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肛門指診的搜尋結果,共22

  • 排尿困擾多年 竟是三期攝護腺癌

    排尿困擾多年 竟是三期攝護腺癌

     75歲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然而,PSA指數逐步上升,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發現病灶位於傳統切片難取樣的攝護腺前區,確診為第三期攝護腺癌。

  • 達文西精準救援!三期攝護腺癌根除 保住排尿與性功能

    達文西精準救援!三期攝護腺癌根除 保住排尿與性功能

    75歲旅居國外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期間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雖於國內外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仍依醫囑持續追蹤抽血監測。然而,隨著PSA指數逐步上升,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鐘伯恩建議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 30多歲男常腹瀉不管 就醫直接摸到「整圈硬塊」3期腸癌了

    30多歲男常腹瀉不管 就醫直接摸到「整圈硬塊」3期腸癌了

    台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例大腸癌患者,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高翊凱分享,一名30多歲男子因頻繁腹瀉、糞便有血、體重減輕就醫,他於門診進行肛門指診,竟直接摸到男子直腸內有整圈堅硬的腫塊,進一步檢查確診是第3期大腸直腸癌,提醒上述症狀,都可能是腸癌表現,若症狀持續2周以上,應就醫檢查。

  • 2孝子陪父回診 意外發現也罹癌 醫:攝護腺癌遺傳機率高

    2孝子陪父回診 意外發現也罹癌 醫:攝護腺癌遺傳機率高

    攝護腺癌在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中,榜上有名。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表示,1名80歲男性患者,因為頻尿、解尿困難等問題,到醫院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經觀察病患皆由2個兒子輪流陪伴就診,考量該癌症遺傳的機會高,提醒民眾應定期檢查,未料卻發現2人也罹患攝護腺癌,驚呼「怎麼這樣?」。

  • 每年近萬名男性罹攝護腺癌 醫點名5類人高風險

    每年近萬名男性罹攝護腺癌 醫點名5類人高風險

    台灣每年新增9000多位攝護腺癌患者,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早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甚至因為骨頭痛,就醫才驚覺罹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有如「男性最害怕的癌症」,而年紀大、有家族史、愛吃油膩食物、長期抽菸,或有BRCA2基因突變者是5大好發族群。

  • 想放屁別忍!4屁味鑑別身體狀況 油耗味快就醫

    想放屁別忍!4屁味鑑別身體狀況 油耗味快就醫

    放屁為人體自然生理現象,但有時或許是健康狀況的警訊。大腸直腸外科陳威智表示,如果屁味帶有臭雞蛋味,可能是與吃太多肉有關;有臭酸味,可能代表有便祕情況,最值得注意的屁味是帶有腐敗與油耗氣味,這可能代表消化系統已出現問題,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 拜登攝護腺癌轉移到骨頭 醫:快把骨頭撐破的痛

    拜登攝護腺癌轉移到骨頭 醫:快把骨頭撐破的痛

    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罹患第4期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台北巿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醫師姜冠宇指出,這若發生在基礎較差的病人與家庭,恐怕就迎來安寧人生了,他表示,骨頭痛算是很難處理的疼痛,那種痛是因攝護腺癌細胞轉移後增殖,快要把骨頭給撐破了的痛,部分患者還可能因腰椎骨扁了而變矮。

  • 拜登罹攝護腺癌 醫示警這年齡最好發:3類食物可預防

    拜登罹攝護腺癌 醫示警這年齡最好發:3類食物可預防

    美國前總統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消息震驚全球。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以上男性,診斷中位年齡為67歲,建議平日可從飲食方面來防癌,特別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豆類與大蒜,對攝護腺健康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

  • 拜登罹攝護腺癌 醫看1指標惡性度高:注意5症狀

    拜登罹攝護腺癌 醫看1指標惡性度高:注意5症狀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昨(18日)發出聲明,證實拜登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且擴散至骨頭,評估攝護腺癌的惡性程度的格利森評分為9分。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維倫表示,9分意謂惡性度高,一般而言,對已骨轉移的患者,是以荷爾蒙療法為主,以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來抑制癌細胞生長,提醒中年以上男性,若有解尿不順、頻尿或一直有尿意,但難以排空等情況,建議就醫做攝護腺癌篩檢。

  • 50歲男解尿難 竟是第4期攝護腺癌:以為只是肥大

    50歲男解尿難 竟是第4期攝護腺癌:以為只是肥大

    攝護腺癌是國內男性第3好發的癌症。高雄一名50多歲男子,解尿總是滴滴答,他心想不過就是攝護腺肥大,並不在意,日前因尿不出來又腰痛,到義大醫院就醫,竟發現是罹患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骨頭,病程已屆第4期。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都有可能以排尿不順、滴滴答為表現,建議要先就醫釐清,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抽血1異常沒不適 一查竟大腸癌 高危族群小心了

