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解剖室的搜尋結果,共25

  • 冬眠熊被吵醒吃人!解剖驚見嬰兒手 恐怖札幌丘珠事件還原

    冬眠熊被吵醒吃人!解剖驚見嬰兒手 恐怖札幌丘珠事件還原

    日本今年幾乎天天都有熊攻擊人的消息,已有13人喪命熊爪下。昨天清晨青森縣一家拉麵店57歲男員工在準備開店時,遭到1隻體長約1公尺的熊襲擊,他用力把熊甩開,熊隨後逃走,他僅眼睛附近受傷,撿回性命。如今日本人聞熊色變。事實上,過去發生過驚悚的熊吃人事件。日媒News Post Seven網站今天報導一起廣為流傳的案例。

  • 獨家》伴屍36年的女人!何宛怡解剖600多具大體 磨出「神一般的技術」

    獨家》伴屍36年的女人!何宛怡解剖600多具大體 磨出「神一般的技術」

    投入教學36年,解剖逾600具大體,高醫大醫學系解剖學科助理教授何宛怡精準、快速分離人體組織的技術,被學生稱為「像神一般的存在」,她更是學生眼中的大魔王,曾一口氣當掉4分之1學生,而她也是解剖學界極少數的女性老師;對何宛怡而言,學習解剖不僅是精進醫術,也是生命教育,督促學生好好學習,才不辜負大體老師與家屬的期望。

  • 斥資4億 南投生命禮儀園區 拚明年啟用

    斥資4億 南投生命禮儀園區 拚明年啟用

     南投縣立殯儀館使用逾40年,因設備老舊、空間不足,縣府斥資3億9665萬元新建生命禮儀園區,增加禮廳、靈堂、停車場及冰櫃等,歷經2年多興建,建物本月將竣工,接續內部設備裝修工程進入設計規畫階段,預計年底發包,最快明年下半年啟用,提供縣民更舒適的治喪環境。

  • 南投砸近4億生命禮儀園區將竣工 禮廳、靈堂採光明亮

    南投砸近4億生命禮儀園區將竣工 禮廳、靈堂採光明亮

    南投縣立殯儀館使用逾40年,因設備老舊、空間不足,縣府斥資3億9665萬元新建生命禮儀園區,增加禮廳、靈堂、停車場及冰櫃等,歷經2年多興建,建物本月將竣工,接續內部裝修設計規畫階段,最快明年下半年啟用,提供更舒適的治喪環境。

  • 三義鄉殯儀館動土!滿足鄉親需求 提供完善治喪服務

    三義鄉殯儀館動土!滿足鄉親需求 提供完善治喪服務

    苗栗縣三義鄉殯儀館興建工程8日上午開工動土,基地位於三義鄉第一公墓懷親堂下方,工程總經費1.9億,工期預計15個月,三義鄉長呂明忠表示,殯儀館完工後將有助於解決鄉親目前須至外地治喪、舟車勞頓之苦。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慎終追遠是國人的傳統,希望未來的殯儀館能兼具實用性和美學,縣府也會持續提供鄉公所各項必要的支援。

  • 高雄 檢方解剖4月大女嬰 鑑定死因

    高雄 檢方解剖4月大女嬰 鑑定死因

     高雄31歲陳姓女子將4個月大女嬰獨留家中,疑似8天未進食慘遭活活餓死,陳女被依殺人罪收押,檢方26日上午將人提訊至高雄市立殯儀館,面對外界喊話「為何將女兒餓死?」陳女未發一語。檢察官對於「女嬰肚子有東西?」等問題,低調回應,尚待鑑定。

  • 高雄單親媽餓死4月大女兒    遭問「為何餓死她」不發一語

    高雄單親媽餓死4月大女兒 遭問「為何餓死她」不發一語

    高雄大社31歲單親媽媽陳女疑似將4個月大的女嬰留在家中後外出,導致女嬰8天沒有進食,最後餓死。檢方今(26)日上午提訊陳女,陳女在到殯儀館時面對媒體的喊話「為何將女兒餓死?」陳女未發一語就步入殯儀館。

