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殺防治學會的搜尋結果,共19筆
根據衛福部統計,113年自殺死亡人數4062人,較前一年增加164人,自殺重回國人十大死因,15到64歲自殺死亡人數全面上升,反映出青壯世代承受的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風險不容忽視。專家指出,大部分自殺死亡者未有機會進關懷訪視系統,尤其男性高達近8成,可能和不願求助有關。
根據衛福部統計,113年自殺死亡人數超過4千人,較去年增加164人,自殺也在14年後重回國人十大死因,15到64歲青壯年自殺死亡人數全面上升,反映出青壯世代所承受的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風險不容忽視。專家指出,大部分自殺死亡者未有機會進關訪系統,尤其男性高達近8成,可能和不願求助有關。
由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主辦,多個專業團體協辦的「2025精神疾病病人職場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研討會」,15日至16日在台北盛大舉行,並獲環衛立委力挺,凸顯社會各界對此議題的高度關注。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14年後自殺重返10大死因,令國人震驚。其中15-65歲自殺的人數均呈上升,這波上升的趨勢,仍凸顯國人身心健康問題亟需重視。
衛福部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14年後自殺重返10大死因,令國人震驚。其中15-65歲自殺的人數均呈上升,這波上升的趨勢,仍凸顯國人身心健康問題亟需重視。
時隔14年,自殺重回十大死因!衛福部16日公布2024年國人十大死因,自我蓄意傷害(自殺)自2010年後首度回榜,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以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25.5人最高。自殺死亡人數則是45至64歲壯世代1405人最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表示,政府對促進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經費偏低,呼籲政府提高防治預算。
近期輕生事件頻傳,專家指出,精神疾病及自殺行為受到多重原因影響,呼籲自殺防治策略應多管齊下,透過早期教育、憂鬱與自殺去汙名化推動,讓大眾成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守門員」,讓有憂鬱傾向者,能盡速尋求專業諮商服務或精神治療。
嘉義市運用科技與創新,成功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宜居城市,並連續三年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肯定!
嘉義市政府參加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以「水域型AI人形辨識系統」結合「大聲公」,打造全新水域防治模式獲獎,獲得肯定之餘,市府今年將在蘭潭環潭周邊建置光纖網路,並新增10支360度廣角監視鏡頭,擴大監測範圍,減少水域死角,另3月1日起,「大聲公」也拓展至嘉油鐵馬道,目前鐵馬道違規事件已大幅減少逾50%。
嘉義蘭潭水庫過去4年來,累計有35件落水救援案件,又以2022年16件為最多,今年市府引進AI人形辨識系統,自4月1日至5月15日止,一共偵測到超過1600件起進入水域事件,AI辨識結合「大聲公」提示驅離,經過市府宣導和媒體報導後,5月15日到11月底,偵測案件僅剩200餘筆,月均案件減少率達34.6倍以上,大幅減少落水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創新作為榮獲2025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殊榮,市府已預告明年將持續擴大水域監控範圍。
知名作家瓊瑤留下遺言「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這些話再度引發安樂死議題的討論。衛福部長邱泰源5日表示,在討論安樂死之前,可先思考安寧緩和醫療,「安寧緩和做得好,安樂死並不是不存在」,台灣擁有亞洲第一的安寧緩和醫療實力,足讓病人追求生死兩相安,但安樂死並非自然死亡過程,爭議較多,暫時不考慮。
86歲知名作家瓊瑤(4)日在淡水住家傳輕生,台灣自殺防治學會今(5日)發布聲明,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為全年齡層最高,原因包括親人離世、行動失能、健康退化等,都會加重負面影響,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應慎防輕生危險因子,並留意徵兆,包括突然情緒低落、贈送珍貴物品、或是突然平靜或開朗,與先前低落情緒形成反差都是警訊。
迎接新生命本該是開心的,但不少媽媽卻在產後面臨荷爾蒙、家庭關係改變,而發生產後憂鬱症。澳洲學者表示,荷爾蒙會在性別、懷孕,對憂鬱症有一定影響力。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也倡議,孕婦健檢納心情指數,提早覺察避免憾事。
每年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根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為3,898人,為近5年來新高;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分享,透過「問」、「應」、「轉介」3步驟,人人都可以扮演預防自殺重要角色。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為3800多人,比前一年增加100多人,增幅2.9%,居國人死因第11位。專家直言,台灣自殺數據比全球平均高出2成,尤其年輕族群自殺率10年增加1.5到2倍,建議民眾以詢問、傾聽自殺敘事,取代勸退、說教,才是更好方法。
每年9月10日為國際自殺防治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推動之「世界自殺防治日」,2024年自殺防治優質媒體報導獎,今天舉行頒獎,中國時報健康中心記者王家瑜,關心孕婦產後憂鬱問題,獲得優勝;健康中心記者林周義則關心年輕人鬱卒,但時下免費諮商亂象多報導,則獲得佳作獎肯定。
新北市蘆洲區近期發生人倫悲劇,69歲涂男與39歲長子陳屍住家臥室,一度傳出是長子殺父後輕生,經相驗後案情逆轉,檢警研判涂父殺死最放心不下的長子後再同赴黃泉,引發社會深切關注。自殺防治學會指出:輕生是一個從「想法」到「行動」的複雜過程,並非單一危險因子所致,近年來的輕生通報數據顯示,「情感與人際關係」是導致輕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若發現身邊的人透露出低落、無望的情緒或輕生意念時,應發揮守門人的關懷精神,主動伸出援手。
警政署25日表示,近期發生數起員警自戕憾事,警政署長黃明昭責請各級幹部多關懷同仁,提升辨識高關懷人員的敏感度,發現異狀應積極介入處理,有諮商需求者協助轉介合作諮商機構,並要求關老師落實巡廻走訪各單位,加強宣導各項諮商管道及諮詢專線,鼓勵同仁善加運用。
農曆春節前夕,春安工作剛起跑,警界再傳憾事。台中第三分局勤工派出所裘姓所長3日深夜在準備擴大臨檢時,領槍後被同事發現陳屍所長寢室,腦部中彈,倒臥血泊。檢警4日相驗遺體,確認死因沒外力因素;據了解,裘上月取締酒駕曾挨告傷害,初步和解不成,最近情緒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