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衛星雲圖的搜尋結果,共86筆
中颱鳳凰持續增強,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衛星雲圖,直呼「環流很大」。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則表示,台北市部分地區山坡因日前的大雨而滑落,感謝工務局大地處日夜趕工,可以在明天全部噴漿完成,做好防颱準備;李更表示,11月颱都是不好惹的,呼籲市民「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中颱鳳凰持續增強,預計今將升級強颱,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貼出衛星雲圖,直呼「鳳凰環流很大」,並表示目前為止電腦模式對鳳凰的路徑和強度都掌握得很好,不過北轉後的預報就較分歧;氣象粉專也指出,颱風最新路徑沒有太大變化,不過侵襲台灣的時間往後延半天左右,周三(12日)上午暴風圈觸陸,中心預計周四(13日)凌晨從彰化至台南之間登陸。
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持續朝菲律賓呂宋島進逼,雖目前仍維持輕度颱風強度,但很快就會升級為中度颱風。中央氣象署最新預估路徑也出爐,依照圖片資訊,鳳凰將會從高雄、台南、嘉義一帶登陸,成為繼去年山陀兒後,第二個從南部登陸的颱風。
明(8)日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的天氣,只有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偶有零星短暫雨。氣象署指出,下周一(10日)到下周四(13日)是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各地降雨機率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分析,颱風下周一開始北轉那一段路,一定會逐漸減弱,北部、東部不會沒事,颱風外圍環流搭上東北季風,天氣肯定是爛。
位於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已於今(6)日凌晨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粉專「氣象報馬仔」發文指出,10日後有較強冷高壓南下,迫使太平洋高壓勢力往東退,使得鳳凰路徑明顯北轉,未來有登陸台灣陸地之趨勢,桃園以北地區及基宜花東地區於11月10至12日期間,需留意豪雨等級降雨。另一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則指出,鳳凰颱風很大一隻,大環流的颱風加東北季風,風雨會相當有感。氣象署的降雨預報顯示,11日到12日,半個台灣出現高降雨量的紫色。
位在大西洋的颶風梅麗莎(Melissa)日前登陸牙買加,造成慘重傷亡,已知至少41人死亡。橫掃牙買加、古巴等國後,目前持續朝著北大西洋前進,其風速也打破颱風(颶風)登陸時最高紀錄,日前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也派遣飛機冒險進入風眼,畫面流出震撼眾人。
今天至下周一(4至6日)中秋連假受太平洋高壓影響,除了今天台東、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外,大部分地區晴朗穩定。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目前日本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94W正在發展,今、明(5日)天有機會增強為熱帶低壓或第22號颱風「哈隆」,預計往西北轉北、再轉向東北拋物線移動,但轉向預報相當分歧,有些距離台灣很遠,有些則離很近,下周要密切觀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因為樺加沙颱風溢流成災,造成下游光復鄉多人死傷。針對監測、通知、疏散是否有疏失,朝野都在追究責任。對此,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28)日分享光復鄉的衛星影像,直呼「防災是個整體戰,必須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災後應該有專業的檢討,非專業的究責對防災永遠是個傷害大於建設的事!」
中度颱風樺加沙下午2時中心位置在北緯16.8度,東經129.0度,以每小時6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氣象專家吳聖宇稍早發文指出,該颱風明顯增強,已經逐漸可見到雲捲型態的風眼,未來威力將持續提升,並且範圍將會變得更加巨大,暴風半徑上看300公里。同時他還指出,暴風圈外圍則將會掃過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市。另從氣象署最新衛星雲圖可以看到,樺加沙颱風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雲捲型態風眼。
今天(29日)傍晚高空冷心低壓將再次通過,氣象專家表示,這次和前幾天的狀況類似,且範圍很大,午後熱對流的強度比預期旺盛,西半部山區至平地容易出現大雨或大雷雨,尤其西南部地區可能有雷擊、強陣風及冰雹等劇烈天氣現象,持續至入夜。
今年第 12 號颱風「玲玲」今(21)日上午在日本鹿兒島縣外海生成,氣象署表示,目前颱風中心位於長崎南方海面,向東轉東北東朝日本九州方向移動,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預估今日下半天登陸日本九州,之後逐漸減弱回熱帶低壓。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警告,雖然颱風強度不強,但是近中心持續有強對流發展,「目前雲圖看到的對流很強,雖然範圍不大,這樣的對流在陸地上還是很容易造成災害!」
冷心低壓20日通過台灣高空,增強午後對流發展,中央氣象署12時許對台中市、南投縣等地發布大雷雨訊息,合歡山區下午1時許下雨,還伴隨冰雹,直徑約半公分冰粒落地發出噗哩啪啦聲響,讓遊客又驚又喜直呼「下冰雹耶」!
