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職業醫學的搜尋結果,共109

  • 吃到芬普尼蛋怎辦?毒物醫:1招加速排毒 天天吃要小心

    吃到芬普尼蛋怎辦?毒物醫:1招加速排毒 天天吃要小心

    食藥署9日公布彰化一處蛋雞場經檢驗發現農藥芬普尼代謝物含量超標,15萬顆雞蛋流入9縣市。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芬普尼為可能致癌物質,過去誤食病例,多是輕微頭痛、頭暈不適,多喝水能幫助排出體外,但很多人天天吃蛋,就擔心「排的速度追不上吃進去的速度」,早點釐清汙染源,是有必要的。

  • 芬普尼禁用8年 污染蛋哪來的 專家直指3可能

    芬普尼禁用8年 污染蛋哪來的 專家直指3可能

    衛福部食藥署9日晚間無預警公布,彰化一處蛋雞場經檢驗發現「芬普尼代謝物」含量超標,15萬顆雞蛋流入全台9縣市,緊急通知各縣市衛生局下架回收。台灣禁用芬普尼養禽8年,雞蛋污染源從何而來?專家直指3可能。

  • 別把AI當醫師!台大公衛研究:3大模型臨床表現低於60分

    別把AI當醫師!台大公衛研究:3大模型臨床表現低於60分

    不少民眾習慣透過AI尋求預防保健、醫療資訊。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玉山青年學者李達宇今(6日)發表一項7月刊登於《npj Digital Medicine》的研究,針對ChatGPT、Claude、Gemini3大主流模型在中風照護資訊的提供表現進行系統性評估,發現這些語言模型的臨床表現都低於60分,提醒民眾別把AI當醫師,緊急情況下的微小誤判,也會危及生命。

  • 專家:避免選購過度白亮、刺鼻大腸

    專家:避免選購過度白亮、刺鼻大腸

     中秋連假期間爆出食安事件,百威食品公司涉嫌以工業用雙氧水清洗、漂白豬腸。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部主任楊振昌5日表示,黑心業者為了牟利,竟用工業用雙氧水洗豬腸就是嚴重違規,一定要重罰;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則提醒消費者,若大腸過度白亮,就需要多留意。

  • 10年18人河豚中毒 加熱無法破壞毒性

    10年18人河豚中毒 加熱無法破壞毒性

     亂吃水產品,小心河豚毒素中毒。食藥署統計,2015至2024年10年間,國內發生6起河豚中毒案,造成1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專家指出,河豚、章魚、鰕虎魚等都含有河豚毒素,就算加熱也無法破壞毒性,食用後可能出現唇舌發麻、手腳麻痺,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呼籲民眾勿吃來路不明水產品。

  • 10年18人河豚中毒釀1死 專家籲:加熱也無法破壞毒性

    10年18人河豚中毒釀1死 專家籲:加熱也無法破壞毒性

    台灣水產種類豐富,小心吃到有毒河豚!食藥署統計,2015至2024年十年間,國內發生6起河豚中毒案例,總計18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專家指出,河豚、章魚等都含有河豚毒素,加熱無法破壞,食用後最快10分鐘,就會出現唇舌麻痺、手腳發麻,甚至癱瘓、呼吸衰竭、死亡,呼籲民眾勿吃來路不明水產品。

  • 下雨「生菇」別採 專家曝國內毒蕈破60種 1品種最容易被誤食

    下雨「生菇」別採 專家曝國內毒蕈破60種 1品種最容易被誤食

    隨著連續性的降雨與高濕度環境,國內多處地景近日出現蕈類異常茂盛生長的現象,例如高雄市鳳山區中央分隔島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類,以及屏東地區民眾分享自家棗樹上突生野生木耳。對此,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提醒,臺灣已知的毒蕈種類逾60種,民眾切勿自行採摘食用,以免引發中毒。

  • 雨後長菇別亂採 誤食恐致命

    雨後長菇別亂採 誤食恐致命

     連續性降雨後,多處出現蕈類異常茂盛生長的現象,包括高雄中央分隔島上大量繁殖的白色菇類、屏東民眾分享自家棗樹上突生野生木耳,都引起社會關注。專家提醒,坊間流傳的辨識毒蕈方式容易造成錯誤判斷,連專家也須靠完整的型態學特徵、分子鑑定資料來判定,民眾切勿擅自採摘、烹調或食用不明來源的蕈類。

  • 輪班、睡不飽 3成消防員高壓過勞

    輪班、睡不飽 3成消防員高壓過勞

     消防員除了出入火場,還要協助救災、救護、救難。最新研究指出,我國超過3成消防員長期處於職場高壓,更有過半睡眠不足。專家呼籲提升消防人員職業照護,調整執勤與待命時間、增進心理支持等,以降低工作場所的危險性,讓「火神」們更健康安全地守護家園。

