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胰臟癌家族史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歌手坣娜傳出本月16日因病去世,據《ETtoday新聞網》報導,雖然她患有紅斑性狼瘡,但最終是因為不敵胰臟癌離世。胰臟癌又有「癌王」的稱號,患者確診時恐已到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皆是不敵此病。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惡性度高,早期不易發現,確診時往往已晚期或轉移,且預後不佳。醫師劉博仁指出,有多項國際研究指出,高糖飲食會讓胰臟癌風險明顯提升,特別是每天會喝上2杯含糖飲料的年輕人,胰臟癌死亡風險會飆增3倍,不可不慎。
一名40歲女子,不菸不酒,在公司健檢時,抽血發現腫瘤指數高,斷層掃描一掃,醫師驚覺「慘了」,居然有顆3公分的胰臟腫瘤,且肝臟、脾臟都有陰影,疑似擴散,高度懷疑是胰臟癌。醫師示警,有胰臟癌家族史、嗜吃紅肉等7類高危險族群,絕對要在還沒有症狀時,就開始做胰臟癌篩檢。
一名35歲病人平時不碰菸、酒,生活型態也很健康,沒有什麼症狀,但篩檢竟發現胰臟有一顆0.6公分腫瘤,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認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而該患者的罹病關鍵,醫師指出,在於其有胰臟癌家族史,並提醒若家族史中有胰臟癌、乳癌、大腸癌等都要小心,因為基因有些重疊。
全球掀起AI狂潮下,在醫療上有哪些大突破?CTWANT特別整理,近年台灣醫療界3大新躍進技術,包括透過AI提早揪出「癌王」胰臟癌、幹細胞治療讓癱瘓者重生、CAR-T治療全面擊潰癌細胞。這使得醫學概念不僅「有效治療」,更要進一步「預防疾病」,也讓許多患者新的一年看到新希望。
一名年約50歲的家庭主婦,因長期上腹疼痛而求診,照胃鏡發現有胃食道逆流,但在服用胃藥後,狀況非但沒好轉,甚至還加劇、從前面痛到背部,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最終確診為胰臟癌,僅再活5個月就不幸病逝。
衛福部日前公布國人癌症排名,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首度進入前10大。醫師警告,胰臟癌不僅正在上升,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尤其年齡不到55歲的年輕患者。若有3徵兆出現,應及早就醫。
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10大癌症榜首由肺癌拿下,擠下連續15年高居第一位的大腸癌。值得注意的是,有「無聲殺手」之稱的胰臟癌首度進榜。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胰臟癌有6大危險因子,包含吸菸、肥胖、喝酒、糖尿病、家族史、慢性胰臟炎等。其中他提到,若1位家人罹癌風險增加2倍,多位家人罹癌險增加7倍,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