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變更都市計畫的搜尋結果,共33

  • 新北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車 減少2成新五路南向車流量

    新北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車 減少2成新五路南向車流量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7)日出席「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車典禮」時表示,該工程不僅是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的典範,更是解決國道1號、新五路及楓江路長期回堵問題的重要關鍵。北出匝道今日下午4時正式通車,預計可減少新五路南向車流量約2成,為五股、泰山、新莊與板橋等地區民眾帶來實質交通改善。

  • 鄭文燦涉貪案再開庭 休庭30分鐘看會議記錄錄音逐字稿

    鄭文燦涉貪案再開庭 休庭30分鐘看會議記錄錄音逐字稿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貪500萬元案今天(7日)下午開第9次準備程序庭,將勘驗2018年3月6日會議記錄錄音。新任的審判長潘政宏認為,先前需在開庭時聽取完整會議錄音有如「校對工」,決定發放逐字稿給檢辯雙方,並給予30分鐘勘驗,期間休庭。

  • 鼓山 國小舊校舍 變身首座社福館

    鼓山 國小舊校舍 變身首座社福館

     高市府社會局22日在鼓山區中山國小舊校區舉辦「鼓山綜合社福館」開幕典禮,這是鼓山區首座綜合型社會福利館,以支持家庭為核心,整合老年、幼兒及身心障礙者等服務,成為全齡共融的重要社福據點。議員認為,鼓山綜合社福館啟用對當地是大利多,希望市府盤點閒置空間,建置更多社福機構,造福民眾。

  • 輝達進駐北士科!周邊成交量暴增 市府擴都更13.2公頃

    輝達進駐北士科!周邊成交量暴增 市府擴都更13.2公頃

    輝達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帶動周邊住房、供給需求。台北市長蔣萬安更要求局處積極盤點都更範圍。北市更新處規畫,北士科周邊500公尺範圍合計增加13.2公頃,為公劃更新地區,如同讓所有權人取得都更門票,有助於縮短時程,預計7月提至都委會審議。房仲表示,近期成交量或預售量都成長一成以上,看好房價成長空間。

  • 迎輝達 北士科周邊都更增13.2公頃

    迎輝達 北士科周邊都更增13.2公頃

     輝達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帶動周邊房市行情,市長蔣萬安要求局處積極盤點都市更新範圍,北市更新處規畫將北士科周邊500公尺範圍納入、合計增加13.2公頃為公劃更新地區,如同讓所有權人取得都更門票,有助縮短時程,預計7月提至都委會審議。房仲業者表示,北士科周邊建案近期成交量或預售量都成長1成以上,看好房價成長空間。

  • 輝達進駐北士科!周邊成交量暴增 市府擴都更13.2公頃

    輝達進駐北士科!周邊成交量暴增 市府擴都更13.2公頃

    輝達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帶動周邊住房、供給需求。台北市長蔣萬安更要求局處積極盤點都更範圍。北市更新處規畫,北士科周邊500公尺範圍合計增加13.2公頃,為公劃更新地區,如同讓所有權人取得都更門票,有助於縮短時程,預計7月提至都委會審議。房仲表示,近期成交量或預售量都成長一成以上,看好房價成長空間。

  • 輝達進駐北士科衝擊三蘆交通 侯友宜允諾加速蓋蘆社大橋

    輝達進駐北士科衝擊三蘆交通 侯友宜允諾加速蓋蘆社大橋

    新北市三重、蘆洲地區每日上午前往台北市通勤民眾近2萬5000人,忠孝橋、中興橋、重陽橋及台北橋塞滿通勤車輛。國民黨議員黃桂蘭19日市政總質詢表示,規畫逾20年的「蘆社大橋」遲遲未有進展,希望透過蘆洲南北側區段徵收,加速蘆社大橋進度,以紓解交通擁塞狀況。新北市長侯友宜說,蘆社大橋的興建勢在必行,可行性評估採購作業預計7月10日開標。

  • 輝達進駐加速士北開發 蔣萬安:確定提前籌辦洲美國小

    輝達進駐加速士北開發 蔣萬安:確定提前籌辦洲美國小

    輝達宣布海外總部落腳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當地的交通、教育、休閒等發展都引發外界關注。台北市長蔣萬安2024年喊出要將國際羽球館設立於北士科西基地,同時成立洲美國小,如今進度也備受矚目。北市議員林延鳳指出,基地原為學校用地,但目前人口數不足恐要等到2028年,或是辦理都市計畫變更、突破法律限制才得以成立,整體計畫延宕。蔣萬安表示,已確定要提前籌辦洲美國小,目前也已成立籌備處,近期準備遴選籌備處主任,路徑一直都有往前推進。

  • 高市府遭控助攻「財團土地煉金」 都發局長吳文彥按鈴提告

    高市府遭控助攻「財團土地煉金」 都發局長吳文彥按鈴提告

    近日1名林姓男子自稱代表建台水泥自救會,在4月29日透過媒體指控高市府為協助財團低價購取土地,經過高市府駁斥後,林男仍持續用輿論來影響;5月1日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向高雄地方法院按鈴申告,吳文彥強調,林男行為已經嚴重損害市府名譽,因此決定提告,以正視聽。

