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評鑑改革的搜尋結果,共17筆
112年度醫院評鑑結果,台北區醫學中心打破上限增至10家,衛福部長石崇良直言「過多」,未來將回歸8家名額,有2家醫學中心下次評鑑將掉下來。醫界人士擔憂,若限制名額、將淪為排名賽,各醫院勢必爭得你死我活,恐不利醫療常態化發展;民團則認為,回歸上限名額是正確方向,呼籲衛福部訂定明確做法及配套。
個別醫院總額今年上路,盼回歸大醫院收治急重難罕、小醫院照顧輕症的精神。今年首季醫學中心門住診申報情況出爐,社區醫院協會點名3家醫院門診點數成長過高,中榮也入列。理事長朱益宏呼籲將門診營收占比納入評鑑指標,未達標者扣分,以落實分級醫療。
近日傳出醫學中心評鑑已經完成,衛福部年前即將公布,去年中區、南區、高屏區醫學中心新增評鑑醫院,包括雲林台大醫院、大林慈濟醫院、義大醫院等,均想擠進醫學中心行列。但去年北區因分數接近而發生「增額」情況,最後衛福部被監察院糾正,因此今年是否同樣比照,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而被醫界指出若高屏要增設醫學中心,相當有機會的義大醫院,院方表示靜候佳音。
護理人力荒、關床潮影響之下,急診出現壅塞問題,「一床難求」狀況浮上檯面。衛福部醫事司29日表示,未來醫院評鑑將納入急診緊急醫療能力標準,甚至研議搭配兒童醫療網,最慢明年下半年公告草案,2027年上路。
護理人力荒、關床潮影響之下,急診也出現壅塞問題,「一床難求」的狀況浮上檯面。衛福部醫事司29日表示,未來醫院評鑑將納入急診緊急醫療能力標準,甚至研議搭配兒童醫療網,預計今年下半年啟動討論,將召集相關專家研議細節,最慢明年下半年公告草案,2027年上路。
為解決護理師人力荒,衛福部年初推動護理師夜班費,但因補助大小眼,引發地區醫院不滿,擔心壓垮基層醫療。政院3月初釋出善意,加碼小醫院的夜班獎勵,但1個月過去,加碼部分遲遲未入帳,據傳原因是「卡在政院」,地區醫院擔憂,520將至,加碼夜班費的承諾恐跳票。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與衛福部長薛瑞元等人今天到彰化縣考察員林市宏仁醫院、北斗卓醫院等2間地區醫院,聽取基層醫療心聲。與會的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為全國地區醫院請命,強調別讓醫療分級制度淪尸為政策煙花,呼籲新內閣要壯大社區醫療,才能推動永續健保。
為緩解護理師人力問題,衛福部年初公佈護理師夜班費,但因補助大小眼,引發地區醫院不滿,擔心護理師出走至大醫院,壓垮基層醫療。政院3月初釋出善意,加碼小醫院夜班獎勵。然而,社區醫院協會表示,目前夜班費的發放都仍維持舊制,加碼部分遲遲未入帳。據傳原因是「卡在政院」,主計總處認為,不宜以公務預算撥補健保基金,導致「健保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修正版本未公佈。地區醫院擔憂,520將至,加碼夜班費的承諾恐跳票。
衛福部年初公告三班護病比新制,引發基層和地區醫院反彈,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更宣布將在3月8日走上街頭抗議。為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主持「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衛生福利部政策溝通會議」 ,回應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訴求,雙方並達成7項共識,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也決定停止8日遊行陳抗活動。
國內醫院評鑑行之有年,評鑑改革小組召集人、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未來將朝3大改革方向,包括取消醫學中心家數上限、與健保給付脫鉤、設置專業評鑑委員等。外界擔心屆時將形成「滿地醫學中心」局面,他則認為,未來評鑑標準變嚴格,付出多、收穫少之下,做醫學中心是為了榮譽,預期醫學中心不會暴增,還有可能減少。
爭議多時的醫學中心評鑑拖了2個多月才宣布結果,一口氣「增額」3醫院,最離譜的是,評鑑結果出爐,醫界才知道原來衛福部早已更改遊戲規則,所謂評鑑朝「打破醫學中心上限」改革,只是藉口,赤裸裸為特定體系醫院護航,難杜悠悠眾口。
衛福部今天(6日)公布北部地區的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因為分數「只差不到0.4分」太接近,因此新增台北慈濟、雙和和台大新竹分院3家,打破醫學中心家數天花板,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今年還在進行的中部、南部等區,若分數也在0.4分內,也會「增額」,但衛福部二年內將翻修醫學中心評鑑標準,未來醫學中心要「打群架」在國際醫療合作,若一直處於競爭對手關係,無助於提升醫療水準。至於未來是否打開家數限制?他說,將由評鑑改革小組來決定。
睽違7年,新冠疫情後重啟的醫院評鑑結果,今天終於出爐,衛福部打破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共新增3家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台北區原本8家醫學中心,新增台北慈濟與雙和醫院,增為10家;北區則增新竹台大分院,增為2家,並將於3月1日正式升格,健保給付將變多,住在附近的居民則不滿,「看醫生變貴,要被多收180元,但感覺沒有什麼不一樣,很不開心」。
醫學中心評鑑基準從SARS時代就已訂定,20幾年來都未改變,26日衛福部評鑑改革小組召開專家會議,針對外界關心的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及評鑑是否要與健保脫勾進行討論。召集人王必勝表示,會議已針對評鑑改革的利弊得失進行討論,新版評鑑標準的初稿一定會在2年內完成。對於打開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天花板設限,對健保財務的衝擊,健保署估算,一家區域醫院升格醫學中心後,健保新增的支出約介於5000萬~1億之間。
衛福部著手規劃醫院評鑑改革,將討論是否打開醫學中心家數上限。民間團體擔心,台灣依人口估算,僅需要12家醫學中心,未來家數變多,將增加財務負擔,令保費調漲時間提早到來。對此健保署試算,目前給付的項目中,最大差異在病房費、護理費等,若區域醫院升格醫學中心,每家醫院將新增5000萬~1億健保支出。衛福部今也宣布,所有層級的醫院評鑑都要重新檢討,預計2年內提出新評鑑標準的「初稿」,試評後再上路。
台北區、北區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即將出爐,衛福部周五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下一年度醫院評鑑的改革,包括是否取消醫學中心上限數、評鑑是否與健保給付脫鉤。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認為,衛福部應先表態,究竟醫學中心真的比較厲害嗎?3級醫院、4級醫療存在的目的是什麼?表態後才有討論的空間。若取消醫學中心家數上限,原本看病看得好好的民眾,因醫院升級就得付上更高昂的費用。此外,許多獎勵都是按層級區分,醫學中心變多,健保財務負擔將加重,保費調漲的時機也會提早來臨。
醫院評鑑結果公布在即,衛福部長薛瑞元透露,未來將配合數位國家計畫,發展健保數位升級。目前衛福部已爭取到數位發展部預算,希望提高醫療品質、幫助民眾就醫更方便,不過衛福部通常很「卑鄙」,一手給錢,一手要求醫院,未來針對醫學中心,將推動評鑑改革,將數位發展當作「醫療品質提升」的指標之一。另外,由於數位化設施可減輕護理人力負擔,衛福部也願在三班護病比上進行適度的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