    抽血1異常沒不適 一查竟大腸癌 高危族群小心了

    一名年長男子身體沒任何不適症狀,但抽血報告卻顯示有輕微貧血,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結果竟在升結腸處發現3公分大的腫瘤,另還有一顆約1.5公分大的息肉。醫師提醒,定期篩檢是預防大腸癌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50歲以上、飲食習慣不良、飲酒、吸菸、糖尿病、肥胖、排便習慣不正常等10大高危族群,更要特別重視。

  • 長者好發攝護腺癌 平均74歲確診

    長者好發攝護腺癌 平均74歲確診

     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受飲食西化、科技進步影響,在1980年每10萬人僅100人被診出攝護腺癌,到了2015年,則暴增為每10萬人5000例。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鉅棟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台灣平均確診為74歲,但這些人有4分之1在發現時都已轉移,由於切片檢查具有偽陰性,歐洲指引建議,只要高度懷疑罹癌,就應接受融合切片檢查,以利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

  • 男性排尿不順恐藏攝護腺癌危機 超過關鍵年齡要小心

    男性排尿不順恐藏攝護腺癌危機 超過關鍵年齡要小心

    8月父親節與祖父母親,除送父親與祖父禮物,也別忘記關心男性長者的健康!排尿不順是全天下男人步入中年的痛,這樣的痛超過一半是因攝護腺問題所引起,雲林縣北港媽祖醫院13日表示,民眾可透過攝護腺肛門指診及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或利用尿流速檢測儀,檢測尿量、流速及殘尿量多寡,盡早發現攝護腺問題盡早治療。

  • 「嘉明」變黃急就診 醫:出現5種顏色千萬別拖

    「嘉明」變黃急就診 醫:出現5種顏色千萬別拖

    一名男子因精液變黃就醫,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檢查後,研判是感染造成,要男子送精液檢查,男子卻說,除非實戰否則無法射精,呂謹亨稱也是頭一回碰到,只好請男子戴超薄保險套蒐集,提醒正常精液應是半透明、乳白或淡黃色,若是黃、黃綠、紅、暗紅、棕黑色,可能是有感染、結石或腫瘤應就醫。

  • 攝護腺癌是隱形殺手 醫籲定期檢查3大健康指標

    攝護腺癌是隱形殺手 醫籲定期檢查3大健康指標

    衛福部2023年統計,攝護腺癌是全台男性癌症死亡率第六名,通常發現時已到晚期,是隱形癌症殺手之一。明天迎來父親節,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提醒男性定期自我檢視「3大健康指標」,並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兩年定期做PSA篩檢。今年8月1日起,健保署延長新一代荷爾蒙口服藥物健保給付至3年,也將減輕患者負擔。

  • 男解便肛門出血 就醫檢查竟2癌上身

    男解便肛門出血 就醫檢查竟2癌上身

    苗栗50歲男子日前因上廁所肛門出血及排便有裡急後重感覺,前往到衛福部苗栗醫院直腸外科主任鄭智元就醫,經肛門指診及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罹患直腸癌,再經進一步電腦斷層影像檢查,又意外發現肺部有一結節,並經切片檢查病理報告診斷罹患肺癌,讓男子嚇得不知所措,所幸在積極治療後,已恢復日常生活。

  • 血便以為痔瘡 買藥膏擦不好 醫一查:大腸癌3期

    血便以為痔瘡 買藥膏擦不好 醫一查:大腸癌3期

    60歲蕭姓男子血便長達1年,起先以為是痔瘡出血,便自行在藥局購買藥膏塗抹,近期因出血量增加且排便困難,症狀沒有減緩,不得已只好前來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就醫。醫師在診間初步以肛門指診,即發現直腸腫瘤,隨後安排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影像及大腸鏡切片檢查,診斷為第三期低位直腸癌。

  • 7大腸癌高風險群 保健從日常做起

    7大腸癌高風險群 保健從日常做起

     「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結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藝人罹癌也時有所聞,其實,從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問題。

  • 吃蛋易得攝護腺癌?醫解答 2類高危食物曝

    吃蛋易得攝護腺癌?醫解答 2類高危食物曝

    攝護腺癌是男性獨有癌症,過去坊間流傳「吃蛋容易得攝護腺癌」的說法,到底是否為真?對此,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根據最新大型研究指出,吃蛋並不會造成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上升,反而更該注意的是,紅肉以及高鹽、高油飲食。

  • 英王查爾斯也中標! 4症狀攝護腺危險了、5大地雷飲食別碰

    英王查爾斯也中標! 4症狀攝護腺危險了、5大地雷飲食別碰

    英國皇室病號連連!凱特王妃宣布將進行腹部手術不久後,英國白金漢宮也宣布,75歲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預計下周赴醫院動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問題。攝護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若出現症狀未及早就醫,恐造成膀胱炎甚至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白金漢宮聲明中強調國王病情是良性,「就和每年成千上萬男人一樣,國王也要尋求攝護腺肥大治療。」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