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對台灣、全世界都非常重要。」在今天金庸百年研討會中,協助出版金庸一系列名著的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表示,金庸31歲時開始撰寫武俠小說,50多歲時修改了一次,80歲時又修改了一次,「金庸的作品精益求精。」
適逢金庸百年誕辰,政治大學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及遠流出版公司今日在國家圖書館共同舉辦「金庸百年傳奇:對話.反思.超越」國際學術研討會,匯集世界各地的金庸學者、翻譯家和文藝界人士,交流金庸小說及跨媒介的研究觀點與成果。
政大校長李蔡彥分享,自己國中時期也著迷金庸小說,從電視劇看到小說,「一定要把它看完才會罷休。他特別指出,選在金庸逝世六周年(2018年10月30日)的今天舉辦研討會,具有重大意義,期待能將金庸精神傳承下去。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分享,1998年國家圖書館也曾舉辦過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年考會,「26年前,在這個國際會議廳,金庸老師正坐在台下。」當年的論壇集結政大名譽教授吳靜吉、李仁芳及司徒達賢等來自教育界、商學院不同領域學者前來,更開啟金庸第三次精修小說的契機。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台灣金庸博物館企劃總監周悌與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鄭祥琳則在會中分享金庸先生珍貴的往來手稿。在信函中,金庸不僅虛心請益台灣讀者的意見,更特別關注讀者的批評與不滿之處。
當時金庸更以其一貫的幽默表示,雖然暫不修改作品,但「到我一百歲時,或可再改一次」,視每位讀者為摯友,表示「朋友們的指教和關懷,自然永遠是歡迎的」,充分展現其謙遜的文人風骨,以及對台灣讀者的深切情誼。
這場橫跨三天的學術盛會,不僅展現金庸作品的學術價值與時代意義,更透過科技創新的方式,為金庸文學開創嶄新的傳承方式,期待能讓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繼續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