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力管理的搜尋結果,共85筆
台達電今年將參與於巴西貝倫登場的COP30氣候峰會。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台達將分享運用AI影像辨識與機器手臂技術進行珊瑚辨識與耐熱研究的成果,並展示如何透過創新科技與跨界合作落實「Green AI」概念,在提升算力能效的同時降低碳排,讓AI不只是運算工具,更能成為修復地球的力量。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11月如期交艦確定跳票,自7月3日第3次浮航海測後,已長達4個月未再出港。不過,最近有軍事迷直擊發現,海鯤號停靠高雄港91號碼頭,可見帆罩黑色鷹架、甲板藍色塑膠布維持原狀,艦艉則增設大量鷹架,「連尾舵都看不到了」,比對白色吃水刻度,艦體疑下沉數公尺,引發外界關注。台船及海軍司令部昨未對此評論,但據了解,海鯤號目前正在做測試,並為再次浮航做準備。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確定無法如期於11月交艦,自7月3日第3次浮航海測後,已長達4個月未再出港。不過,最近有船迷目擊發現,海鯤號停靠在高雄港91號碼頭,帆罩黑色鷹架、甲板藍色塑膠布維持原狀,艦艉則增設大量鷹架,「連尾舵都看不到了」,比對白色吃水刻度,疑似下沉數公尺,引發外界關注。
瀚荃(8103)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今天重新上市交易,由於現金減資前股價已飆漲,今天雖然以高盤開出,但獲利了結賣壓出籠,股價由紅翻黑收低。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無法如期於今年11月底交艦,針對進度延宕原因,國防部報告指出,「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建案屬國防自主研發載台,坦言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目前待執行「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載台管理系統(IPMS)」等2大系統調校,待達成潛航條件後,即執行海上測試作業。
國防部書面報告指出,執行中查核金額商購案共458案(財物133案、勞務325案),針對進度落後的「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原因分析,報告指出,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案屬國防自主研發載臺,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目前待執行「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載台管理系統(IPMS)」等2大系統調校,待達成潛航條件後,即執行海上測試作業。
今年智慧能源週,玖鼎電力(4588)在M0312攤位展出兩款智慧電能量測新品:軌道式DC直流電表、高階智慧型電力表,展現玖鼎技術團隊在智慧電力管理領域的領先技術實力。
泓德能源宣布,與美國能源科技平台商ArcTrade合資成立MWEX Solutions,共同推動ArcTrade研發的電力交易平台eOS(Energy Operating System)在亞太區的落地應用。MWEX Solutions首階段將以澳洲市場為起點,並計畫拓展至日本及其他成熟電力交易市場,持續深化國際布局。
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今(22)日宣布,與美國能源科技平台商ArcTrade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動ArcTrade研發的電力交易平台eOS(Energy Operating System)在亞太區的落地應用。MWEX Solutions首階段將以澳洲市場為起點,並計畫拓展至日本及其他成熟電力交易市場,展現泓德能源持續深化國際布局的決心。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潛艦建造,如果是首次自製,一般是7年到16年完成,立委羅美玲質詢我們當初設定海鯤號5年多交艦是否過於樂觀,時間會不會太快,怎麼會有勇氣說5年多交艦,顧立雄坦言,他贊成羅的看法是對的,由於我們國情,以及原廠與技協,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配合,無法隨叫隨到。
端子廠建通(2460)9月年、月雙減,公司表示營收下滑主因家電插頭端子類產品陸市內捲,影響整體出貨動能;此外,國標新絕緣插頭端子在大廠觀望,短期內未能挹注明顯營收貢獻。不過,隨高雄廠特殊新型銅材持續出貨,加上進行組織優化,力拚11、12月營收回升並單月轉盈,第四季業績優於第三季。
受惠於接獲亞馬遜智能倉儲工業線材新單,瀚荃(8103)114年9月合併營收3.14億元,創下3年新高,隨著AI相關需求增溫,且10月21日為現金減資股票市場買賣最後交易日,在搶現金減資行情買盤進場下,瀚荃今盤中再度逆勢漲停,為2024年9月6日以來新高。
聚恆(4582)子公司聚恆動能(HiEV)於新竹中華大學啟用充電站,此次設置於中華大學校內停車場的HiEV充電站,配置一座雙槍180kW直流快充樁與四座交流慢充樁,能同時滿足教職員及訪客電動車主的多元充電需求。該站採用CCS1與CCS2兩種主流規格,並導入遠端智慧監控與即時電力管理系統,確保充電效率與安全。
光寶科連續四年參加於美國聖荷西舉行的OCP Global Summit,今年主軸聚焦AI資料中心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實機展示NVIDIA次世代架構、MGX及ORV3開放架構等整機級解決方案,從電源管理、機構設計到液冷系統全面升級,展現AI伺服器供應鏈的核心韌性與技術深度。
外界關注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測試進度,海軍13日表示,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坦言11月交艦「有挑戰性」;顧立雄今(14)日受訪表示,潛艦在技術上的問題都能克服,但需要時間,會在合乎安全與品質的條件下展開潛航實測,一切以安全品質為上。
外界關注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測試進度,海軍13日表示,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國防部長顧立雄則是再次強調,海鯤號於11月交艦「有挑戰性」。
海軍昨天發布新聞稿說明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近況,值得肯定,並說明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要調校,說的白話些,就是已造了10年的海鯤號,心臟和大腦還需要調整,才能完全作用,這是大問題,但軍方刻意說的語焉不詳,難怪外界有人擔心海鯤號曝「爛尾」徵兆,也有人認為第二艘後續艦應另起爐灶,海鯤號將來造好,當做訓練艦即可。
有關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測試進度,海軍今日表示,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戴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另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再次指出,海鯤號於11月交艦有很大挑戰。以下是海軍說明:
立法院外委會13日上午安排顧立雄進行「潛艦國造專案進度報告」,國防部長顧立雄解釋,海鯤號海測前裝備測試跟調校需要時間,能夠建造完成還是有信心」。海軍司令部則公開表示,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屆時將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操作者)三方共同評估,於達到潛航安全條件後,安排海上測試。
9月30日下午經濟部能源署邀集國內公協會儲能業界代表,工研院綠環所列席,舉辦「經濟部產業儲能設備設置補助要點」(草案)業界溝通會議。當天會議進行順利,能源署表示草案將儘快簽核公布。儲能設備設置補助計畫,訂於2026年開始實施,為期4年,共補助1,000M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