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立青的搜尋結果,共258

  • 苗栗家扶55周年 助917戶家庭度寒冬

    苗栗家扶55周年 助917戶家庭度寒冬

    苗栗家扶中心成立55周年,不論是個人企業、寄養家庭、家扶青年感恩回報,使得苗栗家扶得以傳承「陪伴、傳承、展望、支持、深耕、愛」的核心精神,凝聚大家的情感與信念,讓受助家庭攜手迎向嶄新的篇章。

  • 與AI共處 做同事不當對手

    與AI共處 做同事不當對手

     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各行各業如何積極應對?台灣演員李志希從戲劇內容創作角度出發,認為「AI不是對手,而是同事」,要學會在數位浪潮中划好自己的船;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從文創教育角度觀察,AI時代的創作並非人類被取代,而是「重新定義人的角色」。

  • 「AI不是對手而是同事」   李志希:學會數位浪潮中划好自己的船

    「AI不是對手而是同事」 李志希:學會數位浪潮中划好自己的船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8日下午舉行,由中山大學與旺旺集團主辦,香港城市大學、澳門新媒體聯盟協辦。論壇中第二場圓桌論壇以「文化智媒 實踐躍遷」為主題,由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鍾智錦主持。與談嘉賓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陳志玲、台灣演員李志希與台灣藝術策展人畢依帆分別從文化傳播、內容創作及藝術教育角度,分享數位時代的文化實踐與啟示。

  • 桃園市長選戰 民進黨人選會是誰? 凌濤預測是他

    桃園市長選戰 民進黨人選會是誰? 凌濤預測是他

    2026民進黨桃園市長人選,日前傳出立委王義川有望被徵召參戰,更設立青山總本部,但是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早已在地方勤跑。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他希望王義川來選桃園市長,大家才可以看到桃園城市發展願景的火花跟攻防,大家才可做政策的辯論。

  • 台北家扶走過60年 安室奈美惠、李英愛都曾捐款助弱勢

    台北家扶走過60年 安室奈美惠、李英愛都曾捐款助弱勢

    台北家扶滿60年了!台北家扶邀請自立青年辦理60周年特展,讓各界知道台北家扶的故事,其中也展出經典報導如安室奈美惠在台北辦理演唱會時曾捐出500萬日幣、韓國藝人李英愛也曾捐出2萬5000元美金,更有前總統陳水扁與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共同出席台北家扶活動的經典照,今天邀請藝人聶雲擔任愛心大使呼籲大家捐款協助弱勢家庭。

  • 謝龍介掛首面競選看板 要支持者「接到綠營初選民調電話 唯一支持謝龍介」

    謝龍介掛首面競選看板 要支持者「接到綠營初選民調電話 唯一支持謝龍介」

    國民黨台南市長參選人謝龍介31日掛上首面競選看板,不僅與林俊憲看板並列,標題還寫著「接到民進黨初選民調電話,唯一支持謝龍介」,謝龍介強調「絕不介入綠營初選,要光明正大拿下台南市長選戰」。對此,黨內競爭的陳以信表達祝福,民進黨的林俊憲大方歡迎一起競爭,陳亭妃仍直指謝干擾初選。

  • 格斯 「高效、低碳、智慧」UPS高壓備援電池櫃 重磅亮相

    格斯 「高效、低碳、智慧」UPS高壓備援電池櫃 重磅亮相

    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格斯科技、台灣新智能、長庚能源三家國內鋰電芯廠同台競技,格斯科技(6940)在1樓I1010展位,今年主打二款儲能系統-PowerCore 520V/300kW UPS高壓備援電池系統及線條流暢、造型美觀的15度電家庭儲能設備。

  • 奔騰思潮》國民黨進入雙核心女力時代嗎?(柳金財)

    奔騰思潮》國民黨進入雙核心女力時代嗎?(柳金財)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後,黨內政治發展,進入「雙女力時代」或雙核心時代嗎?這個問題頗為尖銳及敏感,然這涉及國民黨是否能在2026年持續贏得地方選舉及2028年攻克中央執政權。鄭麗文脫穎而出,戰勝國民黨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立委羅智強等五位男性候選人;並成為首位由民進黨轉入國民黨後,再登上黨魁的女性政治人物。鄭能否像民進黨的前總統蔡英文,也是民進黨前主席一樣由藍轉綠後,帶領民進黨贏下三屆總統大選?已引起許多政治觀察家廣泛討論。

  • 民進黨青年局會晤自民黨青年局 陳冠廷:建立制度化對話 強化雙邊交流合作

    民進黨青年局會晤自民黨青年局 陳冠廷:建立制度化對話 強化雙邊交流合作

    民進黨青年局局長陳冠廷今(28)日率團拜會日本自民黨青年局,與新任局長平沼正二郎舉行首次正式會談。雙方就建立「制度化」交流機制達成高度共識,並針對台日共同面臨的少子化、青年政治參與低落等內政挑戰,進行了深入的實務經驗交換。

  • 機械公會招新血 成立青年委員會

    機械公會招新血 成立青年委員會

     為吸引年輕優異的新血輪加入,以利於經驗傳承、相互觀摩學習、資源共享、跨域創新與拓展國內外人脈,臺灣機械公會(TAMI)於10月22日正式成立青年委員會。首任會長張市育強調,鎖定要吸收的成員為55歲以下的機械業第二、三代及高階經營者,該委員會從6月開始招募,目前已有約120位會員加入,預定目標是180人,不僅是機械公會第30個成立的委員會,且是人數最眾多的委員會,在機械公會今年歡慶80周年之際成立,特別有意義。

