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企業的搜尋結果,共1,007筆
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台北市府與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合意解約,雙方對「分手費」已達成協議,新壽提出解約費用44億3406萬餘元,不過解約費用清單中,出現Logo調整費約4.5萬元、除草費80幾萬元等項目,引起民眾議論。前台積電工程師、北市議員曾獻瑩11日表示,與其糾纏於這些費用名目,不如思考延遲解約所衍生的時間成本,對輝達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輝達這樣的國際科技大廠而言,每一個月的延誤都代表巨大的機會成本。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建設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1)日表示,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9月僑外來台投資累計金額已激增5成!約達2,716億元,預期輝達AI海外總部旗艦「輝達星艦 NVIDIA Constellation」正式啟航,落地台北後,將可望迎來科技廊道的商辦市場黃金期。
大陸政策暖風引導下,半導體併購重組持續升溫。A股半導體分銷巨頭英唐智控最新公告指出,擬收購光隆集成100%股權及奧簡微電子80%股權,成為該公司向半導體IDM(整合元件製造)企業轉型的最新動作。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登場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多家大陸本土企業人形機器人同台比拚,展示當前機器人技術發展情況。其中宇樹科技的G1機器人格鬥賽最受歡迎,吸引眾多民眾駐足、爭相搶拍。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表示,未來4至5年將投入高達1.4兆美元於算力建設,並預期「算力過剩終將發生」。這項看似矛盾的策略,實則揭示AI產業對算力的高度依賴與當前的資源瓶頸。奧特曼指出,類似網路泡沫時期光纖過剩的歷史或將重演,但他更憂慮「當下算力不足」的風險,因為這將直接限制模型規模與營收潛力。
人形機器人近年發展快速,市場關注何時能迎接大規模商業應用。大陸該產業明星企業宇樹科技CEO王興興表示,機器人發展最大的困難,是「模型甚至是數據的量都不太夠用」,為解決該問題,公司正在探索研發並與國內外企業合作,打造機器人領域的「通用模型」。
當AI的創造者用「外星艦隊」來比喻自己催生的系統,對話語氣也不再似學術般的謹慎,更多的是「緊急呼籲」。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這位被尊稱深度學習之父的2024諾貝爾物理獎得主,11月2日在接受前美國廣播公司總裁大衛・威斯汀(David Westin)專訪時,重申了近期不斷強調的一個主題,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造就可能比人類更聰明的智能體存在,而這場工程的時間表,會比多數人想像的更短。把這種超越性智慧稱作「外星人」,不是為了聳人聽聞,而是為了讓社會理解,面對一個本質上不以人類為中心的智能體,過去那套以「人類為主」的治理與管理框架將失效。
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7日)上午開幕,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應邀致詞時預測,人工智慧AI正加速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階段,未來最終將實現「超級人工智慧(ASI)」。他強調,這場智慧化革命將重塑人類社會,而阿里巴巴正全力打造「超級AI雲」,以開源開放的全棧AI能力推動技術普惠,讓智慧紅利惠及每個人。
由於近來多家大型科技企業爭相透過舉債,來為興建大型AI基礎設施進行籌資,如此龐大投資已引發外界對泡沫形成憂心。據悉德意志銀行對此已開始研擬透過賣空AI相關股票,來對資料中心融資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對沖。
中美科技戰圍繞人工智慧(AI)激烈展開,美國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5日談到中美AI競爭時直言,「中國將贏得人工智慧(AI)競賽」。外媒報導,這是黃仁勳迄今為止對中美AI競賽所作出「最直白的表態」。
外媒報導,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警告稱,中國將在人工智慧(AI)競賽中擊敗美國,部分原因是能源成本較低且監管較寬鬆。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將於12~14日七度率團,參加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盛會的第十屆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SFF 2025)。今年代表團規模為歷年最大陣容,由近百位金融科技代表攜手打造「台灣館」(Taiwan Pavilion)。
台美談判目前進度,我方期望爭取美方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透過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希望透過產業、金融及政府協力讓企業不用單打獨鬥。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落腳美國形成產業聚落,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會是一把雙面刃,同時存在著顯著的優勢與挑戰。
為扶植陸製晶片產業發展,與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競爭,大陸官方正在推出補助措施,加大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比如給予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騰訊等科技巨頭提供電費補貼,甚至電費減半。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11月4日上午10時召開第36屆董事會,推選張滄郎為新任董事長。張滄郎表示,未來將帶領台肥持續朝「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方向前進,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讓台肥成為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
美國股市雖歷經10月高波動期,但市場對降息與AI成長題材信心未減。法人表示,美股已進入第四年牛市循環,平均漲幅可望達13%,隨著中美貿易緊張緩和及AI資本支出加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降息與創新雙引擎將成推升美股的新動能。
群益投顧公布2025年11月財富管理月報,預期第四季全球股市將維持「高波動、區間震盪」格局,提醒投資人宜保持適度的風險控管,可優先關注具中長期成長潛力的主題,同時適度配置防禦性資產,以降低市場波動帶來影響,投資策略則建議同時掌握3重點。
美國企業上季財報數字包括EPS、營收有超過8成的企業打敗市場預期,其中,美國的資訊科技行業有9成以的上企業打敗原先市場預期,可是美股企業獲利的領頭羊。據統計,自2005年來,資訊科技累計漲幅高達15倍,在標普500的11大產業中獨占鰲頭。
全球市場評價高企、政策與經濟前景交織不明,星展銀行建議採取槓鈴式策略,在美國科技股與亞洲價值型股票間取得平衡;渣打銀行指出,日本政局變動帶來短線樂觀情緒,但結構性挑戰仍存;滙豐銀行看好新興市場表現,特別是新興亞洲,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美元走弱與資金多元化需求。
據觀察者網報導,北京時間11月1日4時58分,中國太空完成史上第7次「太空會師」——神舟二十一號太空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又雙叒叕一張太空全家福新鮮出爐。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此次對接僅耗時3.5小時。這一速度讓美聯社直言驚嘆,「比以往任務縮短3小時,這創下了中國自主太空史上最快對接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