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集邦科技的搜尋結果,共189筆
DRAM價格狂飆,記憶體廠獲利喊嗨,但下游工業電腦(IPC)廠、網通廠卻意外成了受災戶,步步高的成本明顯壓縮獲利,估對相關廠商毛利率影響逾1個百分點,為因應成本拉高,雖已有業者著手醞釀漲勢,但市場憂心恐衝擊第三及第四季財報,從而拖累股價表現,相關類股漲少跌多,其中尤以遭調降目標價的啟碁(6285)傷最重,10日跌逾半根停板。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正式邁入量產倒數階段!官方社群「Tesla AI」宣布,第三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已於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啟動試生產線,規模更大的第三代生產線計畫於 2026 年建成投產。受消息激勵,今(10)日台股「機器人概念股」全面沸騰,其中彬台領軍開盤即鎖漲停58.3元。
DRAM價格狂飆,記憶體廠獲利喊嗨,但下游工業電腦(IPC)廠、網通廠卻意外成了受災戶,步步高的成本明顯壓縮獲利,估對相關廠商毛利率影響逾一個百分點,為因應成本拉高,雖已有業者著手醞釀漲勢,但市場憂心恐衝擊第三季財報,從而拖累股價表現。不單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今日股價開高走低,即將面臨300元整數關卡保衛戰,其他網通廠包括合勤控(3704)、啟碁(6285)都一度翻黑,啟碁跌幅更一度擴大至近半根停板,致回測百元關卡壓力大增。
隨著北美雲端服務巨頭(CSP)陸續公布最新財報與投資計畫,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6)日說明,上修今年全球八大主要 CSPs資本支出(CapEx)預測,年增率由原先的61%調高至65%。展望明年,這波AI投資熱潮仍將持續延燒,合計資本支出可望突破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5兆),將激勵AI 伺服器需求全面升溫。
與智慧顯示技術的整合,促使無人機躍升為即時、動態傳遞資訊的空中視覺通訊平台,不僅開創教育、活動管理等多元應用,更提升人機互動效率。其顯示技術選用取決於應用場景,從成本效益高的LCD、適用戶外高亮度的Mini LED,到代表未來AR/VR沉浸式體驗的Micro LED,顯示技術正朝高效能、輕量化方向演進。
AI需求持續噴出,記憶體價格也跟著翻倍漲,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出具的最新統計,2025年第三季DRAM合約價較去年同期暴漲171.8%,顯見記憶體缺貨持續加劇中,此波漲價潮不僅華邦電有感,就連台灣模組二哥十銓(4967)也於日前罕見「喊卡」,宣布暫停報價。記憶體漲價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預計在10月底前,將敲定第四季合約價的三星也傳出以「沒貨可賣」為由延遲提供合約報價的情事,導致DDR5現貨價格在短短一周內上漲25%,市場推估三星可能要延至11月中旬才會重新確認合約價格,不單是三星,據悉SK海力士、美光也已不再提供合約價,DDR5供應超乎預期。
AI浪潮全面引爆記憶體市場,帶動缺貨與漲價潮急速蔓延。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數據,2025年第三季DRAM合約價年增高達171.8%,漲幅驚人,甚至超越黃金漲勢。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直言,今年第四季將是記憶體「大多頭起點」,同時也是嚴重缺貨的開始,他並看好2026年將迎來產業榮景
總體經濟分析:美國聯準會(Fed)新發布的褐皮書經濟報告揭示,美國就業市場出現疲軟跡象,企業擴大投資在人工智慧(AI)技術,在某些情況下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自上次報告以來經濟活動整體變化不大,消費需求大致保持穩定。高收入個體的旅宿消費仍然強勁,不過,中低收入族群因物價上漲和經濟不確定性而更加精打細算,整體來看經濟仍溫和成長。
2026年COMPUTEX將於6月2日至5日盛大登場,作為全球指標AI和新創展覽,明(2026)年不僅使用南港展覽館1、2館,更擴展至臺北信義核心地段的臺北世貿1館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並全新規劃AI機器人與科技體驗相關展區,完整呈現AI機器人在多元場域的最新應用,結合沉浸式科技體驗,讓參觀者親身感受AI如何重塑日常生活。
