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空汙抵換的搜尋結果,共13筆
高市府計畫在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白埔產業園區」,外傳可能成為台積電擴廠地點。環團憂心恐將導致2.5萬顆樹木消失,影響保育類鳥類棲地,但在開發單位承諾針對環頸雉及草鴞的棲地進行具體規畫與監測下,今(19)日通過環評大會。經發局強調,開發將遵循法規,以實現經濟與生態平衡。
高市府13日召開台積電擴建高雄第4、5廠環評第2次初審會,台積電針對首次初審會不足之處補正資料,且針對公民團體關心溫室氣體排放衝擊城市減量目標部分,高市府環保局強調,此案不影響高雄市2030年減量目標,最終環評委員審議通過台積電擴建計畫案環評初審。
開發案進入環境部環評審查程序,開發單位須協助既有公私場所改善空汙,以抵換開發案新增的空汙,環境部去年公告相關辦法,明定抵換順序以同縣市為優先,比例為1:1.2,其次依序為同空品區1:1.3、鄰近空品區上風縣市1:1.14。環團指出,各抵換比例僅差0.1,應再提高,並縮小抵換範圍至同地區,增加開發單位就近抵換的誘因。
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即將在17日登場,基隆市24位里長今天北上舉辦記者會指出協和電廠油改氣空汙更少,盼儘速通過環評,更批評環團質疑他們被台電綁架,是見黑影就開槍、是否把人當草包。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回應,他們只是不希望民眾在不對等的情況下面對重大公共政策,呼籲台電不要誤導里長,協和電廠轉型再生能源電廠的空汙更低。
只要開發案進入環境部環評審查程序,開發單位須協助既有公私場所改善空汙,以抵換開發案新增的空汙,環境部去年開放改善離島空品作為空汙增量抵換的來源,但因外界認為離島減量對改善開發當地空汙助益不高,環境部今日公告相關原則,已刪除離島抵換措施。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於今(28)日出席在楠梓區國光高中舉辦的「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計畫」環境影響施工前公開說明會,她在會後表示,由於高市府積極招商有成,未來高雄將有更多產業新移民,她主張推動「好厝邊」計畫,讓新產業帶動在地經濟,成為民眾的好鄰居。
環境部23日在台中市舉辦「空品標準及空汙抵換修正草案研商會」,環保團體認為PM2.5、PM10及臭氧等空品標準規範太寬鬆,要求應再加嚴;針對中央制訂的空汙抵換制度,環團抨擊根本是黑箱、為財團開後門。環境部表示,將在了解各界意見後,納進草案中參考。
環境部23日舉辦「空品標準及空汙抵換修正草案研商會」中部場,環保團體認為PM2.5、PM10及臭氧等標準規範太寬鬆,要求應再加嚴;此外,針對中央制訂的空汙抵換制度,環團抨擊根本是黑箱、用原則性的東西欺騙國人,甚至是為財團開後門。
環境部10日召開「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核發、轉讓、帳戶管理作業要點」草案研商會議,因要點規定,開發單位取得的「減量效益」不得轉讓給同一事業的其他開發案使用,經濟部指出,「減量效益」取得不易,如果無法轉讓沒用完的「減量效益」,對擁有多項開發案的事業來說相當不利,建議參考房貸戶頭的概念,讓事業可分別建立事業本身的帳戶及開發案帳戶,方便事業轉移「減量效益」到各開發案帳戶中,環境部回應,會評估開發單位此一需求。
環境部11日南下高雄舉辦南部場空汙抵換說明會,南部環保團體認為該抵換原則有諸多不當,不利中南部空汙重災區減量改善空品,反對環境部不當抵換原則,並要求縮小抵換範圍至環評案10公里以內,拒絕重災區空汙再加重。對此,環境部表示,空品區是目前抵換的依循原則,而環評委員可直接要求加嚴限縮抵換區域。
環境部11日南下高雄舉辦南部場空汙抵換說明會,南部環保團體認為該抵換原則有諸多不當,不利中南部空汙重災區減量改善空品,舉辦記者會公開反對環境部的不當抵換原則,並要求縮小抵換範圍至環評案10公里以內,拒絕重災區空汙再加重。
環境部20日在台中市舉辦環評空汙增量抵換說明會,中部多個環團在會議開始前到場陳情,認為抵換原則只是「帳面上的減量」,要求刪除不當抵換方式,並縮小抵換範圍至環評案10公里以內。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會參照各方意見,往更嚴謹的方向滾動修正。
環境部20日在台中舉辦環評空汙增量抵換說明會,中部多個環團在會議開始前到場陳情,認為抵換原則無助改善空氣品質,要求刪除不當抵換方式,並縮小抵換範圍至環評案10公里以內。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環境部出發點是善意,會參照各方意見,往更嚴謹的方向滾動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