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王涵青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因應台法文化交流,國家圖書館於今(2)日與國際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鎮法國孔多塞校園(Campus Condorcet)簽署合作協議,國圖將於該校人文社會圖書館設立「台灣漢學資源中心」,象徵兩國在圖書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合作邁向新的里程碑。這也是國圖締結海外資源中心的第54個合作夥伴。
「金庸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對台灣、全世界都非常重要。」在今天金庸百年研討會中,協助出版金庸一系列名著的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表示,金庸31歲時開始撰寫武俠小說,50多歲時修改了一次,80歲時又修改了一次,「金庸的作品精益求精。」
宜蘭大學前身是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從1926年創立以來,典藏不少農林畜牧等文獻,宜蘭大學9日表示,學校與國家圖書館簽署「舊籍與文獻資料數位化」合作協議,除有助於保存舊文獻、推動文化資產傳承,也能和全球讀者共享。
國立宜蘭大學前身是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從1926年創立以來,典藏不少農林畜牧文獻,今天(9日)宜蘭大學表示,學校與國家圖書館簽署「舊籍與文獻資料數位化」合作協議,有助於舊文獻的保存與共享,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
國家圖書館為推廣閱讀與引領大眾認識精采的古籍館藏,自即日起至10月23日止於國圖藝文中心一樓展覽室舉辦「文植彬彬-古人的植感生活」特藏古籍文獻展,讓典籍原件走出庫房,與世人面對面,機會十分難得。
美國哈佛大學辦學成果享譽世界,而該校所設包括哈佛燕京圖書館、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等單位,亦為台灣研究與漢學研究之重鎮,學術成果豐碩。國家圖書館也與哈佛大學圖書館締約,順利成為國圖在全球第50個「台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夥伴,意義非凡。
「大家都在讀什麼?」當出版業者都在急迫而焦慮地問這個問題時,台灣的閱讀環境究竟正在如何變化?學校是否能救起讀書風氣?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日前在「台北出版論壇」便分析指出,以國圖借閱數據來看, 12至24歲年齡段雖屬小眾,但一年仍有1300萬冊的借閱量。
「112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發布記者會」今日於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行。112年全國民眾愛上圖書館,在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努力推動各項服務下,全年進館總人次、借閱總人次、借閱總冊數、累計辦證數與網站資源使用次數等閱讀力的表現皆較111年成長,並創下新的高峰。其中,進館總次數與借閱總冊數更雙雙突破1億次,顯示公共圖書館已成為全國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識學習場域。
國家圖書館今天發布「112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報告」,112年進入台灣各地公共圖書館達1億837萬人次、借閱總冊數達1億2723萬冊,均創下歷年新高。其中,以投資理財類圖書最受民眾喜愛,大師兄則為最受歡迎的作家。
曾多次參加歐洲杯自由車競賽的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裴克多,10日上午應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之邀參加環台賽首站—台北站賽事開賽儀式,隨後並陪同愛國車隊參加桃園市站 、浪漫台三線站及南投縣站等三站賽事,為愛國車隊加油打氣。這也是愛國自由車隊首度赴台參賽,兼具國會、體育、學術、高等教育及民間交流的多重意義。
國家圖書館於1日舉行新舊任館長交接典禮,新任館長王涵青在致詞時表示,未來不僅將會積極與各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更致力推動閱讀與素養培育,開發跨時代新思維,落實拓展圖書館的知識力,「讓國圖成為動詞」。前館長曾淑賢則未出席。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16日退休,職缺由蝦類養殖專家、成大教授王涵青接任,圖書出版界對此感到驚訝與不解。教育部主祕廖興國說,人事令已發布,不可能改變,但會讓外界了解王涵青過去在圖書館界的表現。對於接任新職,王涵青則說「任重道遠」,未來將依照國家的發展政策及整體規畫來進行。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退休,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特聘教授暨成大圖書館館長王涵青2月1日將借調出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對於新職感到任重道遠,也期待可以與國家圖書館共同扎根台灣閱讀素養,促進文獻資產典藏,持續深耕國圖知識外交,與台灣共同拓展全球影響力。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今天退休,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證實,將由蝦類養殖專家、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特聘教授王涵青接手,2月1日上任。藝文界傳出對於蝦類養殖專家來當國圖館長表示驚訝,廖興國表示,人事令已經發布,不太可能改變,但將加強溝通,讓外界了解王涵青在圖書館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