  • 北市導護志工、義交長期缺人、老化 議員籲青年加入「城市安全」

    北市導護志工、義交長期缺人、老化 議員籲青年加入「城市安全」

    北市2024年設立青年局藉以推動青年多元參與與公共事務培力,不過北市議員王欣儀認為,在「城市安全」領域的青年參與仍是一片空白,建議應結合北市教育局與警察局,推動「青年交通導護志工」及「青年義交」計畫,讓青年成為城市安全文化的推手,同時補足長期的人力缺口。青年局回應,將研議專案協助媒合青年投入交通導護及義交等公共服務行列。

  • 嶺東科大就業博覽會 秋季登場

    嶺東科大就業博覽會 秋季登場

     為協助學生提前規劃職涯、強化就業競爭力,嶺東科技大學商管學院與產學合作處10月14日於寶文校區舉辦《2025工讀、實習暨就業博覽會》,以「鏈結跨域人才,開啟永續新職涯」為主軸,首度於秋季登場,打造校園與產業媒合新節奏。

  • 日本搶攻半導體 青森擁地緣優勢轉型矽谷北門

    日本搶攻半導體 青森擁地緣優勢轉型矽谷北門

     日本積極發展半導體,台積電於熊本二廠應興建工程展開,Rapidus於北海道千歲市的製造基地「IIM-1」成功試作2奈米。相關業者分析,青森作為北海道與東北(矽走廊)間的關鍵樞紐,將打通日本半導體產業任督二脈,除具備足夠的再生能源及穩定天氣外,也已聚集如探針大廠MJC、ULVAC濺鍍設備等企業,初見半導體聚落雛形。

  • 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 賴清德:攜手讓台灣成為創意無限的國家

    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 賴清德:攜手讓台灣成為創意無限的國家

    總統賴清德今(17)日為總統文化獎得主頒獎,並讚賞獲獎者貢獻,讓文化與藝術、社區、人道關懷等領域相互交織,綻放屬於台灣的獨特光芒,實踐「文化無框」的精神。他並強調,期待未來繼續與文化創意者攜手努力,讓台灣成為創意無限的國家,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多元與開放。

  • 頒總統文化獎   賴清德:實現「文化無框」精神

    頒總統文化獎 賴清德:實現「文化無框」精神

    賴清德總統今天頒獎給「總統文化獎」得主 肯定他們讓文化與藝術、社區、人道關懷等領域相互交織,綻放屬於臺灣的獨特光芒,實現「文化無框」的精神。也期盼未來持續與所有文化參與者攜手努力,讓臺灣成為創意無限的國家,也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多元與開放。

  • 《傳產》第三航廈陸續啟用 青埔高鐵特區中悅ITC國際商貿中心完銷

    中?建設機構旗下的八京建設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推出總銷約40~50億元的中悅ITC國際商貿中心已完銷,八京建設總經理鄭桂林說,青埔的商辦市場熱度很高,不過,近期受到川普對等關稅,及貸款限制影響,目前熱度有稍微降溫。

  • 宜蘭人市集雙十連假登場 實境解謎、走讀導覽 玩轉溫泉鄉

    宜蘭人市集雙十連假登場 實境解謎、走讀導覽 玩轉溫泉鄉

    2025年「宜!蘭人市集」壓軸場次即將在雙十連假登場,活動將於10、11日,為期兩天在礁溪湯圍溝溫泉公園舉辦,匯集50家在地青創品牌、7場表演、4條走讀路線及8場手作體驗,代理縣長林茂盛邀請民眾走進溫泉鄉,體驗宜蘭在地文化與生活風貌。

  • 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揭牌啟用 提供兩種空間選擇

    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揭牌啟用 提供兩種空間選擇

    彰化縣政府為鼓勵青年創業,在南彰化員林市打造的「圓林園青創基地」在今日揭牌,有3間「獨立辦公室」與30席「共同工作空間」,提供給想開公司行號的青年進駐,協助青年輕鬆創業,縣長王惠美表示,青年朋友在這創業可減輕創業初期的租金壓力,也能將基地作為公司及商業登記地使用,是青創交流的最佳據點。

  • 「台北好購」促企業拓展商機 青年局:協助提高能見度

    「台北好購」促企業拓展商機 青年局:協助提高能見度

    為協助北市新創及中小企業拓展商機,北市產發局2024年9月推動「台北好購推廣平台」,上架產品、提供採購媒合。北市議員陳重文指出,北市青年局4月提及盼協助輔導青年的商品上架平台、提供實踐機會,然而過了半年卻無任何成功案例。青年局回應,青年局主要聚焦企業登記前的創業培力工作,台北好購平台則為企業登記後的主要推廣管道,目前平台上亦有青年局輔導的團隊,也會協助有意上架的團隊提高能見度。

  • 認養人幸福來相聚!宜蘭家扶中心「牽手童行」洋溢感動

    認養人幸福來相聚!宜蘭家扶中心「牽手童行」洋溢感動

    宜蘭家扶中心今(14)日舉辦「牽手童行,快樂無敵」認養人與認養童相見歡活動,共89位認養人、認養童及家人參與,一年一度的聚會中,讓平日僅能透過書信往來的孩子與認養人,首次有機會面對面交流,在農場體驗及闖關遊戲的陪伴下,拉近彼此距離,現場洋溢著笑聲與感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