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民主制度的搜尋結果,共987

  • 柏林自由會議演說 蔡英文:面對威權挑戰 韌性是民主存續關鍵

    柏林自由會議演說 蔡英文:面對威權挑戰 韌性是民主存續關鍵

    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後三度啟動訪歐行程,10日應邀到德國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蔡英文強調,威權政體在歐洲與亞洲使用的手段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而今天是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第一線,明天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台灣準備好與全世界分享經驗,來捍衛民主與區域和平穩定。

  •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海納百川》藍色晨光或紅色餘燼:一場美國民主的試煉(方述斌)

    海納百川》藍色晨光或紅色餘燼:一場美國民主的試煉(方述斌)

    在一個被視為2026年美國期中選舉前哨戰的政治時刻,選票的歸向訴說的不僅是政黨間的勝負,更是對權力與民意關係的一次集體省思。當民主黨在紐約市、新澤西與維吉尼亞二州取得全面勝利,當進步派的穆斯林市長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與兩位中間派女州長薛瑞爾(Mikie Sherrill)與史班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先後登上舞台,美國政壇似乎迎來了久違的藍色浪潮。然而,在慶賀聲中,理性的觀察者仍應警覺,這場勝利,究竟只是一時性的政治亢奮劑,抑或是民主黨真正走出陰霾的開端?

  • 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 陸強烈憤慨

    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 陸強烈憤慨

     突破大陸封鎖,副總統蕭美琴快閃歐洲行,當地時間7日下午赴比利時,出席由「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借歐洲議會場地舉辦的年度大會並發表演說,蕭美琴在會中強調台海和平對全球穩定與經濟延續至關重要,呼籲國際社會共同表態,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以維護穩定的印太地區和更安全的世界。這也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

  • 紐國議員參與我國慶晚會  遭陸大使警告  駐紐代表歐江安回擊

    紐國議員參與我國慶晚會 遭陸大使警告 駐紐代表歐江安回擊

    多家外媒日前披露,中國駐紐大使王小龍刻意致函給參與我國駐紐代表處國慶酒會的11位國會議員,警告違反「一中原則」、將損及紐中關係。對此,紐國外長彼德斯則怒斥中方對民主毫無概念,犯下不該犯的錯誤;我國駐紐代表歐江安也回應,這是中國以威迫式外交,長期對紐國自由民主的不當干預。相關立場也獲得多位政壇人士認同。

  • 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川習會未談及台灣問題,川普會前透露,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習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流露對台灣命運的輕意。明年4月川普將訪中,之後習近平可能回訪,美中互動勢必觸及台灣問題。

  • 旺報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旺報社評》軍備不能護國 中華文化才能

     川習會未談及台灣問題,川普會前透露,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習可能想問一下,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這句話聽來輕描淡寫,卻流露對台灣命運的輕意。明年4月川普將訪中,之後習近平可能回訪,美中互動勢必觸及台灣問題。

  • 美輕忽太平洋島國 恐倒向大陸

    美輕忽太平洋島國 恐倒向大陸

     近年印太地區安全成為關注焦點。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3日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隨著陸美競爭加劇,太平洋島國正成為地緣政治的新戰場,當地民主制度與主權正面臨被外部勢力侵蝕的風險。他警告,若美國不採取更尊重在地的合作模式,島國就會失去平衡,最終走向陸美對抗的前緣。

  • 紐松的總統夢與加州50號提案

    紐松的總統夢與加州50號提案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燈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長紐松( Gavin Newsom )身上。這位被視為民主黨「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來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場考驗,11月4日表決的加州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

  • 鄭麗文:要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 開創百年和平基業

    鄭麗文:要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 開創百年和平基業

    國民黨主席上任鄭麗文正式上任,並於3日在首場中評會上發表談話。鄭說,國民黨歷經百年風雨,從革命建國到抗戰勝利,再到台灣的民主轉型與經濟奇蹟,無一不是在最艱困時刻寫下的歷史篇章,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證明給全世界看,兩岸可以用智慧與決心,終結兩岸自相殘殺的悲劇,開創百年和平的基業。」