  • 嘉縣普渡動物魂 寵物食品擺滿桌

    嘉縣普渡動物魂 寵物食品擺滿桌

     農曆7月中元祭拜好兄弟是傳統民間習俗,嘉義縣家畜防治所16日不僅拜世間好兄弟,更同時祭拜動物界的「好兄弟」,在獸魂碑前擺滿動物糧食、罐頭飼料、寵物金(動物冥界紙金)拜拜,而家畜防治所人員剛好從朴子救援被車子輾傷、奄奄一息的小貓回來救治,大家也為牠祈福。

  • 嘉縣中元普渡這一路「好兄弟」 祭品大不同

    嘉縣中元普渡這一路「好兄弟」 祭品大不同

    農曆7月中元祭拜好兄弟是傳統民間習俗,嘉義縣家畜防治所今(16)日不僅拜好兄弟,同時在「獸魂碑」前祭拜動物界的「好兄弟」,供桌擺滿動物糧食、罐頭飼料、寵物金(動物冥界紙金),而拜拜時家畜防治所人員剛好救援1受傷的小貓回來,大家也為牠祈福。

  • 三重3死人倫悲!公婆每月供給生活費 小倆口經濟無虞

    三重3死人倫悲!公婆每月供給生活費 小倆口經濟無虞

    新北市三重3死命案,廖男殺害劉姓妻子,再帶著不到1歲兒子共赴黃泉,士林地檢署今天(10日)下午相驗廖男、廖子遺體,確定兩人窒息死亡,遺體暫冰存,另外因殺妻案由新北地檢署偵辦,後續將視案件進度決定是否有解剖必要,劉母稱要看孫子,步出解剖室則哭喊「好殘忍!」

  • 台南漁會理事長林士傑解剖 5槍穿胸致死

    台南漁會理事長林士傑解剖 5槍穿胸致死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9日下午解剖鑑定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的遺體,歷時近4小時,並比對槍創、彈道及電腦斷層掃描資料,初步發現林士傑遭擊中11槍,其中5槍貫穿胸腔,導致雙肺血胸而死亡。

  • 南市漁會理事長林士傑今解剖 妻子解剖室旁淚崩

    南市漁會理事長林士傑今解剖 妻子解剖室旁淚崩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9日下午解剖鑑定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的遺體,釐清林士傑遭槍擊情況及死亡原因。林士傑的妻子傷心淚崩,女兒台南市議員林依婷在旁安慰。民進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郭國文到場關切,強調過多的臆測不但對案情毫無助益,還會二度傷害家屬,希望警方儘速破案,還家屬一個公道。

  • 劉俊謙自嘲敗類 問到女友就裝傻

    劉俊謙自嘲敗類 問到女友就裝傻

     懸疑推理影集《誰是被害者:第2季》主演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李沐、蘇慧倫、藤岡靛、劉俊謙、張再興等18日出席Netflix上線記者會;劉俊謙劇中角色被戲稱「斯文敗類」,他幽默自嘲並為角色辯駁:「敗類是我本人,林明誠不是。」交往5年的女友蔡詩韵也參演該劇,是否有跟女友對戲?他裝傻笑回:「誰啊?先保持祕密,這是懸疑片,搞到我自己都很懸疑。」

  • 酒駕震撼教育 殯儀館辦道安講習

    酒駕震撼教育 殯儀館辦道安講習

     台東去年酒駕肇事傷亡案近200件,造成14人死亡,酒駕公共危險罪更連續5年高居台東地檢署偵查起訴案件第一名。為遏止酒駕行為,台東監理站18日首次在台東市立殯儀館舉辦酒駕道安講習,共20多位學員在靈堂上課,實際感受面對痛失親人的痛苦。有人覺得震撼,沒想到酒駕後果竟會影響整個家庭,監理站及交通隊則期盼能讓學員將心比心,不再酒駕。

