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通改革的搜寻结果,共38笔
台南捷运蓝线综合规划报告2025年10月21日获得行政院核定,台南第一条捷运正式拍版定案。对此,台南市长黄伟哲表示,标志台南交通改革的关键时刻,古都交通即将迈入新篇章。
新竹市明年度总预算至少增加百亿元,但市府至今仍未对外说明用途规画,时代力量新竹市议会党团24日就交通建设提出党团诉求,盼市府在获得更多中央补助的同时,能确实改善交通和基础建设,让竹市再升级。
赖清德总统今天任命台北市议员赵怡翔、总统府发言人李问接任国安会副秘书长,赵怡翔表示义不容辞,也会全力以赴,共同为台湾的国安与外交来打拼。李问也强调,将持续思考如何透过政策与实际行动,加强国家的安全,为台澎金马每一位国人的权益与福祉,提供更好的保障。
国安会人事将调整,早在6月就传出民进党台北市议员赵怡翔将转任国安会副秘书长,赵怡翔今(1)日则发文正式宣布,今上午已经向台北市议会提出辞呈,也向民进党团辞去党团干部工作,即将正式投入国家安全的任务。曾任驻美代表处政治组组长的他说,市政议题即便重要,这一切仍建立在维护台湾的民主与国家安全之上,如今转任国安会,他则感谢赖清德总统的肯定。
苗栗市为公路于道路路口增设7处左转偏心专用车道,苗栗县交通工务处指出,此设计让左转车辆有等待区,不影响后方直行车,并提升安全与通行效率。不过日前却传出,有驾驶行驶在该路段,不到1公里被检举违规6次,苗栗警分局认定违规,开罚5400元。但大批网友看到「偏心左转」设计后,大讚「用心推」、「苗栗工务处还是太超前了」、「完全和台湾不同国家等级」。
三峡北大特区日前发生夺命车祸,震撼全台。25日上午,由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发起的「白纸鹤追思活动」在事发地点举行,百位民眾齐聚,折纸鹤、献花静默,为亡者祈福,也为伤者祈愿平安康復,更向政府发出呼吁:「这不是意外,是制度失灵。」
新北三峡19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酿3死12伤,死伤者有多名学童,震惊社会。交通部20日提出高龄驾驶人驾驶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今号召社福、障碍者、社区、儿童及环境等多类型组织,集结在行政院前,递交全国集结的请愿书,盼政府正视交通系统性暴力,在法规政策和实际道路环境,都要优先保护最脆弱的行人。
从不违停做起!新北市三峡区北大国小旁,19日下午4时许发生一起严重死伤车祸,造成3死12伤惨剧,不少民眾前往现场悼念,献上鲜花、卡片,以及各种零食,今(21)日晚间,百万网红Cheap也表示,「拿这份心痛,加入交通改革,才是真正的悼念,才对得起那些再也回不了家的孩子」,由于前往事发现场的民眾摆放物品时,许多人违停,导致人行道被汽、机车停满,他也呼吁,要表达哀悼,最起码不要违停。
新北三峡19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78岁男子驾车于学区暴衝,酿3死12伤,多位死伤者为学生。2组民间路权团体在这周分别发起游行、请愿及追思活动,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周日将自立法院游行至交通部,提3大诉求;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明日将赴行政院递请愿书,并于周日在事故现场旁举办追思会。
新北三峡19日发生78岁男子驾车暴衝事故,酿3死12伤,引发各界对驾训、回训制度讨论,民间路权团体更将号召民眾,这周上街陈抗表达诉求,呼吁交通改革已迫在眉睫。交通部长陈世凯表示,对陈抗活动表示尊重,但交通部针对驾训改革一直都有在做,先前也有与路权团体讨论过,不接受改革慢、没作为的说法。
新北三峡19日发生严重交通事故,78岁男子驾车暴衝酿3死12伤。民间路权团体不满交通部迟迟未推动驾训改革、回训制度等,汰除不适任驾驶,预防事故风险,预计本周将号召民眾上街陈抗表达诉求。
新北市三峡区今(19)日发生一起3死12伤车祸,一名78岁余姓老翁驾驶自小客车高速暴衝200公尺,造成3死、12人伤,总统赖清德、行政院长卓荣泰都为此前往医院探视,交通部长陈世凯个人脸书则遭到网友出征洗板,要求陈世凯出面表态。
交通部14日邀集六都交通局举行座谈会,讨论道安议题,会中达成6项共识,包括行人安全设施、危险路口优先改善标志标线、机车至少可行驶2车道、汽车隔热纸透光改善等。但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今日提出7项隐忧,担心无法保证行人安全,还反而衍生出新问题。
靖娟基金会与民进党立委林月琴国会办公室10日举办记者会,并联合9个交通改革团体共同向国土署呼吁,应正视通学环境改善的执行成效,政府已投入近48亿元改善校园周边,但从19所学校的检核结果显示,全数不及格,检核平均分数仅33.79分。问题主要为缺乏人行道、行人穿越道视线受阻、车道过宽,及学区与行穿线的预告标志及设置状况不佳等,让学童上学路充满危机。
台北市去年为交通安全年,打造首个交通友善区、拆除和平新生天桥等,交通局整合交通部、内政部相关法规,并整合相关交通改善措施经验,23日发布首版《台北市道路设计手册》,也是全国首部由城市自订的道路设计手册,盼能作为未来与民眾沟通的桥梁,降低沟通成本,与各界建立共识。
基隆市长谢国梁24日表示,他认为若基隆捷运第二阶段採用台铁路廊,将长达7至8年没轨道运输,将造成通勤极大不便。基隆市议会议长童子玮25日则是在脸书发文表示,若市区这段的路廊以铁路换捷运,铁路布局在外围,做到与捷运、公车分工合作的效果。
台北市今年为「交通安全年」,不过有议员发现,六都向内政部申请「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的预算中,北市不仅补助款和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今年用于改善人行道的预算比柯市府时期还低,议员呼吁市府明年把标线型人行道改为实体人行道至少完成4公里。
台北市长蒋万安年初宣示今年为「交通安全年」,不过有绿营议员发现,六都向内政部「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申请的预算中,北市不仅补助款跟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2024年用于改善人行道的预算还比柯市府时期还低,呼吁北市府明年标线人行道转实体至少完成4公里;台北市交工处长张建华表示,优先盘点32条标线型人行道检讨改善。
高雄市议员汤咏瑜今(22)日在交通部门质询中,针对当前交通问题提出多元解决方案,她建议,持续办理冬季公共运输补助,并呼吁交通局设立专门网页,以回应社会对交通改革的期待。针对补助,交通局回应,过去由空污基金支应,但现今与TPASS月票政策存在衝突,将评估两者间的取舍。
因应交通部9月交通安全月,公路局台北市区监理所与靖娟儿童安全文教基金会合作,今前进校园办理「人本交通、停让文化」宣导活动,盼透过闯关体验学习交安观念。交通部政务次长陈彦伯表示,交安教育需向下扎根,将持续与教育部合作推动,提升儿少族群风险感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