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警示帳戶的搜尋結果,共324筆
領普發現金一萬元了!此次領取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5種方式;其中,「ATM領現」將於17日開放,民眾可至指定金融機構(含郵局)設置的ATM機台領取,ATM機台會張貼服務識別貼紙,方便民眾辨識領取。
全台民眾期待的普發1萬現金,要選擇「登記入帳」的人,今(10日)起不限身分證尾數,隨時都可上網進行登記!至於要如何查詢登記結果?檢視自己登記成功或失敗?根據普發1萬官網資料顯示,查詢登記結果將於13日起開放,屆時民眾將可快速查詢。
第一銀行以客為中心,確保所有消費者均能享受金融友善、便利、適合所需及負擔得起的服務,對於實踐公平待客十大原則之投入與付出不遺餘力,今年再度獲得肯定且連續四年位居前25%的榮耀,於11月4日接受金管會114年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績優業者之表揚,展現其持續深耕與精進落實的成果。
臺中1名80歲李姓男子認識1名網友,對方邀請觀看玉石買賣直播,宣稱可以和李男合資投資,獲利不錯。行員關心詢問匯款用途,研判他遇到詐騙,請他等員警查證再行匯款。沒想到,李男的「投資心」超堅定,竟悄悄離開櫃台後,又重抽號碼牌,試圖向另一位行員辦理匯款。員警到場了解,查出他要匯款帳戶已被列警示帳戶,李男這才恍然大悟。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金融第一線成為防堵關鍵,合庫銀行為肯定基層行員在防制詐騙上的卓越表現,於10月29日董事會召開前特別舉辦「合庫銀行傑出防詐同仁表揚典禮」,由董事長林衍茂親自頒獎,表揚在防制詐騙工作中表現傑出的同仁。
永豐金控數位金融轉型成果亮眼,勇奪「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10項大獎,子公司永豐銀行獲得銀行組綠色淨零金融、數位服務等5項優質獎;永豐金證券獲「數位金融獎-數位普惠獎」的優質獎;永豐期貨則奪下數位創新獎、數位普惠獎等4大獎項,展現在推展金融教育與數位創新雙軌並進的成果。
為遏止詐騙集團利用深夜時段派車手提領贓款,中華郵政今年8月起針對12處被列為「車手熱點」的郵局ATM,試辦每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3點、單筆提領上限1萬元,由於成效良好,中華郵政自10月22日起擴大實施「夜間提款降額」,全台100間郵局據點納入管制範圍,且延長管制時間,從每天深夜11點至翌日清晨5點,金融卡單筆提款上限統一調降為1萬元。
為加速台灣金融科技業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今年2月成立,並設下金融科技應用研發、數位金融實務規範建議、金融科技投資交流、異業生態共創等四大工作圈,分別由中信金控、玉山金控、凱基金控和國泰金控擔任召集人。四金控22日於「2025台北金融科技論壇」中揭露聯盟最新進展,其中,最大亮點是由凱基金控負責研議推動的創新科技母基金,初始由金控業出資募集新台幣60億~75億元,若搭配國發基金投資,總規模預估上看100億元,目標於明年第一季上路。
第一銀行秉持「顧客至上,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以公平待客為企業核心文化,今年第五度榮獲金管會績優肯定,且連續四年評比為前25%名單,彰顯保障消費者權益、強化金融服務品質與致力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發展的卓越表現。
近年公股銀行採取多項防詐措施,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八大公股銀2021年至2024年合計已投入逾6,000萬元防詐經費,2025年全年預計再投入超過1億元,盼能有效防制詐騙。
金管會10月16日公布114年「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結果,合庫銀行憑藉完善的客訴處理機制、卓越的打詐成果以及紮實的內部教育訓練,並以具體行動展現長期重視客戶權益及持續精進服務品質的努力成果,114年度評核成績大躍進,獲頒銀行業前25%業者以及業界唯一最佳進步獎。
綜合財政部國庫署、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資料顯示,公股銀行警示帳戶數逐年攀升,但增幅已逐漸趨緩;不過,若觀察2021年至2025年3月底期間,公股銀警示帳戶數增幅普遍仍高於全體國銀(含郵局)平均水準。
新北市黃姓男子無照駕駛、累計交通違規多達30件,共被裁罰16萬元,他因拒絕繳付,被移送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執行,正當執行人員要執行其帳戶存款時,發現黃男因涉犯詐欺案正在監服刑,帳戶遭列為「警示帳戶」,一度無法執行,執行人員一直等到帳戶「解凍」後,立刻扣押其存款,順利追繳欠款。
立法院朝野黨團日前取得共識,將於明天院會中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包含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的預算。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6)天示警,明天通過後,下周一堆詐騙資訊就會出來;刑事警察局提醒,政府網站決不會要求民眾填寫信用卡資料及隱私資料,若有奇怪網站內容請打165查證。
詐騙猖獗,國銀為打詐啟用AI系統偵測加速凍結帳戶,已嚴重擾民,多位立法院財委會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指出,國銀警示帳戶已從高峰往下走,9月警示帳戶首度出現負成長,且38家銀行及郵局中,有25家銀行警示戶數都下滑,代表國銀打詐已見成效;造成擾民部分已要求銀行做三大改善,包括AI精準打詐、解鎖專線設置、24小時解控,避免過度干擾民眾。
詐騙猖獗,國銀為打詐啟用AI系統偵測加速凍結帳戶已嚴重擾民,多位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3日指出,國銀警示帳戶已從高峰往下走,9月警示帳戶首度出現負成長,且38家銀行及郵局中,有25家銀行警示戶數都下滑,代表國銀打詐已見成效,造成擾民部份已要求銀行做三大改善,包括AI精準打詐、解鎖專線設置、24小時解控,避免過度干擾民眾。
針對投資詐欺,刑事局2023年6月起推動「潛在被害人攔阻計畫」,從警示帳戶等資料分析已被騙、卻未報案的高風險對象,要求員警訪查勸說,2年來主動找出約9萬名潛在被害人,力阻5.8億元再落詐團手中。而為強化跨部會打詐,警政署與金管會討論,將修法授權警方可提供潛在被害名單給銀行、虛擬通貨業者,預先控管可疑帳戶,並通知警方介入,希望本會期通過。
張姓民眾4年前因酒駕遭重罰18萬餘元,加上積欠的汽車燃料費及健保費,總欠款高達21萬餘元,但他卻置之不理,企圖賴帳。案經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強力執行,儘管張男的銀行帳戶一度因他案被列為警示帳戶,執行官員仍鍥而不捨地追蹤,近日趁該帳戶解除警示的瞬間,火速核發命令,成功從其存款中扣押12萬餘元,雖未全數清償,但已讓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日強調,警示帳戶數量已經開始一改過去持續上漲趨勢,這部分是好的,警示帳戶開始下滑,也是因為銀行提出越來越有效防詐的方式。
為因應金融電信詐欺、洗錢犯罪防制及避免金融帳戶遭犯罪集團利用作為詐騙工具或洗錢管道,合作金庫銀行於10月1日與台灣高等檢察署簽署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