  • 高鐵掀起全台通勤革命 大咖建商追低不追高搶進苗栗高鐵站

    高鐵掀起全台通勤革命 大咖建商追低不追高搶進苗栗高鐵站

    台灣高鐵全年運量突破7,800萬人次,全台一日生活圈掀起運輸通勤革命,也締造高鐵特區房市榮景!相較於七都高鐵宅不斷追高,有大咖建商看中苗栗高鐵特區低基期補漲商機,早已搶先卡位布局大面積土地。

  • 邱臣遠代理市長訪新加坡,汲取城市規劃成功經驗

    邱臣遠代理市長訪新加坡,汲取城市規劃成功經驗

    新竹市政府2025年2月18日起由代理市長邱臣遠率團赴新加坡展開為期5天的市政考察,2025年2月19日前往參訪新加坡城市展覽館及濱海灣花園,深入了解新加坡在城市規劃與永續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市府表示,此次參訪旨在借鏡新加坡的城市發展藍圖,結合竹市國土計畫及中長期成長管理規劃,並落實城市綠化,將竹市打造為「小而美」的永續科技城市。

  • 臺鐵高雄機廠 將變身特文區

     面積達32.45公頃的臺鐵高雄機廠,11日獲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變更為特文區,都市計畫變更之後取回的土地,將用於興建社會住宅,此一都市計畫的變更,將採公辦重劃、都市更新及公設抵換等多元方式,並藉由臺鐵機廠都市計畫變更所回饋的部分土地,高市府與臺鐵公司透過「以地易地」方式,交換輕軌前鎮機廠用地,減輕輕軌營運負擔,朝向永續經營邁進。

  • 台鐵高雄機廠閒置逾10年 將轉型為特文區

    台鐵高雄機廠閒置逾10年 將轉型為特文區

    面積達32.45公頃的台鐵高雄機廠,11日獲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變更為特文區、公園與社會福利用地,都市計畫變更之後取回的土地,將用於興建社會住宅,此一都市計畫的變更,將採公辦重劃、都市更新及公設抵換等多元方式,並藉由台鐵機廠都市計畫變更所回饋的部分土地,高市府與台鐵公司透過「以地易地」方式,交換輕軌前鎮機廠用地,減輕輕軌營運負擔,朝向永續經營邁進。

  • 影》基捷能順利6月招標? 陳世凱:發包進度應不會延宕

    影》基捷能順利6月招標? 陳世凱:發包進度應不會延宕

    基隆捷運綜合規畫案去年1月31日獲得行政院核定後,新北市府便啟動基本設計及都市計畫變更作業,新北市捷運局並於去年11月完成基本設計,去年底已提送基本設計工程經費送交通部轉公共工程委員會審議,若照時程最快今年6月可開始招標。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10日回應,現階段基隆捷運時程都照進度走,他認為發包的時程應不會延宕。

  • 基隆捷運 最快明年6月招標

    基隆捷運 最快明年6月招標

     基隆捷運總經費高達696.88億元,今年1月31日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畫,新北市捷運局承擔建設與營運責任,11月完成基本設計,12月16日提送基本設計工程經費送交通部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審議,若一切順利,預計2025年6月上網招標、2033年完工。

  • 花蓮港多元專區規畫曝光 觀光遊憩專區創造新亮點

    花蓮港多元專區規畫曝光 觀光遊憩專區創造新亮點

    台灣港務公司花蓮分公司為促成海洋資源博物館選址花蓮港興建計畫,突破花蓮國際商港轉型兼具觀光遊憩發展的土地使用限制,與花蓮縣政府、海委會及交通部航港局合作辦理都市計畫迅行變更,範圍總計24.98公頃。展望未來,當地將在都市計畫變更完成、海洋資源博物館實質建設展開下,轉型朝專區化發展,創造花蓮遊憩新亮點。

  • 新海橋禁人行標示不清 險象環生

    新海橋禁人行標示不清 險象環生

     新北市新海橋連接新莊區與板橋區,是重要交通樞紐,因安全考量等因素,市府另設行人與自行車專用道,降低人車爭道風險。此外,打造專供行人與單車族通行的新月橋,但0403花蓮大地震後新月橋封閉維修至今,許多行人想改走新海橋,卻常因標示不清誤闖車輛通行道,險象環生。

  • 汐止橫科路狹窄 新建案須退縮2米

    汐止橫科路狹窄 新建案須退縮2米

     新北市汐止區橫科路寬度僅約6米,汽機車會車困難,甚至出現人車爭道,由於道路兩側建物多已完工,勢必無法強拆民宅再拓寬道路,議員多次要求市府變更都市計畫,解決交通瓶頸。對此,城鄉局說明,因涉及變更,兩級都委會已審議過關,內政部核定後,預計10月發布實施。未來橫科路兩側建物改建,基地須退縮2米,供道路使用。

  • 二殯殯葬大樓規畫 業者不看好

    二殯殯葬大樓規畫 業者不看好

     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拆除後將先曬地,命理專家指出,曬地需挖至最低深度再往下3.6公尺,曝曬陽光49天,甚至1季或1年,經確實曬地後,未來用途不限。

  • 台積電要進駐雲林了? 農業部:縣府須先提符合法令規定開發計畫

    農業部16日晚間反駁雲林地方官的說法,並強調「農業用地應作農業使用」,對於有意吸引半導體龍頭台積電進駐的虎尾產業園區,主事者雲林縣政府應提出符合法令規定的完整開發計畫,正式申請農地變更案、並釐清諸多問題,在此之前都不該以政治觀點解讀、卸責中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