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利尿激素的搜寻结果,共21笔
宜兰县1名8岁男童因尿床而逐渐陷入自卑与压力中,家长虽然曾带孩子到诊所就医,但初步评估仍正常,家长最后带孩子到阳明交大医院小儿肾臟科寻求专业协助,医院诊断为「原发性夜尿」,医师也提醒,夜尿的治疗不仅需要医学介入,更需要心理支持与生活调整并行。
喝水对健康相当重要,但喝错可能会影响肾臟健康,从早上起床第一口水,到睡前最后一杯水,每个细节都攸关身体健康。营养师高敏敏列举10项错误的喝水习惯,包括喝过量、偏好特殊矿物质瓶装水、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感觉冷就不想喝水、运动后狂灌水等,必须尽快调整。
不少人有频尿的困扰。肾臟科医师洪永祥表示,频尿未必是疾病导致,而是吃错食物,他分享有位20多岁女子,1个小时就跑1次厕所,让她不敢出游,经他告诫要避开喝浓茶、柳橙汁与吃辣习惯后,1周后,困扰女子多年的频尿即获改善,提醒柑橘类水果会刺激自律神经系统,甚至比咖啡更易让人频尿。
频繁夜尿损害睡眠品质,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医师曲元正指出,每晚夜尿2次以上,就等于是身体代谢与老化的「临床黄灯」,需要进一步接受泌尿系统评估,长期夜尿与心血管疾病、情绪障碍、生活品质下降有明确相关性,更是慢性病「悄悄恶化」的早期讯号。
晚上吃错食物,可能导致早上排便不顺。国外专家指出,高脂食物、酒精、精制谷类、高蛋白点心、乳制品等5种食物,可能导致肠道活动更慢、排尿增加造成轻度脱水,建议夜晚应避免食用,特别是睡前。
水分是维持人体运作的重要条件。肾臟科医师洪永祥表示,水喝太多、太少都可能伤肾,他整理出10大伤肾的错误喝水行为,包括运动后狂灌水、迷信碱性水等,排名第一的是「从小水喝太少完全无自觉」,这类人每天喝水量不到1000c.c.,常感冒、易三高、痛风、结石,有颗超龄的老肾臟,建议一般人白天至少要喝8次水。
很多人每天必喝咖啡,却又担心会流失钙、钾镁等电解质。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研究发现喝咖啡虽然会增加钠、钾、镁、钙排出,但一般人的身体会透过饮食来补足,除非是肾功能不佳者与激烈运动后的运动员,若只喝咖啡,而没有摄取足够的水分与电解质,确实可能会增加脱水与电解质流失的危机。
一名11岁小五男童每天有尿床问题,不得不包尿布睡觉,父母担忧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到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求诊,儿科医师林子晴做详细病史询问与检查,排除泌尿道感染及肾臟疾病等可能性,经医病沟通建议调整生活习惯并搭配药物治疗,男童在药物控制下几乎不需要尿布,将持续门诊追踪并与家长讨论后续计画。
许多人都有夜尿的困扰,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越高。对此,医师表示,若长期夜间睡眠过程中起来排尿超过2次以上,就应尽快就医检查。而夜尿成因多元,包括饮水过多、摄取咖啡因和酒精、膀胱容量减少、抗利尿激素不足、泌尿道感染,甚至可能与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全台推估有720万人面临夜尿困扰,尤其好发于中、老年男性,40岁以上盛行率达4成。医师指出,不少民眾以为夜尿是单纯老化,透过调整饮食或生活习惯能改善,甚至轻信食补、按摩穴位等偏方,事实上夜尿症多为大脑荷尔蒙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应立即至泌尿科就医,并透过日常3招缓解夜尿。
全台720万人有「夜尿」困扰!不少民眾晚上常睡到一半起床如厕,夜尿症好发于中年及老年男性,40岁以上盛行率近4成、80岁以上更高达8成。医师提醒,夜尿不仅影响睡眠品质,更会增加癌症、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风险,民眾不应轻信网路偏方,记得及时寻求泌尿科协助。
男人上了年纪频尿,多会联想到摄护腺肥大,耳鼻喉科医师徐英硕提醒,也有可能是因睡眠呼吸中止症,他分享有位阿伯每晚会如厕5、6次,一直以为是摄护腺肥大,直到有天与朋友共住,朋友嫌阿伯整夜打呼,阿伯因此到耳鼻喉科就医,确诊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经手术摘除喉咙里2颗像贡丸大的扁桃腺,阿伯自此改善打呼,夜尿也锐减到1次,甚至可一觉到天亮。
半夜起来尿尿好麻烦,肾臟科医师江守山表示,一般人入睡后,最多起来尿1次,若尿尿达2次以上,即定义为「夜尿」,「夜尿」是肾病的重要警讯,若连续1个礼拜都夜尿,一定要就医,否则未来3到15年会发生慢性肾衰竭。另有研究显示,夜尿次数大于3次,死亡率会增加46%。
根据调查指出,全台慢性肾臟病人口突破200万,平均每8个成人就有1人罹病,每年新增洗肾人数更超过1万2千人。对此,肾臟科医师江守山表示,提到肾臟病徵兆,一般人常会想到的是贫血、水肿、疲倦等,但真正早期肾臟障碍其实是「夜尿症」,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只要发现晚上睡觉起来排尿超过2次,且持续未改善,最好尽快就医检查。
依统计,台湾40岁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达40%,推估目前至少有450万人饱受夜间多尿困扰而不自知。对此,泌尿科医师戴定恩分享3种改善夜尿症的方式,分别为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关于调整生活习惯,他提到,不论症状严重与否,都值得好好实践,例如心、肾不佳者,不妨可尝试于午休平躺半小时,能减少晚上排尿的可能。
前总统陈水扁妻子吴淑珍被控在南港展览馆及龙潭购地案洗钱部分,台湾高等法院更二审判刑2年,经最高法院撤销发回后,她以有疾病出庭应讯将有生命危险为理由声请停止审判,台湾高等法院更三审佐以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诊断证明,裁定她能到庭以前停止审判确定。
晚上睡觉时,却不时要起来尿尿,睡眠一再被中断,精神不好,血压、血糖控制也会差。肾臟科医师洪永祥建议有夜尿困扰者,每天做2个动作,包括睡前泡脚15分钟,泡完再把脚跨放在40公分高的椅子20分钟,「每天花35分钟,2个月就能有效改善夜尿。」
一名30岁身材肥胖的男子,每晚都得起床如厕6、7 次,觉得才睡着,又要爬起来尿尿,苦不堪言因此就医,检查后医师发现男子睡觉时呼吸中止的次数,每小时高达 100 多次,是常人的几十倍,建议男子做减重手术,术后男子夜尿次数,随着体重下降而递减,后来终于可以一觉到天亮。
夜尿是很普遍却又容易忽略的问题,不只老年人,年轻族群也要注意。对此,医师指出,导致频繁夜尿的情况,可能与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有关,主要是因为3C产品中的蓝光会令大脑误以为是白天,进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让人一晚上要醒来数次去上厕所。为维护良好睡眠品质,入睡前最少1小时戒掉电子产品,让大脑准备好好休息。
据统计,台湾40岁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达40%,推估目前至少有450万人受其所扰。对此,泌尿科医师顾芳瑜表示,造成夜尿的原因多元,包括摄护腺肥大、抗利尿激素不足、睡前水分摄取过多、心臟衰竭、失眠、泌尿道感染、糖尿病等,都可能出现夜尿症状。因此,一旦有此情况千万不要忽略,应找出发生的正确原因,尽早解决。