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處遇制度的搜尋結果,共05筆
攸關5萬多名受刑人權益的「累進處遇」制度,自1947年實施至今已78年,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獄政改革結論,建議審慎考慮廢除累進處遇制度。法務部8月預告修正《監獄行刑法》,將累進處遇制度改為「階段處遇」制度,原本複雜的打分數評分方式,將改採考核制。犯防學者賴擁連指出,法務部修法版本讓矯正人員仍保有大量的考核權,並擴大一些提早釋放制度,讓表現良好者透過自己努力的表現善行提早出獄,他支持這個版本。
因應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對於獄政改革的結論,法務部日前預告修正《監獄行刑法》部分條文,將廢除已實施78年的受刑人「累進處遇」制度,改成「階段處遇」制度。矯正署官員表示,打分數為主的評分方式,將改採考核制,並搭配縮短刑期激勵受刑人努力進級,同時也將返家探親明文列為獎勵項目之一。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18日與高雄高分檢、臺南高分檢等檢察機關,以及獄政管理、毒防機關等共15個單位共同簽署MOU,將協力創建大南方柔性司法專班,針對南部地區之受刑人、少年受刑人、更生人、藥癮者、馨生人(指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量身規劃一系列課程,期望引領其社會復歸,並提升就業競爭力。簽約儀式見證人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市府對此一合作案將全力支持。
行政院會29日通過「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預計2025年至2030年將投入56億3,100萬元,打造支持及友善的環境,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福祉,將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發展網路成癮介入方案,並且布建資源降低自殺死亡等。
衛福部今於行政院會報告「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將結合各部會,從中央到地方、公私協力,共同推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工作,預計明年至2030年投入56.3億元,打造支持及友善的環境,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