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目標到期的搜尋結果,共14筆
長照的負擔財務負擔繁重,以每月平均支出5萬元、長照8~10年計算,一人長照成本可能超過600萬元,儘管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但在龐大的實際需求面前,個人仍須提早進行財務規劃。除了保險保障以外,銀行業者認為,善用其他金融工具如信託、年金、定存、基金與保本型商品等,將成為關鍵。
國銀「集管帳戶」(信託資金集合管理運用帳戶)露曙光,集管帳戶近18年來快速萎縮,萎縮到2021年只剩二家銀行有該項業務、2018年規模更掉至23億元。不過,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近來愈來愈多銀行、券商重啟集管帳戶業務,目前已新增至5家、15個帳戶、累計至去年底規模近70億元,主要看準三利多:富豪財管商機、AI崛起、稅負與配息ETF拉齊。
金龍年的債市靠著美國降息的利多支撐,統計期間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主動式債券基金表現,投資等級債中的目標到期型受惠降息循環啟動最多,以平均4.16%的報酬率居冠,其他則多以聚焦亞洲市場的投資級與非投資等級債表現較佳。
美國聯準會2024年啟動降息循環,投信發行的各類債券基金雨露均霑,其中聚焦中國大陸的非投資等級債平均績效6.76%表現最佳,其次為海外投資等級債平均5.39%以及海外投等債目標到期型的5.37%。整體來看,投信各類債券基金擺脫過去低迷窘況,隨著降息循環啟動漸入佳境。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已倒數計時,就在2025年,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巫慧燕表示,存退休金可用核心加衛星配置來打造,也可善用信託防止詐騙、投資生命周期產品、運用以房養老;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指出,目標到期基金、私募基金都適合退休族;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陳美娟則強調,可善用信託規劃安養、傳承,但記住要「先把自己顧好,再規劃小孩的。」
退休金準備要多少才夠,每一個人想法不一,各投資專家也給不同的答案,從數百萬元到數千萬元皆有,另外物價頻走高,讓民眾很有感,不少退休族也擔憂物價持續上漲,退休金恐被通膨慢慢啃蝕殆盡!究竟多少退休準備才夠,有「美國目標日期基金之父」美稱的鄭任遠表示,若以美國物價和薪資水準精算,退休時年薪的10倍,另遵守一些紀律,應該夠用。
物價頻走高,讓民眾很有感,不少退休族也擔憂物價持續漲,退休金恐會被通膨慢慢啃蝕殆盡!「美國目標日期基金之父」鄭任遠表示,即使退休族也要作投資,才能抗通膨,但仍要留意,退休金作投資,投資標的要分散、不能過度集中!
壽險業積極備戰2026年接軌兩大會計制度,加大保障型商品銷售比重,儲蓄險與還本險銷售少,加上近年主力集中在投資、利變型保險,上半年壽險滿期金約近290億元、小幅年增2%,去年滿期金僅648億元、創史上新低,今年仍應在600億元左右,滿期金全年給付不到千億元將成常態。
2024年債市投資深受美國降息的時程和市場預期影響,檢視2024年以來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債券基金平均績效,其中亞洲高收益債券金平均上漲3.11%表現最佳,其次為鎖定大陸的高收益基金上漲2.75%、目標到期型的投資等級債平均上漲1.89%,但其他全球型、美國與大陸等地的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平均下跌1%左右。
新台幣貶破31.5元,壽險解約率急升。據保發中心統計,3月壽險給付金額飆升至2,476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且大於當月總保費1,906億元,等於保險淨流出570億元,亦是近七個月新高,加上避險到期交割款,3月及4月壽險現金流量則又開始吃緊。
投資俄債必須靠時間等待。17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持有俄羅斯債券,到期後仍有機會再拿回資金。二年多前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受到G7(七大工業國)金融制裁,債券無法還款付息,持有俄債的基金,都將俄債直接「歸零」計算淨值,但因目標到期債基金較特殊,投信法人表示,即便已持有到期,未來若俄債可出售時,仍會再分配給基金原受益人。
小編今(24)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由於俄烏戰爭造成俄債無法正常還款付息,燒到目標到期基金。保險局長施瓊華23日指出,清查後有八家壽險公司的72張投資型保單,連結到15檔持有俄債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總規模635億元,投資俄債金額約新台幣11億元,有三家壽險已通知要二次給付,金額約台幣7,000多萬。
由於俄烏戰爭造成俄債無法正常還款付息,燒到目標到期基金。保險局長施瓊華23日指出,清查後有八家壽險公司的72張投資型保單,連結到15檔持有俄債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總規模635億元,投資俄債金額約新台幣11億元,有三家壽險已通知要二次給付,金額約台幣7,000多萬。
俄債無法計價、贖回燒到國人投資型保單。保險局局長施瓊華23日指出,據金管會清查,有12家保險公司的保單有連結到目標到期債基金,但只有8家、72張保單是連結到15檔持有俄債的目標到期債基金,總規模635億元,而投資俄債金額約新台幣11億元,僅3家壽險業已通知要二次給付的金額新約台幣7,000多萬元。金管會從去年底至今年1月已接獲6件俄債相關客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