受低壓帶影響,今(27)日西半部地區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地區則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晚起整體雨勢增加,中南部地區降雨更持續、範圍更廣,中南部地區有局部豪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衛星雲圖,指出台灣附近共有兩團雲系,兩者之間隱約有一條雲帶相連,「理論上,左邊的雲團會往下(南)移而影響台灣!」,降雨熱區應是中南部。之後鄭明典進一步發現,雲圖在台灣中部位置出現一個小點,值得觀察。氣象署已在17時對南投縣發布大雨特報,南投山區有局部大雨。
由於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今(9)日各地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西半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尤其在新竹以南地區有局部豪雨,東半部地區及澎湖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東半部山區有局部大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享衛星雲圖,表示台灣左下方正有一股增強的西南風,一波一波的湧向台灣,「西南風或西南氣流的降雨型態還會持續一陣子!」,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颱風丹娜絲於8日晚間9:36登陸中國浙江,強度持續減弱,相反地外圍環流卻反而迅速增強,甚至比本體還要猛,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也貼出9日0:30的衛星雲圖照,直言真的很像丹娜絲又回來了,甚至中間還有眼睛。
今天受低壓帶影響,且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中南部地區從清晨起就出現明顯雨勢,接近中午仍未停歇,其中彰化縣已升級大豪雨。氣象粉專表示,因強烈雷雨帶影響,彰化地區出現非常猛烈的雨勢,時雨量高達134毫米,相當驚人。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提醒,台中至彰化近海的對流胞發展旺盛,雲頂出現均勻的波紋,局部地區可能有狂風暴雨加冰雹。中部民眾全嚇壞,直喊「雨用倒的、狂打雷,比昨天颱風還可怕。」
中度颱風丹娜絲目前中心已到澎湖南方約110公里之處,以時速28公里持續向東北前進,且過去數小時仍在增強,颱風眼已經清晰可見。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揭露另一隱憂,表示北方水氣也來攪局,且東北外海的旋轉風場,恐與丹娜絲發生交互作用。
丹娜絲今(6日)上午11時升級為中度颱風,但並沒有停下腳步,仍持續增強中,結構也迅速整合,如今從衛星雲圖來看,已經出現明顯的颱風眼。粉專也示警,颱風的走法對西南沿海威脅非常嚴重,務必注意淹水、海水倒灌發生。
丹娜絲今上午升級為中度颱風,暴風圈逐漸進入西南部近海,往台灣海峽前進。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丹娜絲的眼牆雲系目前環繞範圍已經超過半圈(180度),且眼牆雲系的降雨效率很高,碰觸台灣地形時可能造成狂風暴雨。氣象專家吳聖宇也指出,丹娜絲是小鋼砲型,今天深夜到明天上午,颱風中心很靠近新竹到台南之間的陸地,若登陸將非常罕見,過去登陸台南以北的颱風有鼎鼎大名韋恩颱風,民國75年登陸濁水溪口。
輕度颱風丹娜絲仍持續增強中,預估將一路穿過台灣海峽北上,不會登陸,但暴風圈將壟罩西部與南部地區。對此專家表示,丹娜絲環流範圍相當廣闊,是主要為台灣帶來大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