  • 王識賢頻進解剖室自招「還是會怕」!狠ㄉㄧㄤ他:西瓜偎大邊

    王識賢頻進解剖室自招「還是會怕」!狠ㄉㄧㄤ他:西瓜偎大邊

    鐵漢男神王識賢接連演出兩季Netflix懸疑影集《誰是被害者》,他飾演的霸氣刑事大隊長趙承寬,在新一季中為了調查「奪器官連續殺人案」命案真相,與從天才鑑識官變成頭號嫌疑犯張孝全和飾演冷面法醫的蘇慧倫齊心協力共同辦案。王識賢18日出席上線記者會時表示,本季多了很多辦案中的驚喜、驚悚與衝突,「在首季趙承寬算是被案件牽著走,這季則多用了很多頭腦、爾虞我詐,總之演得很爽!」

  • 台東酒駕講習移至殯儀館 違規者「見證死亡旅程」

    台東酒駕講習移至殯儀館 違規者「見證死亡旅程」

    台東去年酒駕肇事傷亡案件近200起,造成14人死亡,為遏止酒駕行為,台東監理站今年首次攜手台東縣警察局交通隊、創世基金會,與台東市公所殯葬管理所合作,將酒駕道安講習的教室搬到殯儀館的靈堂,並共同宣誓「酒駕零容忍、酒後不開車」,讓酒駕違規駕駛人感受生命的可貴和失去家人的痛苦,降低再犯的可能性。

  • 張孝全當爸話變多 爆料兒子是話癆

    張孝全當爸話變多 爆料兒子是話癆

     張孝全、許瑋甯、蘇慧倫、李沐11日宣傳Netflix影集《誰是被害者:第2季》,張孝全表示,因角色沉重,拍戲期間為了專注投入,他特別要老婆帶5歲兒子出國、在姊姊家住2個多月;今年初「台大五姬」之一的陳匡怡爆他曾追求未果,被問及老婆反應,他淡定回:「以前的事了,她沒有說什麼。」

  • 張孝全「3個字」1秒惹怒許瑋甯!她爆氣下車:活在你自己的世界啊

    張孝全「3個字」1秒惹怒許瑋甯!她爆氣下車:活在你自己的世界啊

    Netflix首部續約華語獨家懸疑推理影集《誰是被害者:第2季》6月21日全球上線,主演張孝全、許瑋甯、蘇慧倫、李沐11日出席媒體聯訪。張孝全劇中與女兒李沐開始展開同住新關係,戲外的他拍這部戲期間,為了讓自己專注投入角色,還特別把老婆、兒子送到國外姊姊家住了兩個多月;相較於戲裡與女兒溝通不良,他爆料5歲兒子是一個「話癆」,每天除了生病,回家就開始一直講話不會停,他也坦言當了爸爸後話確實變多一點,連被他尊稱「學姊」的蘇慧倫都說「我覺得你比以前話多一點」,可能是角色不一樣,是先生又是爸爸了。

  • 員林首座禮儀廳 2年後完工

    員林首座禮儀廳 2年後完工

     隨著現代居住環境改變,許多喪家已不便在家中辦理治喪,殯儀館或禮儀廳設置有其需求性,員林市是彰化縣人口數第2多的行政區,人口逾12萬,屬於較都會型,但既無殯儀館,也無禮儀廳,市公所日前終獲代表會支持,就規畫在第二公墓興建禮儀廳,預計2年後完工,方便民眾治喪。

  • 新北 滅門、伴屍思考人生 凶嫌羈押禁見

    新北 滅門、伴屍思考人生 凶嫌羈押禁見

     新北市三重區發生祖孫三代3死命案,張姓凶嫌12日在台中落網,坦承徒手勒斃劉姓岳母、陳姓妻子以及妻子與前男友所生的3歲男童,警方訊後移送地檢署,遭聲押禁見獲准,死者遺體也於13日下午解剖釐請死因,新北市長侯友宜特地慰問辦案人員,強調治安零容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