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穿越海峽中線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全台藍營黨員前往投票之際,台海周邊情勢再度緊張。國防部上午公布最新共軍動態,指出自昨(17)日上午6時至今晨6時,共偵獲中共軍機27架次、共艦8艘,在台海周邊海空域活動,其中多架軍機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與西南防空識別區,疑似進行針對性演訓。
中共東部戰區於4月1日,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組織聯合演訓。對此,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今天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演訓,研判同時具有三個用意:第一是藉武力展示意味濃厚的軍事行動,對賴政府近日作為,進行旗幟鮮明的表態;第二,夾帶海警到中線以東巡查執法,支援其對台灣海峽的法律戰;第三,也不排除是藉故升高台海緊張情勢,以便利用川普政府不願過早捲入和中共軍事衝突的心態,創造和川普政府交易的籌碼。
10月14日,中國海警以聯合利劍-2024B聯合演習之名,自上午8時至下午6時分兩組各派遣2艘海警船,持續長時間無間斷繞行馬祖南北竿及東引水域。海巡署第十一巡防區於第一時間即掌握相關資訊,並立即調派巡防艇全程對應驅離。
大陸在台海周邊弱化我政府行政管轄權樣態正發生改變,從8月9日大陸外交部對日本7月兩次扣押台籍漁船提出嚴正交涉,到8月17至18日,大陸以保障航行安全與海洋生態為由,派出海巡和救助船在台灣海峽巡航,並越過中線。近期陸船的執法名義,開始以保護台灣漁民、人道與環保等理由,全方位管控台海周邊,並讓台灣人民有感。
國軍「漢光40號實兵演習」將於22日登場,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認為,山東號編隊在台灣東南的海面進行海空演練,就是要跟國軍漢光40號對抗;但是因為颱風來了,山東號已經穿越巴士海峽回去了。
海巡署北部分署9日獲報在漁人碼頭有一名大陸偷渡客,隨即到場並逮捕一名阮姓陸籍人士,阮男聲稱在對岸曾用微信發布不利於大陸的言論遭限制出境,才會萌生偷渡出境念頭,來台仿效「投奔自由」模式。檢察官複訊後依《入出國及移民法》將阮男要求移民署專勤隊,現已收容。PTT鄉民直呼「民眾通報耶,國軍在幹嘛?」、「以前是有海巡的在監看」、「國防部跟裝飾一樣」、「感覺是在測試,數量多十倍看你怎麼擋」。
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熱線會談後,習近平主席和政協主席王滬寧先後對台釋出善意,即將宣誓就職總統的賴清德也表態希望和大陸對話,520前台海不但未見地動山搖,大局反而顯得鬆緩。但同時大陸對台「灰色地帶衝突」策略持續升高,大陸軍機穿越海峽中線已成為常態,而且不斷接近本島,曾經飛抵距離淡水僅55公里處;金門海巡船造成大陸漁民死亡事件後,陸方不斷以海警、公務船實質否認台方主張的「禁止、限制水域線」,兩岸關係似乎更危險。
蔡英文總統不出席太平島碼頭整修工程竣工儀式,未能續寫陳水扁、馬英九兩位總統任內登島宣示主權的紀錄。國安高層用「南海情勢緊張,台灣不宜添亂」作理由,不僅意在掩蓋蔡總統不敢登島的窘境,也可能有聽命於美方不惹事的意味。「護主權」3個字,民進黨永遠是喊得震天價響,行動卻淪為侏儒。
金門水域翻船事件升溫,昨還因為觀光船偏向大陸而遭大陸海警船登船盤查,讓金廈水域山雨欲來風滿樓。其實雙方或許各自有一些壓力和底線必須回應和堅持,但也應體察對方在細微處的克制與善意,客觀看待事件全貌,若因誤判導致擦槍走火,才真正傷害了兩岸人民的感情,我方應盡速偵結並公布,才能化解彼此猜疑。
中共民航局自2月1日起單方面取消M503航線西移6浬的偏置,與海峽中線幾乎重疊,並同時連結M503航線的W122、W123航線由西向東飛行。此種未經雙方溝通即擅自更改航路,不難看出刻意凸顯兩岸矛盾,並以民航需求為由來逐步達到改變台海現狀的目的。
2021年「兩岸兵凶戰危」突然成為全球最吸睛話題,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為封面故事,討論兩岸戰爭與和平。進入大選年,民進黨政府宣稱兩岸兵凶戰危是中共認知戰,台海沒有立即爆發戰爭的危機,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說「兵凶戰危」是侯友宜、柯文哲配合中國大外宣,他當選總統兩岸發生戰爭的風險最低,因為他的路線最正確。兩岸究竟是否兵凶戰危?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前提出建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的三個呼籲,包括新任總統就職前舉辦「台灣共識會議」,宣布台海為和平緩衝區,兩岸軍機艦互不穿越海峽中線,兩岸兩會在「不獨」等前提下恢復對話機制。宋楚瑜的呼籲雖是老生常談,但常談常新,更何況在台海瀕臨兵凶戰危、經濟脫鉤的情勢下,值得全民討論與思考。
2024不分區立委選戰進入倒數階段,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提出「建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的三個呼籲」,包括新任總統就職前,能舉辦「台灣共識會議」;宣布台灣海峽為「和平緩衝區」,兩岸軍機與軍艦互不穿越海峽中線;在「四不」前提下,兩岸應「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共同建構建設性的對話機制。
2024不分區立委選戰進入倒數階段,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提出「建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的三個呼籲」,包括新任總統就職前,能舉辦「台灣共識會議」;宣布台灣海峽為「和平緩衝區」,兩岸軍機與軍艦互不穿越海峽中線;在「四不」前提下,兩岸應「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共同建構建設性的對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