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霜毛蝠的搜尋結果,共11

  • 竹市 建功綠帶工程 拚10月底完工

    竹市 建功綠帶工程 拚10月底完工

     長近400公尺的新竹市建功綠帶,附近有十八尖山、學校及醫院等,但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新竹市政府爭取中央補助,挹注8350萬元改善,代理市長邱臣遠7日前往了解工程進度,他表示,L型廊帶的全新設計,將整合動線、形塑都市草原,打造全新都市亮點,目前進度接近50%,預計今年10月底完工。

  • 觀霧驚喜!霜毛蝠再現蹤跡 台灣蝙蝠生態再添一筆

    觀霧驚喜!霜毛蝠再現蹤跡 台灣蝙蝠生態再添一筆

    霜毛蝠在台灣的首次紀錄為1952年由美國學者David H. Johnson獲取自今台中市東勢馬鞍寮的1隻死亡雄性個體,自此後超過半個世紀,未再有任何捕捉紀錄,直到2006年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團隊在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捕獲1隻雌性霜毛蝠,去年8月初,雪管處人員再次於觀霧遊憩區補獲,顯示霜毛蝠族群已重現觀霧。

  • 竹市 六燃第3期修復啟動 2027完工

    竹市 六燃第3期修復啟動 2027完工

     新竹市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有著81年歷史,是全台少數二戰工業遺跡,廠區60公尺高大煙囪成為竹市東區地標。市府欲修復再利用並分3階段進行,爭取中央補助,斥資2億5470萬元展開第3期修復再利用工程,2日正式開工,預計2027年完工。

  • 竹市歷史建築 六燃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

    竹市歷史建築 六燃三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

    新竹市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竹市重要文化資產,也是東區著名地標,市府向中央爭取補助,以總經費2億5470萬元,展開修復再利用第三期工程,2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2027年完工。副市長邱臣遠表示,盼重現歷史脈絡及獨特的眷村紋理,成為結合歷史經驗、地景記憶的城市文化新亮點。

  • 竹市 二戰遺跡六燃 3期修復後年完工

    竹市 二戰遺跡六燃 3期修復後年完工

     有81年歷史的新竹市「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是全台少數二戰工業遺跡,廠區的60公尺高大煙囪為新竹市東區地標。市府欲修復再利用,廠區近1公頃工程浩大,分為3階段進行,其中第3期工程順利決標,預計5月開工、2026年完工。

  • 竹市六燃3期修復工程5月開工 盼重現二戰軍工歷史脈絡

    竹市六燃3期修復工程5月開工 盼重現二戰軍工歷史脈絡

    有81年歷史的新竹市「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是全台少數二戰工業遺跡,廠區的60公尺高大煙囪為新竹市東區地標。市府欲修復再利用,但廠區近1公頃工程浩大,分為3階段進行,其中第3期工程順利決標,預計今年5月開工、2026年完工,盼重現六燃歷史脈絡。

  • 大煙囪保溫計畫成果展 親子文史輕旅行好去處

    大煙囪保溫計畫成果展 親子文史輕旅行好去處

    新竹市《編織六燃,風起時》大煙囪保溫計畫成果展即日起至2月29日展出,於建美路大煙囪下的6棟眷舍展出,系列展覽共同編織新竹六燃的多重樣貌,市府邀請民眾趁著學生放寒假期間,帶著孩子前來了解新竹六燃的歷史及眷村文化,體驗深具歷史意義的地方文史。

  • 霜毛蝠數量減少 竹市蓋蝙蝠屋

    霜毛蝠數量減少 竹市蓋蝙蝠屋

     新竹市政府去年委託蝙蝠學會調查,記錄到690隻霜毛蝠棲息新竹地區,與2010年首次觀察數量相比略減,推測是因六燃大煙囪整修,部分霜毛蝠遷移至蝙蝠屋、周邊民宅及竹東民宅鐵皮屋。而去年也增加記錄棲所溫度,發現六燃廠大煙囪附近與竹東棲所月均溫相似,霜毛蝠可能因此選擇竹東棲所。

  • 新竹地區霜毛蝠年度調查!人工蝙蝠屋利用大增

    新竹地區霜毛蝠年度調查!人工蝙蝠屋利用大增

    新竹市政府委託蝙蝠學會調查,今年共紀錄到690隻霜毛蝠棲息新竹地區,與2010年首次觀察數量相比稍微減少,推測是因六燃大煙囪整修,部分霜毛蝠遷移至蝙蝠屋、周邊民宅及竹東民宅鐵皮屋。今年也增加記錄棲所溫度,發現六燃廠大煙囪附近與竹東棲所月均溫相似,推測霜毛蝠也可能因此選擇竹東棲所。

  • 好消息!竹市建功綠帶改善工程開工 高虹安:提供民眾更優質的休閒綠廊

    好消息!竹市建功綠帶改善工程開工 高虹安:提供民眾更優質的休閒綠廊

    新竹市政府辦理建功綠帶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今(14)日開工典禮於建功高中舉行,市長高虹安表示,工程預計114年年中完工。市府團隊積極落實「美感新竹、安心通學」施政策略,建功綠帶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將綠色廊道做全新設計改善,將整合動線、形塑都市草原,打造都市、文化、生態共存的全新都市亮點。

  • 竹市400公尺建功綠帶改善工程啟動 預計2025年中完工

    竹市400公尺建功綠帶改善工程啟動 預計2025年中完工

    長近400公尺的新竹市建功綠帶,附近有十八尖山、學校及醫院等,但設施老舊、鋪面不平整,新竹市政府爭取到中央補助,挹注8350萬元改善,13日正式開工,新竹市長高虹安表示,市府以全新設計,盼將建功綠帶打造成都市、文化、生態共存的亮點,預計2025年中完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