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華語教育的搜尋結果,共27

  • 《其他股》雙線擴張 卓越2026年添成長動能

    卓越成功(2496)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2.34億元、年增3%,稅後淨利0.4億元,年增1%,每股盈餘2.09元;累計前三季營收6.38億元,稅後淨利0.83億元,每股盈餘4.36元。董事長曾淑鈴表示,隨著國內展校與海外布局同步推進,營運動能持續增強,2026年將邁入雙引擎成長的新階段。

  • 鼓勵外國生來台讀學位 教育部台華獎逾1500名獲獎學金

    鼓勵外國生來台讀學位 教育部台華獎逾1500名獲獎學金

    為鼓勵優秀外國學生來台攻讀學位或研習華語,教育部舉辦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計畫,吸引世界各地優秀學子來台學習。114年度台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共計有來自超過80個國家,逾1500名優秀學生受領獎學金。

  • 元智大學攜手越南雒鴻大學 以AI科技開創華語教學新模式

    元智大學攜手越南雒鴻大學 以AI科技開創華語教學新模式

    為推動國際教育交流並引領華語教學創新,桃園市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在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支持下,與越南姐妹校雒鴻大學攜手合作,展開為期一個月的海外實習計畫。元智大學表示,這次合作結合AI科技與華語教學,讓越南學生體驗全新的學習模式,開啟語言教育數位轉型的新篇章。

  • 故宮×高教基金會聯手!打造華語學習國際新場域

    故宮×高教基金會聯手!打造華語學習國際新場域

    為深化國際青年教育與華語文學習資源合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今(2)日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告故宮成為國際青年抵台學習體驗必要場域,並將故宮典藏知識納入華語文教學資源。合作備忘錄簽訂時間為期3年。

  • 桃園元智大學華語中心耗資千萬 國際級專屬教學區隆重落成

    桃園元智大學華語中心耗資千萬 國際級專屬教學區隆重落成

    桃園市元智大學耗資千萬改建的專屬華語教學區正式啟用序幕,22日舉行華語中心落成典禮,由廖慶榮校長、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侯佳齡局長,以及多位中小學與高中校長共同出席,見證元智大學在推動華語教育與國際交流上的重大成果。

  • 大葉華語研習團 促文化交流

    大葉華語研習團 促文化交流

     大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暑期舉辦「越南胡志明市國際高專華語短期研習團」,結合華語學習與文化體驗,餐旅管理學系林言叡老師指導學生製作「酥脆白玉蝦仁捲」,透過台灣料理實作,加深學生對台灣飲食文化的理解。烹飪課由餐旅系林言叡老師指導,他表示,「酥脆白玉蝦仁捲」的材料包含黃豆皮、蝦仁、培根、豆腐等,沾濕粉油炸後撒上香菜提味,其中香菜是台灣料理的特色元素,透過這道菜,學生可以更認識台灣的飲食文化。

  • 東海華語教育結合在地文化 受邀全國講座分享經驗談

    東海華語教育結合在地文化 受邀全國講座分享經驗談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主辦的「2025全國大學校院華語教育人員專業研習講座」近日隆重舉行,東海大學華語中心代表中臺灣受邀出席,參與「從山海到街巷:全臺文化體驗教學分享」焦點座談,深入探討語言學習與文化體驗的交織與實踐。

  • 因應台積電熊本設廠人才培育 半導體日本專班學生來台報到

    因應台積電熊本設廠人才培育 半導體日本專班學生來台報到

    因應台積電在日本熊本設廠,日本急需半導體人才,明新科技大學招收首批半導體日本專班學生近日完成報到,將在明新科大展開半導體學習之旅,也是國際產學合作與跨國人才培育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 國際事務主管圓桌交流會 深化臺美教育合作

    國際事務主管圓桌交流會 深化臺美教育合作

    為持續拓展臺美教育交流,教育部委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與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合作,於3月14日在臺北文創(松山文創園區)辦理「2025臺美國際事務主管圓桌交流會」,有美國16所大學及我國40所大學包含正副國際長、組長、主任等負責國際教育事務之主管及行政人員共計近70名代表參與,就雙邊學術與研究合作經驗交流與意見分享。

  • 臺師大境外生佔比居全國之冠 打造華語教學殿堂

    臺師大境外生佔比居全國之冠 打造華語教學殿堂

    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再創新紀錄!根據教育部統計處113學年度數據顯示,臺師大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躍居全臺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高等學府。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這項亮眼成果不僅展現臺師大在國際招生與多元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表現,也凸顯學校長期推動國際化政策的成效。透過雙語教育、跨國合作計畫及完善的境外生支援機制,臺師大正穩步邁向全球化學術殿堂,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