路透社13日報導,在伺服器的需求下推升記憶體晶片售價,加上客戶重建庫存水位,韓國三星電子第3季的獲利,可望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高。
記憶體在AI助力之下,迎三年最強復甦,美光、SanDisk、三星陸續調漲DRAM與NAND報價,南亞科、華邦電、威剛、群聯積極搶攻商機。
近年美國貿易政策已逐步將產業回流視為核心考量,透過各項法律工具、獎勵機制推動製造業赴美國設廠。202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Trump上任後,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世界各國提出對等關稅,並援引《232條款》針對半導體、鋼鐵等關鍵商品進行調查並課徵關稅。
繼美光上周傳出暫停報價並預告全面調漲價格後,傳南韓記憶體巨頭三星也跟進,已於近期通知客戶,擬調升第4季部份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報價,其中DRAM合約價漲幅最高上看三成,NAND相關產品則要漲5%至10%,漲到雙雙被列為注意股的DRAM雙雄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早盤續創波段新高,在追價買單續湧下,9時30分前分別爆出近15.5萬及8.5萬張成交量,拿下今日成交量前二名,人氣指標暴漲。
AI引爆新一波缺料潮,供應鏈端傳來消息,指全球第三大儲存晶片廠商美光將暫停對通路商及OEM/ODM廠商報價,以為後續價格調漲20%~30%鋪路,市場預期新一波的記憶體產品報價調漲已是箭在弦上,消息一出,記憶體族群全樂翻,不但DRAM雙雄華邦電(2344)、南亞科(2408)成人氣指標,拿下成交量前二名,茂矽(2342)和品安(8088)更是直接亮燈漲停,創見(2451)、威剛(3260)、晶豪科(3006)亦有逾半根漲停。
DDR4市場今年下半年處於持續供不應求與價格強勢上漲態勢,可望持續推升廠商營運表現,南亞科(2408)8月營收衝上43個月高檔,宇瞻(8271)營收同樣穩住10億元水準,市場看好記憶體題材,買方再度進駐,其中DRAM雙雄南亞科、華邦電(2344)量價齊揚,成交量居台股冠亞軍,股價更是雙雙漲停鎖住,南亞科創下兩個月高價,華邦電亦強登一年以來高價,記憶體族群品安(8088)、廣穎(4973)、威剛(3260)、旺宏(2337)、宇瞻(8271)、十銓(4967)股價同樣帶勁。
現今人形機器人模型發展重點包含視覺-動作學習模型(VLA)的優化,以及結合多元數據、提升指令解讀與理解人類意圖。在訓練數據方面,主要透過世界模型、人類影片與VR遠端訓練等方式,並更著重「第一人稱視角」,以增強其感知能力。儘管人形機器人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通用性,但模型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導致歐美與中國廠商發展出不同的路徑。
2025年全球無人機商業化應用全面加速,市場正由「概念驅動」轉向「應用驅動」的新一輪成長週期,預期無人機投資金額將自2024年約8億美元低點,逐步重返成長軌道。復甦的核心動能來自無人機應用價值的實質擴張,逐步導入至廠商、政府乃至軍事體系的運作架構中,並展現可衡量的經濟與戰略效益。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折疊手機出貨量將達1,980萬支,滲透率約1.6%、持平2024年。儘管成長速度較前幾年放緩,但受到技術進步與價格下調帶動,折疊手機逐漸成為中高階市場的技術焦點及品牌差異化利器;各大廠商正加速布局新品,並積極擴展產品線與價格帶,特別是蘋果可能於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疊產品,刺激市場爆發。
過去被認為「毛(利)三到四」的電子代工廠們,像是電子五哥的廣達(2382)、緯創(3231)等,近期AI伺服器業務旺得不得了,營收屢破新高,但他們也持續耕耘智慧汽車市場,事實上,車用電子已是廣達旗下毛利率最高的業務,部份品項甚至高達四成。
自動駕駛發展如火如荼,特斯拉在德州開放10輛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的試乘,雖然Robotaxi仍有交通意外擔憂,但技術逐步成熟優化,而中國、美國兩大國持續科技紛爭,Robotaxi企業陸續跨出本國市場,進行全球化布局,其中以中國企業的積極度最高,中國已有多個省份開放Robotaxi的商業營運,當地的競爭十分激烈,促使中國企業積極向海外發展,以求平衡高額的自動駕駛發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