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兒科教授研究指出,偷竊和睡眠失常及鬧脾氣一樣,都是小孩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若因此把孩子當慣竊對待,恐生反效果。

「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不少父母若發現子女偷東西,會很擔心小孩長大後可能變成小偷。但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芭芭拉.霍華德(Barbara Howard)的研究,偷竊和睡眠失常及鬧脾氣一樣,都是小孩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父母不必大驚小怪。

2歲童拿走東西 只因不懂分享

霍華德教授說,2歲小兒拿走一樣東西不應該被視為偷竊,應該解釋為不懂得分享,因為這個年紀的小孩看到東西,如果想要就拿走,對兒童發展有概念的父母應該對小孩的行為設定界限,告誡小孩說:「不是每樣東西你拿走,就會變成你的。」

如果是5、6歲左右的小孩,他們已經知道不該從別的小孩、或從教室乃至商店拿走東西,卻明知故犯甚至還把偷來的東西藏起來,而等父母發現並質問他們時,居然還撒謊。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6歲童 想知道被逮有什麼後果

霍華德說,小孩在這個階段處於「測試階段」,他們想知道偷東西被逮到會有什麼後果,如果他們始終沒被逮到,就不會得到教訓。研究兒童行為與發展的加州聖地牙哥大學教授馬丁.史丹(Martin T.Stein)說,發現這個年紀的小孩偷東西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父母應該要求小孩道歉並做出補償,同時灌輸小孩道德觀念。

十幾歲偷東西 問題就嚴重了

如果小孩到了十幾歲仍有偷東西的毛病,那問題就很嚴重了。這時父母應該擔心,小孩是否也有使用藥物或喝酒的問題,同時最好帶小孩去看心理醫師。

霍華德說,大多數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大概都偷過東西,只是有些父母不知道而已,父母發現小孩偷竊,固然必須嚴厲告誡,讓他們知道偷竊的後果很嚴重,但也不必太大驚小怪,從此把小孩當成職業慣竊對待,這樣做可能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