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貨櫃運費的搜尋結果,共33

  • 中國6月初輸美貨櫃量增 高盛:第二波備貨潮可能近了

    中國6月初輸美貨櫃量增 高盛:第二波備貨潮可能近了

     中美當前仍處在關稅90天休兵期,國際投行高盛指出,中國6月初出口美國的貨櫃海運活動逐漸增加,讓投資人期待,在夏季運輸旺季到來前,可能出現第二波提前備貨潮。

  • 中美互降關稅 美掀搶運潮

    中美互降關稅 美掀搶運潮

     隨著中美關稅戰「降溫」,美線航運出現「搶運潮」。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4日,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公布數據顯示,在美國和中國互降關稅之後,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分析師認為,關稅戰「降溫」有望帶動運價逐漸企穩回升,但往長遠看,運價高度仍不宜高估。

  • 中美關稅戰降溫 美航運現「搶運潮」專家曝未來走向

    中美關稅戰降溫 美航運現「搶運潮」專家曝未來走向

    據界面新聞報導,隨著中美關稅戰「降溫」,美線航運出現「搶運潮」。分析師表示,關稅戰「降溫」有望帶動運價逐漸企穩回升。但往長遠看,運價的高度仍不宜高估。

  • 金屬、塑膠、運費上漲 台中樂器行生存大不易

    金屬、塑膠、運費上漲 台中樂器行生存大不易

    台中全市合格登記樂器行約近60家,受大環境影響,金屬、塑膠等原物料上漲,且人力成本、運費增加,加上民眾購買樂器意願降低,樂器行銷售樂器毛利沒有1成等於虧錢,而樂器代理商也因關稅運費漲幅2成以上成本,讓樂器銷售雪上加霜,使得樂器行如今生存大不易。

  • 韓至中運費 1月飆升近15%

    韓至中運費 1月飆升近15%

     韓國海關17日公布,1月韓國運往中國的40呎貨櫃平均費用月增14.9%至870萬韓元(約6,050美元)。專家認為航運費用大漲,跟關鍵的中東航線仍然受阻有莫大關係。

  • Q4集團作帳行情 蓄勢待發

    Q4集團作帳行情 蓄勢待發

     美國聯準會一如各方預期再降息1碼,倫元投顧分析師王春盛指出,全球金融市場有望再仰攻一波,配合歐美第四季消費旺季,消費性電子類股都有望持續受惠。本周選入宣德(5457)、順達(3211),再選入鴻準(2354)、萬海(2615)、網家(8044)。

  • 市況回溫 集盛拚Q4本業轉盈

     集盛(1455)受惠加工絲、工程塑膠市況回溫,自結8月合併營收8.36億元,年增27.53%。集盛指出,在運價回跌、夏季用電近尾聲,樂觀下半年營運將一季比一季好,力拚第四季本業虧轉盈。

  • 全台首檔聚焦全球航運股 00960開募

    全台首檔聚焦全球航運股 00960開募

     全台首檔以全球航運股為標的之ETF「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00960)於30日展開募集,預計9月20日掛牌。全球航運股不僅能參與全球經濟成長,企業營收持續向上,地緣政治與罷工等所引發供應鏈危機,更帶動運價持續上漲,全球航運龍頭企業2024年獲利展望良好,股價具有極佳成長動能。

  •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航運期波動度高 具交易機會

     近期航運產業面臨多重變數,從地緣政治緊張到航運成本,這些因素正共同推動貨櫃運費的大幅波動。特別是日本郵船等大型航運公司,因需繞道南非好望角避開紅海和蘇伊士運河,不僅延長航程,也引起貨櫃船供需緊繃,進一步推升了運費。

  • 《國際產業》戰爭+旺季提前 新加坡塞港惡化

    目前新加坡貨櫃港口的堵塞程度,達到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最嚴重的水平。該跡象顯示,船隻為避開紅海攻擊事件,延長改道時間,並打亂了全球遠洋航運,同時其它亞洲港口也出現瓶頸。

