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洪灝的搜尋結果,共12

  • MSCI中國指數9月大漲 連五月走高

     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以及政策支持預期,大陸股市近月表現搶眼。外媒統計,光是9月,MSCI中國指數上漲逾9%,不僅連續第五個月走高,更創下2018年以來最佳的月度漲勢。自4月觸底以來,該指數已反彈約40%,漲幅超過標普500指數和MSCI亞洲指數在關稅衝擊後的回升。

  • 陸股迎接2018年來最佳月度表現 專家看好行情延續

    陸股迎接2018年來最佳月度表現 專家看好行情延續

    受益於人工智慧熱潮、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以及政策支持預期,中國股市正迎接自2018年以來最佳的月度漲勢。

  • A股火熱 融資餘額創新高

    A股火熱 融資餘額創新高

     近期陸股投資氣氛熱烈,自8月以來,反映投資者開槓桿「借錢買股」的陸股融資餘額明顯增加。截至1日收盤,包括上海、深圳、北京三地交易所的陸股融資餘額,合計達人民幣(下同)2.28兆元,打破2015年6月18日的2.27兆元紀錄,創史上新高。

  • 陸股要瘋?這波牛市可能超乎想像 專家揭背後原因

    蓮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長兼管理合夥人洪灝最新指出,大陸這波牛市可能會超出大眾的想象。洪灝表示,北京在應對通縮威脅上的政策轉向,才是目前牛市真正的成因之一,但這一點往往被誤解且鮮少被市場討論。洪灝又指,政策環境有利於股市進一步大幅上漲,因為轉向遠未被市場完全消化。

  • 洪灝談市場波動:美股未來三至六個月或出現大級別調整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21日出席「Alpha高峰會」表示,過去一年,全球股市總市值的增加有50%來自「美股七雄」,「這樣的市場是否是個泡沫?答案是肯定的」,預期未來三至六個月內會出現非常大級別的調整。

  • 美降息預期升溫 專家估至少4,000億美元回流中國市場

    美降息預期升溫 專家估至少4,000億美元回流中國市場

    資產管理公司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預計,美國降息會導致最少4,000億至5,000億美元資金由海外回流到中國市場,並認為無論美國降息0.25%還是0.5%,人民幣和美元兩者的息差都會縮小,由於市場對兩種貨幣的回報預期發生變化,資本流向亦可能改變,推動資金回流中國。

  • 專家:中國人口快速減少 消化過剩房屋恐需5-10年

    專家:中國人口快速減少 消化過剩房屋恐需5-10年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專家認為,消化現存和在建房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時間,這不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中國經濟前景預期,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衝擊。

  • 中國房屋過剩 需5至10年消化

    中國房屋過剩 需5至10年消化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據美國之音引述日經亞洲和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報導,專家認為,現存的房屋和在建的房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時間才能消化,這不僅會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人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的預測,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衝擊。

  • 日經亞洲:陸房市衰退不會很快結束 過剩房屋消化恐需5至10年

    日經亞洲:陸房市衰退不會很快結束 過剩房屋消化恐需5至10年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據美國之音引述日經亞洲報導,專家認為,現存的房屋和在建的房屋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消化,這不僅會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人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的預測,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衝擊。

  • 專家:中國人口快速減少 消化過剩房屋恐需5-10年

    專家:中國人口快速減少 消化過剩房屋恐需5-10年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專家認為,消化現存和在建房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時間,這不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中國經濟前景預期,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衝擊。

  • 日經亞洲:陸房市衰退不會很快結束 過剩房屋消化恐需5至10年

    日經亞洲:陸房市衰退不會很快結束 過剩房屋消化恐需5至10年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房屋銷售萎靡不振,市場上的房屋庫存暴增。據美國之音引述日經亞洲報導,專家認為,現存的房屋和在建的房屋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才能消化,這不僅會影響到房屋的價格和人們對中國的經濟前景的預測,還可能會對國際建材價格構成嚴重衝擊。

  • 全球第4大股市換人!謝金河引巴菲特「釣魚」名言  這2國被錢砸醒

    全球第4大股市換人!謝金河引巴菲特「釣魚」名言 這2國被錢砸醒

    印度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第四大股市,日本、印度因資金源源不絕流入、股市不斷創新高,但深圳、上海、香港股市頻創新低。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深滬港股市資金不斷流出,印證巴菲特的話「在有魚的地方釣魚」,股市有經濟櫉窗效應,也預告接下來大陸、香港的經濟窘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