦2026年仍將延續成長動能,主因包括800G交換器升級潮、新客戶導入,以及次世代AI加速模組出貨放量,維持「加碼」(Overweight)評等,目標價1430元。
程泰(1583)、高鋒(4510)及百德(4563)三家工具機廠6日公告第三季財報,程泰及百德第三季轉虧為盈,高鋒則仍虧損。其中,程泰憑藉未實現金融評價利益及匯兌利益等超過4億元業外收益挹注,EPS為2.93元。
華擎(3515)受惠旗下伺服器事業動能彈升,尤高單價AI產品帶來明顯業務挹注,其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不僅以341.25億元、年增107.5%創高,稅後純益13.9億元、年增幅逾58%,推升其每股稅後純益(EPS)11.25元亦創高,並超越過去三年的全年度營運表現。
自動檢測設備廠德律(3030)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稅後淨利躍升至6.93億元、每股盈餘2.93元,雙創歷史次高,前三季稅後淨利17.92億元、每股盈餘7.59元,續創同期新高,今(6)日股價在買盤敲進下開低走高,早盤挫跌3.31%後翻紅勁揚4.64%。
電子驗證分析廠宜特(3289)董事會決議2025年首季配息約1.03元,今(6)日以110元參考價除息交易,開盤即以小漲0.91%的111元完成填息,惟隨後在賣壓出籠影響翻黑,走跌1.82%至108元,表現開高走低。三大法人本周迄今小幅買超57張。
教育集團卓越成功(2496)公告2025年前三季營收6.38億元、年增3.81%,稅後純益8,321萬元、每股盈餘4.36元;10月營收0.78億元、年增4.88%。卓越成功董事長曾淑鈴表示,國內展校與海外布局同步推進,營運動能增強,2026年將啟動雙引擎追求成長。
卓越成功(2496)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2.34億元、年增3%,稅後淨利0.4億元,年增1%,每股盈餘2.09元;累計前三季營收6.38億元,稅後淨利0.83億元,每股盈餘4.36元。董事長曾淑鈴表示,隨著國內展校與海外布局同步推進,營運動能持續增強,2026年將邁入雙引擎成長的新階段。
美系外資針對股王信驊(5274)出具最新研究報告,看好公司訂單動能可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並於明年上半年加速成長。其中一家外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000元;另一家則給予「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
雄獅旅行社(2731)第三季合併營收74.08億元,年減7.58%、季減5.6%,在業外收益助攻下,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48億元、年增436.66%,每股稅後純益(EPS)4.8元;累計前三季營收224.01億元、年增3.94%,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2.42億元、年增76.6%,EPS為13.31元,寫上市以來最佳。
旅遊業者雄獅(2731)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74.07億元,季減5.6%、年減7.58%,但營業利益創4.67億元新高,季增3.32%、年增達2.12倍。配合業外收益倍增助攻,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47億元,季增21.61%、年增達近4.37倍,每股盈餘4.8元,雙創歷史次高。
亞崴(1530)第三季靠著匯兌收益及出售宇隆股票獲利等業外收益挹注,轉虧為盈,EPS回升至1.26元,累計前三季每股仍虧損2.81元。亞崴指出,目前在手訂單10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一季,第四季努力至少損益兩平。
信錦公告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21.67億元,季增0.6%,年減12.2%;業外收益挹注下,稅後純益1.57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09元。
華研(8446)第三季合併營收2.48億元、營業利益1.13億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1.22億元,分別年減33%、32.1%、36.6%,每股盈餘2.31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7.68億元,年減25.3%,營業利益3.35億元,年減26.7%,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4.56億元,年減10.5%,每股盈餘8.61元。
立法院預算中心針對經濟部單位預算進行評估報告,點出投資民營事業所配發的股息、紅利逐年減少,今年實配數未達目標預算6成,還有部分轉投資事業已經連續2年虧損,應加強監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