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射彈道飛彈的搜尋結果,共24筆
烏克蘭官方表示,10月5日夜間到6日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境內發動大規模空中攻擊,重點襲擊了西部主要城市利沃夫(Lviv),當然也還有其他城市,造成至少5人死亡、16人受傷。由於利沃夫緊臨波蘭,所以波蘭也緊急出動戰鬥機,以確保領空安全,可以視為北約聯盟的警戒。
前言:慶祝反法西斯及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北京在9月3日舉行盛大閱兵,展示了各種遠程打擊武器,包括空射、陸射、海射與潛射彈道飛彈;大型水下魚雷式無人機、高超音速滑翔體,都在向西方透露北京的「區域拒止」能力。此外,還有反無人機雷射,以及四足「機器狼」,顯示了北京對於最先進科技的敏銳程度。
中共在9月3日於北京舉行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名的閱兵儀式,由習近平親自校閱,總計出動兵力上萬人、各式飛機119架、地面裝備數百輛,分組成45個方(梯)隊,其中包括不少首次公開亮相、甚至之前未曾聽聞的裝備,引發高度關注。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中共這次九三閱兵雖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但整個過程除習近平致詞內容,與抗戰勝利的連結很有限,更像是習近平推動軍事改革10周年的成果展;因為習近平就是在10年前、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儀式上,宣佈將裁軍三十萬人、優化軍隊結構,被外界視為軍事改革的起點。
在8月21日凌晨,俄羅斯再次對烏克蘭全境各城市發動了大範圍空襲,是今年夏天最大規模的空襲之一。烏克蘭空軍統計,俄羅斯發射了600多枚武器,包括彈道飛彈、巡弋飛彈、空射飛彈,以及蜂群般的攻擊無人機。烏克蘭官方特別強調,在烏克蘭西部,一處美國企業經營的電子廠也遭到擊中,這是在烏美國資產最大的損失,所以美國應該正視俄羅斯的暴行。
週日夜間,俄羅斯再次以大量飛彈、無人機空襲烏克蘭全境,造成破壞與死傷。不久之後,基輔也派出的遠程無人機反擊,造成莫斯科機場的交通混亂,1000個航班被關閉。
烏克蘭空軍表示,俄羅斯在7月9日,對烏克蘭西北部城市,發動超大量的無人機與飛彈的空襲,是728 架無人機和 13 枚飛彈,超過了7 月 4 日創下的 539 架無人機舊紀錄,也就是空襲的規模再次被刷新紀錄。此事發生在美國總統川普罕見的對俄羅斯總統普丁說重話,稱他在和平談判上「鬼扯」(bullsh*t)的幾小時後;川普似乎態度改變,承諾將向基輔提供更多軍事支持。
大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擁有遠程打擊和核武打擊能力的美軍B-52戰略轟炸機,被評為對大陸構成最大威脅的美軍軍機。對此,資深軍事專家、《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提到,B-52是種空中發射載台,而只要發射武器夠先進,空中載台本身不必強調十八般武藝都要會,因此,未來B-52的使用還可以值得期待。
防衛部落格(Defense Blog)報導,一架中國轟-6N轟炸機,被拍到機腹攜帶1枚大型空射彈道飛彈,這引發人們各種猜測,是否中國大陸已具備空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的能力。
美國媒體12日報導,美國情報圈警告,以色列計畫在數月內先發制人,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打擊德黑蘭當局的核子計畫,並擬就此尋求川普政府支持。
俄羅斯國防部週一(13)透露,經大幅升級後的Su-34 NVO多用途戰鬥轟炸機成功發射「匕首」(Kh-47M2 Kinzhal)高超音速空射彈道飛彈,並於實戰中精準命中目標。目前其他測試顯示,Su-30戰機也可搭載匕首飛彈,而Tu-22M3甚至能同時攜帶3枚,這無疑增加了早期飛彈預警的難度,先前如果MiG-31K起飛,就能推測俄軍可能準備使用匕首進行空襲,未來可能行不通了。
賴清德總統順利完成7天6夜南島之旅,大陸卻想藉口發動軍演。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強調這符合往例,中國藉出訪發動軍演毫無正當性。「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更直言,中國聯手俄羅斯以台灣為對象進行軍演,就是想奪下台灣,做為侵略區域各國的基地。
在世界首富馬斯克尖銳地批評,F-35隱形戰機有「狗屎設計」,並說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是「白痴」後,英國高級將領證實,以色列在10月打擊伊朗的行動中,讓F-35發揮了驚人的戰力。
共軍與俄軍近期在西太平洋地區舉行戰略巡航任務,期間共軍出動較少亮相的轟-6N轟炸機,前立委郭正亮分析,共軍派出可進行空中加油的轟-6N參加戰略巡航是在提醒美國,在洲際彈道飛彈、戰略核潛艇之外,他們又多了種可打擊美國本土的方式,不過,他也坦言,由於航程不到戰略轟炸機標準的1萬公里,轟-6N仍屬「階段性產品」。
今(11)日是大陸空軍創建75周年,大陸《央視軍事》上傳宣傳片《為你》,片中出現由殲-20、殲-16、殲-16D和殲-10C等戰機組成的「空軍4劍客」;有大陸軍事專家指出,這4型戰機是大陸空軍4把利劍,代表隱形和傳統戰機配合、火力打擊與信息作戰一體的新型空戰樣式。
以色列27日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發動多次飛彈攻擊,伊朗防空單位成功攔截了多枚來襲飛彈。雖然襲擊規模不大,但初步報告顯示,伊朗防空系統有效阻止了大部分的威脅,由於伊朗缺乏現代戰機,因此體系主要以陸基防空(GBAD)為主,分層防空系統十分完善,短、中、長程防空武器都很充足。
在6月7日至6月18日時,美國和日本在東海地區進行「英勇盾牌2024」軍演,而中國大陸近期內也發布一張「殲-16」首次掛載新型空射彈道飛彈的圖片。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16日就表示,「航母戰略位置放錯了,這樣的話威脅太多,怎麼發揮戰力?」引發討論。
最近有人目擊到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配備了標準6型(SM-6)遠程防空飛彈,並留下了頗清楚的照片。這引發了軍事迷的興趣和猜測,評估潛在的作戰能力,及其未來的戰略影響。
最近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的貝爾貝克機場(Belbek airbase)發動大規模精準打擊,造成相當可觀的戰果。新的衛星照片證實,這一次打擊摧毀了俄羅斯多架重要的戰鬥機,包括極具威脅的 MiG-31 攔截機,還有其他戰機與飛彈都造成嚴重損壞。
伊朗媒體盛傳,德黑蘭即將接收第一批俄製蘇(Su)-35戰機。不過,令人困惑的是,文中卻也強調,科威特媒體報導,儘管12架戰機已送達伊朗,但由於缺乏俄羅斯的「必要零組件」,因此尚未完成交付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