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黃鰭鯛的搜尋結果,共07筆
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金門縣政府延續歷年傳統,6日上午由副縣長李文良領軍,於金廈海域放流16萬尾各類高經濟價值魚苗;不過疑因兩岸關係緊繃,往年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攜手放流時大批船隊榮景不再,今年僅剩「金門護漁號」形單影隻在海上作業。縣府表示,陸方此次也將放流500萬尾各類魚苗,「兩岸共護一片海」精神不變。
金門縣政府響應「世界海洋日」,延續歷年傳統,今(6)日上午於小金門海域舉辦魚苗放流活動,由副縣長李文良、產業發展處長李銘培、水試所所長李佳發,以及縣議員洪成發、王國代等人,一起放流16萬尾各類高經濟價值魚苗;不過由於兩岸關係仍緊繃,往年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攜手放流時之大批船隊榮景不再,今年僅剩「金門護漁號」形單影隻於海上作業。縣府表示,陸方此次也將放流500萬尾各類魚苗,「兩岸共護一片海」的精神仍未變。
漁業資源枯竭,澎湖縣政府27年來一直致力於種苗放流,但漁業資源還是每況愈下,也因此被質疑放流成效。不過,澎湖縣政府日前提出委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漁業資源復育團隊利用基因標識技術辦理放流績效評估,顯示最高有3成左右的漁獲可能來自過去的魚苗放流,認為魚苗流對於復育漁業資源確實有其正面的作用。
政府大力推動建置離岸風電,其開發影響漁民捕撈漁獲時有所聞,但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調查台灣西部風機海域發現,風機設置後,海域的底棲類物種呈現增加趨勢,而且風機基樁對於魬鯛、黃鰭鯛、三線磯鱸及斑海鯰等底棲魚種有較好的聚集效果,有助提高漁民漁獲量。
中秋腳步逼近,為滿足民眾聚餐、燒烤以及送禮需求,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日前舉辦「寶島鮮魚.鮮宴慶團圓」國產水產品展售推廣活動,邀請基隆區漁會、嘉義縣青年農民唐昕遠、雲林縣台西鄉文蛤產銷班第九班李宗燦以及屏東養殖青年陳啟宏等漁業團體共同銷售,祭出多款限時限量好魚搶鮮購優惠。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為配合世界海洋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海洋資源的目標,在目前兩岸關係敏感的氛圍下,6日上午仍無畏風雨,再度與大陸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前往金廈海域211航標附近海域,攜手舉辦已邁入第10年的「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多達569萬尾魚苗相繼放流入海,其中包含被稱「海中黃金」的黃魚、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兩岸官員雖不似以往熱絡互動,但仍相約明年擴大續辦,期藉此增裕漁業資源,使金廈海域資源得以永續繁榮。
為配合世界海洋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海洋資源之目標,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攜手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今(6)日上午無畏風雨相約前往金廈海域211航標附近海域,共同舉辦已邁入第10年的「兩岸聯合魚苗放流活動」,為金廈海域增殖放流多達569萬尾魚苗,其中包含吸引民眾瘋狂搶釣的黃魚、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期藉此增裕漁業資源,使金廈海域資源得以永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