  • 過半消防員睡眠品質差 專家揭4大壓力源:恐影響救災

    過半消防員睡眠品質差 專家揭4大壓力源:恐影響救災

    我國超過3成消防員長期處於職場高壓、過半數睡眠品質不佳。台灣職業衛生學會最新調查指出,近2成消防員曾因壓力與疲勞,影響救災工作的安全與效率。專家指出,減輕消防員壓力4大關鍵因子,為改善勤務時間、待命壓力、睡眠品質、提供完整情緒支持系統。

  • 食物中毒創近44年來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續暴增

    食物中毒創近44年來新高 今年首季790件持續暴增

    食物中毒風暴持續擴大!據食藥署資料,近40年來(1980~2020年)食物中毒案件暴增近8倍,去年更高達1750件,創下近44年來新高;CTWANT記者詢問發現,今年前三月食物中毒案件數為790件,較去年同期暴增5成。專家告訴CTWANT,餐飲供應鏈多元化,再加上國人習慣外食、外送取餐(皆歸類為餐廳食物中毒),經過多個環節、距離、時間,大大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才讓數據不斷攀升。

  • 熱傷害奪命!今夏逾222人就醫 醫揭:2小時不降溫恐致命

    熱傷害奪命!今夏逾222人就醫 醫揭:2小時不降溫恐致命

    極端氣候,熱傷害案例頻傳,據衛福部統計,今夏全國已逾222人因熱傷害就醫,光田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施旭姿提醒,長時間處於悶熱或高溫環境,或在高溫下進行重體力勞動與運動,都屬於熱傷害的高風險情境,應特別留意中暑風險,若熱傷害2小時內不降溫恐致命。

  • 北榮毒物專家楊振昌致力食安議題 獲衛福部專業獎

    北榮毒物專家楊振昌致力食安議題 獲衛福部專業獎

    衛福部日前舉辦12周年部慶,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等23人,獲2025年衛生福利專業獎肯定。楊振昌表示,感謝食藥署提名,個人貢獻有限,希望各界持續共同努力讓食安越來越好。

  • 久站不動 小心肌肉疲勞、足底痛

     許多行業如百貨專櫃、工廠作業員、餐飲服務業、醫療人員等,都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不知不覺對身體累積成傷害。醫師建議,如果必須站立在同一位置,至少每小時變換動作或原地踏步,但別以為站「三七步」比較輕鬆,反而可能對骨骼關節造成傷害。

  • 關稅談判傳開放美牛2遭禁品項 食藥署:不回應

    關稅談判傳開放美牛2遭禁品項 食藥署:不回應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對各國關稅政策,台灣對等關稅稅率仍未出爐,但據傳我國將開放進口過去管制的「美牛內臟、絞肉」,並將豬腎萊劑容許值比照國際標準,作為談判籌碼。衛福部食藥署表示,暫不做任何回應。

  • 骨折受傷後不能工作?她靠「這訓練」重返職場

    骨折受傷後不能工作?她靠「這訓練」重返職場

     29歲的張小姐在工作中不慎摔倒,導致左側肱骨骨折,緊急送往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接受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經過3個月的居家療養,原擔憂自身無法勝任原職,所幸該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的「職能復健機構」密集訓練,成功重返原職。

  • 暑假出國先打疫苗、備藥 苗栗醫院籲提早預約旅遊醫學門診

    暑假出國先打疫苗、備藥 苗栗醫院籲提早預約旅遊醫學門診

    暑假旅遊熱潮來臨,出國人數明顯上升。為確保民眾健康與安全,衛福部苗栗醫院提醒,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等地仍有登革熱、黃熱病、瘧疾與旅遊者腹瀉等傳染病風險,建議提前預約旅遊醫學門診,做好出國前的健康準備,降低罹病風險。

  • 鹽水漱口可以殺菌、抗病毒?醫生一次說清楚:恐讓口腔受損

    鹽水漱口可以殺菌、抗病毒?醫生一次說清楚:恐讓口腔受損

    近期Youtube上出現一些影片,稱用鹽水漱口能夠殺菌、消滅病毒、活化免疫細胞、改善鼻炎、治療打呼、口臭,如果再加上小蘇打粉,還能防蛀牙。對此,醫師指出,影片中鹽水濃度僅有0.5%,無法殺菌,只有清洗口腔的作用,和「一般清水漱口」差不多,且事實上要高濃度的鹽水才有殺菌效果,但這也無法時常使用,否則會造成口腔細胞受損。

  • 兒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藥物輕生 1年齡段成高峰期

    兒童中毒案逐年攀升 7成藉藥物輕生 1年齡段成高峰期

    我國兒童中毒個案逐年升,已占中毒事件近4成。醫師指出,兒少中毒原因近7成為「蓄意自傷、輕生」,尤其12~17歲階段進入青春期,更容易因憂鬱、現實感缺乏、衝動性高,藉由濫用「藥物」產生自傷行為。

  • 退休好生活》專責醫院診斷 職業病給付可簡化

     為縮短勞保被保險人因罹患職業病時,申請職業病給付之流程,可前往勞動部認可的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開具的職業病評估報告書或診斷證明書,且相關職業暴露證據完整,勞保局即參採認定按職業病給付,較於一般醫院送件,更加省時方便。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