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殖民統治的搜尋結果,共228筆
1975年11月6日,在西班牙決定讓其在西北非的殖民地「西撒哈拉」(簡稱西撒)獨立前,摩洛哥宣稱歷史上是其固有領土,因而鼓動30多萬人民跨過邊界進入西撒,由於有伊斯蘭宗教色彩,謂之「綠色長征」(Green March)。
星期一,印尼政府在宣布第二任總統、政治強人蘇哈托(Suharto)為國家英雄,表彰他帶領印尼走向正確的國家發展道路。但是蘇哈托是個極為爭議的人物,人權組織強烈抗議,他們表示,此舉掩蓋蘇哈托執政32年期間,侵犯人權、家族腐敗等政治黑暗面。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公開喊「我是中國人」,大陸資深涉台學者巫永平3日表示,這不是孤立的個人表態,而是反映出「台灣社會整體民意的變化」,代表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新契機。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3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上午分組討論主題為「台灣的抗日運動」,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在發言與會後受訪時強調,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必須結合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糾正西方與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錯誤敘事。他指出,台灣部分人士對日本殖民統治懷有「戀殖心態」,這種心理扭曲「舉世罕見、極為病態」,必須正本清源、搶救真實歷史記憶,讓歷史回到真相的軌道上。
日本自民黨黨魁高市早苗本月21日成為第104任新首相以來,遲遲未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賀電,中日關係分析人士極為關注。習近平與高市早苗今藉著參與APEC的場合舉行雙邊峰會,習在兩人首度會晤過程提及1995年「村山談話」,盼日方「反省侵略史」,並呼籲高市政府恪守《中日聯合公報》等文件,尤其是「歷史與台灣等重要原則議題」,切莫動搖中日關係基礎。高市表示,日方遵守建交公報立場,台海兩岸關係良好非常重要。
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雙館長的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共同策展,彙集來自全球37個城市、72位藝術家的作品約150件,包含34件全新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涵蓋繪畫、雕塑、錄像、攝影和表演等。
光復80周年,不只是台灣的大事,更是中華民族的盛事。先師台大教授許介鱗生前提及,光復之初十餘歲的他已經學會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抗日名曲,因為「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句歌詞,道盡日據時期台灣人的心聲。他的證言說明了台灣光復之於兩岸的重大意義,不只是殖民統治如同一陣風消逝,民族屈辱亦得以湔雪。
光復80周年,不只是台灣的大事,更是中華民族的盛事。先師台大教授許介鱗生前提及,光復之初十餘歲的他,已經學會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抗日名曲,因為「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句歌詞,道盡日據時期無數台灣人的心聲。他的這段證言,完全說明了台灣光復之於兩岸的重大意義,不只是殖民統治如同一陣風消逝,民族屈辱亦得以湔雪。
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您過得如何?
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您過得如何?
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今天(25日)下午在北京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展覽以豐富史料與珍貴文物,全景式呈現台灣同胞在日本殖民統治下長達半個世紀的英勇抗爭歷程,彰顯台灣同胞堅定的民族意識與血脈連結。
今天是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前總統馬英九表示,中華民族對抗日本侵略勝利。兩岸的中國人都必須記取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帶給我們的歷史教訓。
25日是台灣光復80周年紀念日。80年前的這天,上午10時正,日本末代總督安藤利吉大將率領諫山春樹參謀等人,身著軍服,走入中山堂會場,向受降官敬禮。他沒戴軍帽,沒有佩刀,站在台下,低頭垂首。許多人想起他以前跋扈飛揚、殘暴殺戮的模樣,不禁感慨萬千。
將屆台灣光復80周年,網路熱議民進黨現任發言人吳崢的祖父,竟是黃埔六期,轉戰淞滬戰場,指揮袍澤拿著手榴彈拚殺日軍坦克的吳俊將軍,到了孫兒吳崢口中,沒有抗戰勝利,只剩得終戰兩字,台灣光復更不能提。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7日在大分市的醫院因衰老去世,享嵩壽101歲。1995年,時任首相村山在戰後50年之際發表正式談話,對過去殖民統治和侵略行為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後稱為《村山談話》,在日本憲政史上留下重要一頁。
「光耀中華‧民族復興——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書畫展」17日上午在北京台灣會館開幕,展覽由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台灣光復紀念協會與中國旺旺集團共同主辦,北京市台聯與北京市黃埔同學會協辦。活動旨在以書畫藝術重溫歷史、弘揚抗戰精神,並傳遞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情感。
近年來,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台獨」,逐步走向全面的「去中化」,不但修訂課綱、改寫台灣史,進一步顛覆整體的國族認同,同時還質疑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正當性,並拒斥國際正義聯盟抗擊德義日法西斯同盟的基本理念。這是意識形態的倒退與歷史認知的逆轉,也是對自由民主價值的根本否定!
近年來,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台獨」,逐步走向全面的「去中化」,不但修訂課綱、改寫台灣史,進一步顛覆整體的國族認同,同時還質疑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正當性,並拒斥國際正義聯盟抗擊德義日法西斯同盟的基本理念。這是意識形態的倒退與歷史認知的逆轉,也是對自由民主價值的根本否定!
基隆市暖暖區曾是北台灣早期貿易重鎮之一,在暖暖老街旁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安德宮是當地宗教信仰中心,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前往安德宮參拜,分享廟埕內的石板路、石獅子及從大陸江西景德鎮跨海運來的香爐,皆是清代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此外,宮內天花板橫梁有1尊「長得像洋人卻穿著漢服」的雕像,即是先民遭荷蘭人殖民統治透過雕像「無言的抗議」,展現出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