  • 權證市場焦點-長榮 股價止跌回升

    權證市場焦點-長榮 股價止跌回升

     儘管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以哈停火6個星期。不過,兩國並未完全聽命於聯合國,使運價上漲和運力問題延長到10月,長榮(2603)股價結束連續3日下跌,13日止跌回升。

  • 惡劣氣候令新加坡港大擁堵 比疫情時更嚴重

    紅海危機改道增加全球貨運壓力,東南亞惡劣天氣令問題惡化,全球第二大貨櫃港新加坡首當其衝,卡住45萬個20呎標準貨櫃(TEU)等待處理,貨船停泊時間延長至7天,比新冠疫情時更嚴重,全球運費漲勢將持續至6月中。

  • 台化、南亞、國喬等均吃補 塑化報價 全面攀揚

     受到國際油價走堅影響,加上生產廠歲修、買盤增溫支撐,石化上游原料價格行情全面攀揚,苯價每噸彈升31美元、乙烯攀揚10美元、丙烯小漲5美元,帶動SM強彈51美元,PTA、EG也攀揚15、12美元,帶動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最新現貨報價全面墊高(EVA走跌除外),台化(1326)、南亞(1303)、台達化(1309)、台苯(1310)、國喬(1312)等國內相關生產廠業績受惠。

  • 歲修、買盤增溫支撐 遠東區塑化報價聯袂攀漲

    據Platts報導,油價走堅,歲修、買盤增溫支撐,石化上游原料全面攀揚,苯價彈升31美元、乙烯攀揚10美元、丙烯小漲5美元,帶動SM強彈51美元,每噸1,182美元;PTA、EG也攀揚15美元、12美元。

  • 《國際產業》大船撞橋 美東塞港

    上周,有艘新加坡船籍,長約300公尺可裝載1萬個標準櫃(TEU)的貨櫃船,正準備從美國東岸巴爾的摩,開往斯里蘭卡可倫坡時,不慎撞到當地大橋的橋墩。經濟學家預估,大橋倒塌以及巴爾的摩港口封閉,應該會對當地經濟造成好幾個月的損傷,但應該有限。

  • 《國際產業》馬士基CEO:運能過剩 運費已降至無法持續水準

    馬士基(Maersk)執行長克萊克(Vincent Clerc)周四在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說,未來幾年全球貨櫃航運市場將面臨運輸能量過剩,客戶支付的運費已經降至無法持續的水準。

  • 地緣政治影響黑海航運 蘇伊士運河商船吞吐量暴跌42%

    地緣政治影響黑海航運 蘇伊士運河商船吞吐量暴跌42%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2日發布報告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黑海航運、氣候變遷引起乾旱擾亂巴拿馬運河,加上紅海襲擊迫使船隻繞行蘇伊士運河,三重問題令全球貿易近期面臨空前挑戰。

  • 紅海危機助攻 中歐班列貨運倍增

    紅海危機助攻 中歐班列貨運倍增

     紅海危機擾亂全球貨物運輸,中國到歐洲的貨櫃海運費上漲多達三、四倍。作為替代的運輸方式,中歐班列因此走俏,貨運需求翻倍,儘管中國目前出現空貨櫃緊缺、運費上升的狀況,但整體仍比海運便宜約三成。

  • 1分鐘讀財經》不只斷ECFA!台股爆5大致命傷 外資嚇到逃命

    1分鐘讀財經》不只斷ECFA!台股爆5大致命傷 外資嚇到逃命

    小編今(17)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台股16日遭陸擬中止ECFA、斷交事件、紅海危機擴大及衍生斷鏈危機、蘋果銷售低迷、台積電毛利率下探52%等六大利空干擾,開盤下跌逾百點,地緣衝突一觸即發,外資上演大逃殺。外資圈指出,觀察國際資金動向,賣股最主要理由當屬戰爭風險。

  • 運價飆 海運業有望擺脫衰退

    運價飆 海運業有望擺脫衰退

     紅海危機帶動海運運價飆高,海運業者今年有望擺脫去年的衰退運勢,再次迎來亮眼獲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