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電需求的搜尋結果,共11筆
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但在氣候變遷情況下,要如何因應其大量用電、用電,也成為挑戰,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20日發布報告顯示,半導體製程運轉不停歇,晚上需大量用電,然2025年至2027年間,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可能偶爾會出現略低於6%的情況,呼籲強化輸電韌性,並將極端氣候納入事前評估,才能確保產業用電安全,並鼓勵業者積極投入綠能建置、自發自用等。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在10日公布第4季營收,並在16日舉行法說會,市場普遍看好第4季營收超越預期的8520億元,且毛利率上看58%,主要是3、5奈米先進製程的需求強勁,且法人更看好台積電2025年第1季營收將繳出歷年最旺成績單。
台灣面臨缺電危機,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說,該公司已持續和政府密切溝通,並獲得政府的協助承諾,會獲得足夠的水電、土地協助。
台積電17日舉行法說會,法人提到美國科技大廠開始投入大型核電廠,以維持資料中心的用電,問到2奈米節點的用電量將大增,台積電如何應對,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相信政府會滿足水電需求的保證。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4年5月23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濟發展局與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桃園的機會與準備」專題報告後表示,桃園是大矽谷計畫的重要關鍵,市府在土地規劃、環保治理、產業升級和教育合作方面,皆必須有具體措施,並指示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組成桃竹苗大矽谷專案推動小組,整合相關局處資源推動本計畫,盼與中央維持良性正面互動。
桃園市經發局及智發會23日於市政會議中提出,針對行政院的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桃園爭取推動AI應用、引導新創產業進駐、園區開發及更新及完善水電需求,然而,實務上也遇到用地不足、桃竹苗新創動能不足及水電基礎不足等挑戰。對此,市府回應,將持續報請中央協助,共同合作引導投資與新創產業進駐,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8日透露,他已開始訪問各個產業、特別是對水、電有急迫需求的企業主,還有工研院、學校的教授,綜合這些意見分析台灣是不是缺電?需要多少電才能滿足產業需求?希望上任後有一套完整報告向大眾詳細說明。
18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宣布台積電規畫在嘉義科學園區設2座先進封裝測試廠,且今年第1座封裝廠就能動工,嘉義縣政府表示,台積電先進封裝廠將進駐嘉科,建照已至最後審查階段,這是嘉科第1張建照,核准後全案正式進入開發時程,透露台積電規畫設廠面積約12公頃,預計2026年底完工,2028年生產,可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高雄市政府2024年1月19日表示,台積電18日召開法說會,會後釋出高雄廠(晶圓22廠)第3期建設規劃說明,開始啟動高雄廠第三座2奈米廠的評估作業。對此高雄市政府回應,歡迎台積電擴大投資,市府會全力協助,讓先進製程如期如質2025年量產,滿足市場需求與後續擴大投資落地高雄。
台積電全球化布局成形,除日美歐三地新廠自今年第四季起陸續量產外,台積電亦擴大在台布局先進製程,除新竹寶山外,將啟動高雄廠第三座的二奈米晶圓廠的評估作業。半導體業者分析,台積電計畫在高雄設立三座二奈米晶圓廠,合計將重砸逾2兆元投資高雄。
「護國神山」台積電18日召開法說會,會後釋出高雄廠(晶圓22廠)第3期建設規畫說明,開始啟動高雄廠第3座2奈米廠的評估作業。對此高市府表示,歡迎台積電擴大投資,市府將全力協助,讓先進製程如期如質於2025年量產,滿足市場需求與後續擴大投資落地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