  • 淺談政黨民主的未來

    淺談政黨民主的未來

     一場主席改選,給一個死氣沉沉的百年大黨帶來難得的生氣。沒有黨產包袱,也沒有派系糾葛,很多人都對它的重新出發抱有一定期待,我當然也非常樂意給予祝福,尤其目前處於主要競爭關係的,是一個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數決原則」的政黨。

  • 海納百川》紐松的總統夢與加州50號提案(方述斌)

    海納百川》紐松的總統夢與加州50號提案(方述斌)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燈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長紐松( Gavin Newsom )身上。這位被視為民主黨「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來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場考驗,11月4日表決的加州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

  • 奔騰思潮》淺談政黨民主的未來(蘇永欽)

    奔騰思潮》淺談政黨民主的未來(蘇永欽)

    一場主席改選,給一個死氣沉沉的百年大黨帶來難得的生氣。沒有黨產包袱,也沒有派系糾葛,很多人都對它的重新出發抱有一定期待,我當然也非常樂意給予祝福,尤其目前處於主要競爭關係的,是一個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數決原則」的政黨。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國的政黨制度拉回民主憲政的常軌,應該是大家都樂見的發展。這裡我只想藉著政黨問題受到關注的時候,簡單談談可能仍被忽略卻關乎民主政治未來的問題。

  • 台灣VS北卡聯手  賴清德:生醫、電動車、AI深化合作創雙贏

    台灣VS北卡聯手 賴清德:生醫、電動車、AI深化合作創雙贏

    總統賴清德昨(31)日下午接見「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州長史坦(Josh Stein)訪問團」,期盼未來雙方強強聯手,持續在經貿關係、生技醫療、電動車、人工智慧等領域合作,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達成互利雙贏的成果。

  • 歐巴馬重返戰場?私下部署「反川普行動」內幕曝

    歐巴馬重返戰場?私下部署「反川普行動」內幕曝

    八年離開白宮後,曾以「希望與改變」打動美國的歐巴馬(Barack Obama),如今正被迫重返政治戰場。川普(Donald Trump)重掌權力、民主制度受威脅,讓這位前總統不再確信,美國仍能如他當年所信的那樣「撐過去」。

  • 鄭麗文:兩岸和平 藍扮最關鍵角色

    鄭麗文:兩岸和平 藍扮最關鍵角色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將於今(1)日走馬上任,她在《德國之聲》的專訪中,話題圍繞兩岸、國際局勢。鄭麗文強調,相信兩岸所有矛盾歧見可透過和平方式化解,而國民黨要負起最關鍵角色。鄭麗文也表態,沒有放棄武力保衛台灣的決心,但反對增加國防預算到GDP的5%,「軍備競賽不是帶來和平的智慧之路。」

  • 鄭麗文稱普丁非獨裁者   陳冠廷批:與國際共識背離

    鄭麗文稱普丁非獨裁者 陳冠廷批:與國際共識背離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將於明日走馬上任,沒想到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其中竟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不是獨裁者」,為其辯護稱「這樣子的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也太不公平」;身兼烏克蘭國會議員友好協會長的綠委陳冠廷則直呼,「以民主之名行威權之實」的統治手法,早已被國際社會一致認定為獨裁體制的典型案例。

  • 世界新棋局與台灣命運

    世界新棋局與台灣命運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這場峰會表面上談的是關稅、貿易與地緣安全,實際上卻是美中兩強重新測試彼此底線的關鍵時刻。而在這場角力中,台灣既是觀察者,也是被牽動最深的一方。

  • 林佳龍發文挺林岱樺 陳其邁說話了

    林佳龍發文挺林岱樺 陳其邁說話了

    外交部長林佳龍以正國會領導人身分,29日在臉書發文公開力挺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強調林深耕基層、勤政愛民,「不貪不取」,呼籲高雄鄉親「為林岱樺加油、為高雄加油」,引發黨內關注。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受訪時表示,黨內尊重民主制度,幾位候選人的表現都很有風度,初選機制與中央選對會的協調安排都應受到尊重。

  • 美國貧富差距失控!華爾街大咖揭隱憂:頂尖1%成救命稻草

    美國貧富差距失控!華爾街大咖揭隱憂:頂尖1%成救命稻草

    億萬富豪、橋水基金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近日於沙烏地阿拉伯《財富全球論壇》上指出,美國正面臨嚴重的結構性危機,核心問題在於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導致經濟與政治體系逐漸失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