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規模成長的搜尋結果,共490筆
富邦金(2881)10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211.0億元、稅後淨利179.2億元。累計前10月合併稅前淨利1,258.7億元,稅後淨利1,088.4億元,EPS為7.51元。富邦金及子公司富邦人壽單10月獲利均為歷年同期新高;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單10月及累計前10月獲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營收亮眼,股價今(11)日僅小漲,站回短期均線。
國泰金(2882)10月稅後淨利194.4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達942.2億元,每股盈餘達6.16元。子公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稅後淨利創同期次高。
從銀行業起步、跨足外資體系,再轉戰國內投顧並一路晉升至總經理與董事長,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的職涯路徑看似順遂,其實一路都在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他說,20多年來始終圍繞兩個核心,分別為「持續學習」與「換位思考」,擔任高階主管,為一場不斷成長與自我進化的旅程。
HDI廠華通(2313)114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1.55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1.81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3.61元,創近20年來同期次高,華通表示,公司在AI伺服器和光通訊領域展現初步成績,吸引不少國際客戶前來洽談,雖然目前在集團營收占比低,但呈現出貨倍增,在新產能開出後,可望成為下階段成長動能。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6.8億元,月增2.15%、年增4.99%,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63.03億元、年增28.47%,已超越2024年全年57.98億元、提前改寫年度新猷。
隨著通訊對於現代人們的生活影響不斷擴大,期待能夠隨時隨地,不受地理限制的連網需求與日俱增,結合衛星與行動網路的裝置直連(Direct-to-Device;D2D)通訊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焦點。DIGITIMES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在政府資助、全球加速低軌衛星部署及火箭發射成本大幅下降的推動下,全球D2D服務市場發展前景明朗,估計至2032年市場規模上看152億美元,2025年至2032年整體市場規模成長逾6倍。
台灣壯大資產管理業,可借鏡國際經驗。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指出,迎向國際挑戰可參考韓國做法,思考訂定「資產管理業專法」,改善目前法規採行業別監理,相關業法及管理辦法龐雜,主管機關及業者均花費大量資源、業者遵循不易等問題。
金融市場行情熱絡,加上資金流入,推動23檔ETF規模創高,其中有七檔ETF近三月規模更出現翻倍成長,以股票型ETF占多數。近三個月規模增幅第一的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規模增胖高達372.15%至234.52億元,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國泰US短期公債(00865B)也有都成長2倍以上。
今年全球股市頻頻創高,台股也不例外,加上國內新型ETF上市助陣,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也攀高峰,以個別投信公司來看,38家投信中有14家投信規模創下新高,前三季規模增加逾千億元的元大、群益、富邦等大型投信都名列其中,若以增幅來看,統一投信則增加近3成居冠。
AI伺服器熱潮未歇,台達電董事長鄭平30日法說會上直言,市場需求很旺,產線已逼近滿載,泰國與美國廠區同樣緊繃。其中,泰國有3座新廠預定於今年底完成建置,率先開出新產能以支應急單;美國廠則依客戶要求增設液冷系統產能,預計明年起陸續啟用。為緩解短期壓力,台達電已與客戶協調,部分「非美訂單」可回到中國大陸廠區製造。
金管會為力拚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過去一年多已聲勢浩大鬆綁超過50多項法規,而「高雄資產專區」也洋洋灑灑的開放了38項業務,但有如「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一樣」,法規鬆綁永遠差一條沒鬆綁「私募基金、未具證境外基金委託總數不得超過99人」,而業者反應,這條就像緊箍咒一樣讓整個業務量無法爆發成長。
臺灣證券交易所馬不停蹄展開國際行銷,日前出席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第64屆年會,分享臺灣ETF發展時指出,臺灣ETF市場近十年資產規模成長超過36倍,增速為全球平均的6.7倍,躍居亞太第三大ETF市場,總資產規模已達1,955億美元。
盤勢創高後進入震盪,高股息ETF又再度吸引市場目光,檢視高股息ETF表現,近年搭上台股多頭列車經歷一波上漲風潮,除了成份股漲勢帶動以外也加上配息逐步累計績效,檢視前十大巨型高股息ETF績效市況,隨台股於上周再寫歷史新高,目前已有五檔ETF在掛牌後陸續達成100%的含息累計報酬表現。
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內高人氣的自助餐廳「探索廚房」,9月啟動大翻新,經過1個多月的裝修,10月16日以全新面貌回歸。2.0版的「探索廚房」在料理種類與食材等級上全面提升,以「單點餐廳的水準、吃到飽的形式」為核心,主推龍蝦、松葉蟹腳、帝王蟹腳等逾50款高檔海鮮以及和牛4吃,甚至祭出比臉大的「和牛握壽司」、過年才有的「佛跳牆」、源自英國皇室的行動甜點車、全台罕見的智能調酒機等全新菜式與設計,提供饕客吃Buffet的全新體驗。
貝萊德20日舉行簡報會,貝萊德亞太區iShares主管Nicholas Peach分析,全球ETF資產管理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2.8兆美元成長至2024年的14.7兆美元,預計2030年後,也就是未來十年,將會翻倍至30兆美元。
近一季新高行情帶動各類主動式操作基金規模同步增長,跨國平衡型規模成長逾2成最亮眼,在各類海外基金中稱冠。投信法人分析,這波全球股市驚驚漲創新高行情,各類海外股票型、平衡及組合型基金規模同步受惠,但逢高獲利了結影響,跨國股票型基金規模漲幅僅3%,反觀跨國平衡型基金,因股債多資產布局特色,吸引投資人持續投入,交出成長逾2成佳績。
今年投信業者推出的主動式台股基金,在報酬率出色下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尤其大盤創高進入震盪之際,頻頻闖進每天成交量前十名的台股ETF排行榜之列,甚至每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統計,也首度驚見主動式台股ETF空降入列,可見這ETF新型基金,已成為市場新寵。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
美中貿易衝突,投資人趁勢上車,13、14日台股ETF獲逾200億元淨申購,其中0050即獲154億元買盤,占比超過7成,15日規模並在台積電法說會前夕率先突破8,000億大關,來到8,126億元新高,再創ETF全新里程碑。
10月台股ETF除息秀上演,進入除息搶錢高峰期。法人指出,隨台積電法說會登場,帶動台股再挑戰新高,激勵10月以來台股除息ETF中,高達18檔維持績效、規模雙成長,重啟市場申購「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