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外獲利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玉山金(2884)今(10)日召開法說會,是併購案後首場法說。前三季自結淨收益677.5億元,稅後淨利成長25.4%達262億元,EPS為1.62元,獲利表現強勁。董事長黃男州針對併三商壽後的增資,表示未來3年不打算以普通股進行現增,同時說明選擇三商壽併購除了因其紮實基礎、規模適中,更看好未來綜效可期。
玉山金控10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法人聚焦玉山金合併三商壽議題,對於「為什麼是三商壽?」的提問,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表示, 三商擁有扎實的營業基礎,包括業務員 客戶等 都是未來發展很重要的基礎,且規模適中合併後繼續維持以銀行為主的金控,並看好未來綜效,包括與銀行保險通路合作,可發揮金控集團內的整合行銷。
彰化銀行董事長胡光華說,在2024年8月加入彰銀之前,對彰銀一直有很深的印象。彰銀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金融機構之一,成立超過一世紀,始終扮演著支持台灣經濟發展與產業成長的重要角色。在金融同業中,彰銀是一家穩健務實、腳踏實地的銀行,長期深耕在地,陪伴企業與家庭走過不同的經濟循環。整體來看,彰銀具備三大優勢,包含「公司治理卓越、深耕中小企業、財務體質穩健」。
公股銀行海外經營持續以風控為本穩健擴張,採「在地」及「台商」客群並進策略,並深化國內分行與海外分行間業務合作,希望能強化授信、擴大利差,藉此提升獲利。
四家上市公股金控旗下銀行的兆豐、第一、華南、合庫銀行,及兩家上市公股銀行的彰化、臺灣企銀前三季自結獲利出爐,兆豐銀以累計稅後純益234億元,穩居公股龍頭,一銀也突破200億元大關,與歷年同期相比,兆豐銀為歷年次高,其他五家均創歷年新高。
今年以來,歐洲股市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下,成為投資人分散資產的避風港,但隨著華爾街主要指數強勢反彈並創下歷史新高,歐股相對美股的領先優勢已逐步收斂,相對之下,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創下自2022年底以來最佳表現,分析師指出,低估值、英鎊走低、政策環境穩定與潛在降息空間等利多,使投資英股的吸引力來到數十年高點。
小編今天(24)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中央銀行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平均每一銀行員貢獻290.1萬元,略高於第一季,且較去年同期成長4.4%。第二季雖受到匯率波動等影響,貢獻度仍上揚,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其中,專攻企金的花旗銀行以約1,823萬元連六季居冠。
中央銀行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平均每一銀行員貢獻290.1萬元,略高於第一季,且較去年同期成長4.4%。第二季雖受到匯率波動等影響,貢獻度仍上揚,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其中,專攻企金的花旗銀行以約1,823萬元連六季居冠。
公股銀行海外據點調整腳步持續,合庫銀行董事會22日通過裁撤澳洲墨爾本分行,業務將整併至雪梨分行;彰化銀行也公告,將裁撤緬甸仰光代表人辦事處。上述兩案均待台灣及當地主管機關核准。
彰銀22日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裁撤緬甸仰光代表人辦事處。先前包括一銀、合庫銀在內的公股銀行,皆因當地政局不穩與人身安全疑慮陸續關閉仰光辦事處,市場關注是否為相似考量所致。
彰化銀行今年獲利動能強勁,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126.3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近27%,成長幅度領先其他銀行業者,並稱霸公股銀行。彰銀董事長胡光華指出,獲利表現亮眼關鍵之一就是海外,將持續拓展海外布局,並積極爭取聯貸,以強化海外營運。胡光華表示,彰銀在海外據點包含OBU在內共有9個,加上大陸子行的分支行,海外已共有14個據點,過往逾放案件已多數妥善處理,整體逾放比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資產品質穩健,加上今年海外獲利表現不錯,部分據點在當地獲利更已名列前茅。海外持續拓點為彰銀的重點策略。洛杉磯分行已於7月中升格為全功能據點,將積極拓展馬來西亞、澳洲、加拿大等地,目前正積極籌備納閩分行及申設雪梨與多倫多分行。
美國關稅戰之下,中信金(2891)總經理高麗雪今(12)日表示,已盤點對美銷售比重占10%客戶,列出風險等級,中高曝險相關客戶授信僅占全行授信部位約1.5%。海外佈局方面,她表示,海外據點放款動能強勁,中信金不僅沒有裁撤海外據點計畫,還會在重點區域深化布局。
彰化銀行2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海外布局情況受法人關注。彰銀表示,新東向及新南向為海外發展兩大主軸,具體而言,日本大阪出張所2024年3月開業營運,澳洲雪梨、加拿大多倫多分行正進行申請,而馬來西亞納閩分行暨吉隆坡行銷服務處,已獲當地主管機關原則性核准。
兆豐金控29日舉行2025年上半年度法說會,近期兆豐銀推動的海外整併計畫最受法人關注。兆豐金總經理張傳章表示,透過海外布局戰略轉型、業務結構調整,兆豐銀在全球18個經濟體、39個據點,已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尤其美國關稅政策促使供應鏈重整,將為兆豐帶來三大商機,包括台商赴美投資授信需求、跨境融資服務及外幣避險業務成長。
彰銀(2801)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受惠核心業務成長及資金成本優化,2025年上半年稅後淨利91.29億元、年增22.64%,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0.78元,前7月自結稅後淨利110.28億元、年增逾27%,每股盈餘0.94元,對全年獲利表現審慎樂觀。
合庫金(5880)法說會公布上半年稅後淨利100.14億元,年減3.63%,每股盈餘0.65元,獲利主體來自於核心子公司合庫銀行的穩健經營。由於匯率與市場趨穩,有助合庫旗下人壽與證券獲利,合庫金股價法說會後擺脫近期頹勢,今日呈現上揚。
合庫金控28日舉行上半年度法說會,由總經理蘇佐政主持。合庫金上半年稅後純益100.14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23.82億元,年減3.5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82元。主要子公司合庫銀行獲利成長,合庫人壽及合庫證券則表示,隨著匯率、金融市場趨穩,全年獲利亦有望轉正成長。
央行公布第二季國銀存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存款利率已連13季上升至1.16%,放款利率同步反彈走揚至2.5%,雙雙創下2009年1月以來的16年半新高,存放款利差則持平,維持在1.34個百分點,續位在三年最低水準。
今年以來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震盪,尤其第二季美元走弱,新台幣啟動強勁升值,壽險為主金控獲利表現衰退,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年減37.51%,僅銀行業獲利仍呈現年增,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
國銀今年上半年海外獲利大豐收,銀行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海外分支機構(含分、子行)獲利481.5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年增為5.52%,未受到新台幣升逾9%的明顯影響,銀行局分析,即使海外賺的外幣換回新台幣有匯損,但獲利仍創高,主因有二個,一是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二是資金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