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紡纖的搜尋結果,共365筆
廣越(4438)今(10)日公布2025年10月營收,單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9.92億元,年增62.4%,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今年前十個月累計合併營收達168.16億元,年增17.5%,為歷年同期次高,顯示公司營運動能持續穩健。
成衣大廠振大環球(4441)今日公告10月營收6.42億元,雖然已進入傳統淡季,但受惠於主要客戶需求強勁,營收仍逆勢成長,年增63.09%。10月營收表現延續前3季財報亮眼趨勢,累計前10月營收達63.2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1.7%,已提前突破去年全年營業額,顯示整體營運動能強勁。
經歷過金融危機、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到現在的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競價傾銷,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認為,台灣的紡纖產業變得愈來愈脆弱,但紡織產業「中下游鏈不可中斷」,應以分工與合作、升級轉型、垂直整合正對全球競爭。
身為台南幫侯雨利家族第三代的侯博明,面對傳承接班,是以台南幫一直以來的「開枝散葉、生生不息」為企業傳承理念,落實世代延續與產業貢獻。
廣越(4438)今(5)日公布2025年第3季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成長。單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72.71億元,年增10.4%,創歷年同期次高;營業利益6.23億元,年增12.8%;稅後淨利5.18億元,年增32.7%;每股盈餘(EPS)5.05元,年增33.6%。累計前三季營收148.32億元,年增13.4%;營業利益8.77億元,年增36.3%,顯示本業營運動能持續增強、體質穩步升級。
全球聚酯粒供過於求,加上台灣輸美對等關稅稅率高於越南、印尼等地,不利出口,導致國內紡纖廠相關產線稼動率已下滑1~2成,平均只剩6成。
振大環球(4441)公布2025年第3季財報,前三季累計營收達56.84億元,稅後純益6.96億元,每股盈餘(EPS)11.38元。第3季單季EPS為6.07元,創下近兩年單季最高獲利紀錄,連續五年穩賺一個股本,展現強勁獲利實力。
油價下滑拖累紡纖上中游紡品價格,聚酯、尼龍、加工絲產品報價仍不理想,加上大陸產品傾銷壓力仍大,新纖、福懋、南紡、力麗、集盛等業者指出,需求降緩,產線稼動率提升不易,停工損失將衝擊第四季至明年首季獲利能力。
遠東新(1402)、新纖(1409)、集盛(1455)、福懋(1434)等紡纖上中游廠預估,關稅效應恐在明年引發通膨,降緩服飾市場消費動能,上半年營運仍需謹慎,但應該會比今年好。
台灣紡織業在全球永續環保、機能應用上居領先地位,為全球機能服飾、運動休閒品牌廠重要供應鏈。紡拓會17日指出,今年台北紡織展吸引全球17個國家、近70個品牌下單,預估未來可創造近20億元商機。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開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12家法人與業者,在「創新經濟館」展出65項橫跨六大領域的未來關鍵技術。其中最吸睛焦點,非現場高達5.5米、由工研院打造的「科技瀑布」莫屬!這套源自2025年大阪世博「生命劇場」的虛實互動展演系統,在日本透過超過500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同步律動,呈現臺灣軟硬體整合工藝。
中美關稅戰促使全球品牌服飾廠轉單,機能及羽絨服代工廠廣越董事長吳朝筆15日指出,旗下約旦廠受惠,產能持續滿載,營運貢獻度增強,預期今年第四季營收將創同期新高。
2025年台北紡織展(TITAS)14日登場,儘管台灣紡織產業目前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對岸產能過剩與低價全球銷售,及來自美國關稅壓力,不過國內紡纖廠領導人,包括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台塑集團總裁吳嘉昭、力麗集團董事長郭紹儀、集盛董事長蘇百煌等人都認為,關稅對景氣的影響將會逐漸淡化,現在已是谷底了,再壞也不會比現在壞了,相信明年會逐漸好起來。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10月14日於2025台北紡織展(TITAS)打造專館並舉行開幕儀式,整合工研院、紡織所、紡拓會、鞋技中心、塑膠中心及印研中心六大法人,展出台灣紡織產業在數位製程、循環再生與產品創新三大領域的42項創新成果。
「2025年台北紡織展(TITAS)」14日登場,雖然台灣紡織產業目前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對岸產能過剩與低價全球銷售,以及來自美國的關稅壓力。不過,國內紡纖廠,包括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台塑集團總裁吳嘉昭、力麗集團董事長郭紹儀、集盛董事長蘇百煌等人都認為,關稅對景氣的影響將會逐漸淡化,現在已是谷底了,再壞也不會比現在壞了,相信明年會逐漸好起來。
面對關稅、中國大陸競價,國內供應鏈紡纖廠指出,目前從全球品牌服飾廠接單量能來看,紡纖廠2026年的營運格局還是呈「上瘦下肥」。
臺北紡織展(TITAS)今(14)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遠東新(1402)以「AI Empowered, Innovation Driven」為主題亮相,展現創新研發與永續實踐的最新成果。今年展出包括榮獲義大利A’Design Award雙獎的智慧面料服飾、協助企業落實ESG的T2T(Textile-to-Textile)循環制服方案,以及推廣至公共場域的智能循環回收機,從材料創新、製程優化到回收再生,完整呈現紡織循環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竣邦-KY(4442)公布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1.87億元,月增93%、年增33%;第三季合併營收3.60億元,年增40%;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2.21億元,年增39%,9月、第三季及前三季營收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聚陽(1477)長年深耕台灣時尚產業,持續投入資源支持本土獨立設計師,從創作到品牌發展一路陪伴,更協助他們跨上國際舞台。除了製造端的穩健後盾,聚陽也透過跨界合作與國際展演機會,成為年輕世代設計能量的重要推手。
成衣大廠振大環球(4441)今(8)日公告9月營收8.19億元,月增23.04%、年增20.50%,受惠於客戶拉貨動能強勁,創下近三年新高。累計前9月營收達56.8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近3成,已逼近去年全年營收水準。隨著10月進入聖誕節前出口旺季,加上新品訂單啟動,第4季營運可望延續強勢,全年營收有望挑戰2022年的歷史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