  • 台師大境外學位生逾1700人!成全台國立大學佔比最高

    台師大境外學位生逾1700人!成全台國立大學佔比最高

    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度數據顯示,國立台灣師範境外學位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12.05%,目前突破1700人,躍居全台國立頂尖大學中境外學位生佔比最高的學校。而僑生佔比保持連續多年第一,今年又較前年更提升為6.65%,繼2024年獲教育部認可,升格為雙語標竿大學後,台師大再創新紀錄。

  • 臺師大理學院舉辦臺歐澳研討會 促進國際深度合作交流

    臺師大理學院舉辦臺歐澳研討會 促進國際深度合作交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迎來70週年慶,2月17日至18日舉辦「臺歐澳研討會」,邀集來自捷克、德國、羅馬尼亞及澳洲等七所姊妹校的20位學者,聚焦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與校務行政五大領域,深度促進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

  • 暨大召開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 國內外學者聚焦AI與永續發展

    暨大召開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 國內外學者聚焦AI與永續發展

    台灣華語文教學領域的年度盛事,「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召開,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華語文年會與研討會主題為「華語文教學的創新與永續發展—AI.僑教.跨領域.全球連結」,聚焦探討華語文教育的永續發展,以及國際間華語文學習的需求,特別是如何在全球化及科技迅速變革的背景下,對於AI工具應用於教育的熱烈討論,與會學者都認為,推動華語教學的創新及永續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 東海大學華語中心勇奪倫敦設計金獎 打造沉浸式華語學習新標竿

    東海大學華語中心勇奪倫敦設計金獎 打造沉浸式華語學習新標竿

    東海大學華語教學中心迅速崛起為中部優質華語文教育機構,成為中部地區語言學習者的首選,以創新教學環境與卓越師資,成功結合華語教育與文化交流,吸引來自全球的學生。

  • 中部華語教育第一品牌 東海大學華語文中心獲2024年倫敦設計大獎金獎

    中部華語教育第一品牌 東海大學華語文中心獲2024年倫敦設計大獎金獎

    東海大學華語文中心以融合傳統文化、現代設計與永續理念的創新學習空間,榮獲2024年倫敦設計大獎「機構與教育空間」類別金獎,成為國際設計與教育界的矚目焦點。憑藉一流的師資、卓越的教學環境及豐富的國際學生資源,華語文中心成功奠定了「中部第一華語教育品牌」的地位,成為全球學生探索華語學習與文化交流的最佳選擇。

  • 台美攜手推動華語教育 選派147名師資赴美教學

    台美攜手推動華語教育 選派147名師資赴美教學

    在台美教育倡議、行政院「華語教育2025計畫」架構下,今年已選送我國147位華語師資赴美教學,2024年全美外語教學協會近日於美國賓州費城會議中心舉行,教育部補助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統籌策展,持續與相關單位合作推廣台灣華語文學習優勢。

  • 台師大與馬來西亞董總文化交流 首度輸出我國媒體素養教育

    台師大與馬來西亞董總文化交流 首度輸出我國媒體素養教育

    台灣師範大學自109年透過產學合作計畫成立「媒體素養教育基地」後,即積極推動全面性媒體素養教育,10月15日更首度跨足海外,應邀至馬來西亞多所獨立中學與大學,除分享媒體素養推動經驗外,並拜會該國掌管華文教育、有馬國「民間教育部」稱號的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主管,雙方達成共識,明年台師大將協助該會辦理高中生媒體素養教育營隊,從台灣輸出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經驗。

  • 大陸用語非統戰 小野指文化有包容性

    大陸用語非統戰 小野指文化有包容性

     兩岸流行用語相互影響屢見不鮮,卻時常在台引發「統戰」之爭,文化部長李遠(小野)6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時,被問到小學生寫「估計」一詞被老師標註「中國用語」,部長自己用不用?他回答:「會啊,我這一整代人都是華語教育」。李遠也表示,不覺得大陸用語是統戰,政治是一回事,文化是包容性的。

  • 小學生寫「估計」遭糾正別用對岸用語 文化部長李遠這樣說

    小學生寫「估計」遭糾正別用對岸用語 文化部長李遠這樣說

    「語言使用越自然越好」文化部長李遠6日在立院教文會進行國家語言發展法專題報告並備質詢,針對立委洪孟楷詢問日前小學生生活札記使用「估計」一詞,被老師標註「別用中國用語」,他詢問部長是否會使用「估計」一詞,李遠表示:「我會啊,我這一整代人都是華語教育」。

  • 台日大學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雙邊高等教育交流里程碑

    台日大學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雙邊高等教育交流里程碑

    由我國12所大學組成的「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22日與日本「九州沖繩開放大學聯盟」福岡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雙方由台大校長陳文章、九州大學校長石橋達朗作為代表進行簽署,並於簽約典禮後舉辦雙邊高等教育論壇,深化聯盟學校間認識與理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